人教版(五四学制)九年级化学全册第1单元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教案 (2)
加入VIP免费下载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我设计的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下册第八单元课题三《金属的利用和保护》。 一、设计理念: 本课题的知识内容学生较为熟悉,生活中也有许多学生感兴趣的学习素材,在前面学生对金属材料和 金属的化学性质等知识已经了解,我用丰富的素材引导学生感知熟悉学习的对象,通过学生用自己收集的 材料引出课题,通过小组合作设计探究实验方案、讨论、谈感想、谈收获等环节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学习 欲望,调动了他们的创新潜能,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设置了一个悬念: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给学生 一个明确的求知方向,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教学中我对教材进行整合,将教学重点放在对铁的冶炼 和铁生锈条件及防锈措施的探究上,以多层次科学探究为主线,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学生兴趣盎然,主动 参与,培养学生从化学的视角去认识生活中的物质,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最终达到由化 学迈向社会的效果,同时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金属资源的保护的重要性,提高资源意识和环保意识。在整 个教学过程中体现了学生“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理念。 二、学情分析及学习策略: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一个发现问题、分 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学生只有主动地探究问题,才能发现新知识,解决新问题,才能培养学生 探究能力,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初中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和求知欲强,具有一定的观察和分析 能力,但自学能力较差,不会主动学习,为此我采取多种手段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小 组收集资料、讨论交流、合作探究、自主互助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让他们深 刻体会到生活处处有化学。另外,在教学各环节上留有空间,让学生学会学习,感受到学以致用的愉悦, 增强自信,形成持续发展的学习动力,在和谐的氛围中达到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际能力,为培养他们能够终身学习和适应现代生活 能力为主旨的前瞻性的科学理念为指导,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如下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一些常见金属如铁、铝、铜等的矿物,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 (2)了解金属锈蚀的条件以及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 (3)知道废旧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认识回收利用废旧金属等金属资源保护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阅读资料、联系实际等方法获取信息。 (2)运用比较、分析、联想、分类等方法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与讨论,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2)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3)树立为社会的进步而学习化学的志向。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铁的冶炼;铁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合理利用金属资源的意识。 2、教学难点:对铁锈蚀条件及其防护措施的初步探究。 五、教法策略: 本节课采用开放式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注意挖掘学生生活中的素材,设计合作探究 的环节,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于教学,为学生提供了适合个性发展的空间,使学生体验并感受到化学的 重要性,激发并保持了学生持续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建立起自信,充分调动潜能,又达到了及时反馈信息 的目的。联系实际→进行思考→实验探究→分析讨论→得出结论→联系实际→发挥想象→提高兴趣,让学 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自主探究、自主评价,使自信心更强,学习兴趣更浓。 六、教学流程: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这些教学目标整合,统筹兼顾、突出重点,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情景导入、引入 新知;实验探究、探索新知;学以致用、巩固新知;课外延伸、拓展新知。 教学过程 师 生 互 动 设 计 意 图 第一环节 情景导入 引入新知 交流展示 第二环节 合作探究 探索新知 (展示图片)地球上存在着丰富的金属资源,人类生活离不开金 属,金属的作用无可替代!请同学们根据课前小组查阅的相关资 料,谈谈你们对金属资源的认识。 (小组展示)各组收集到的我国金属资源的分布情况;金属元素 在地壳中的含量;金属元素在海水中的含量等资料。 (引入新课)地球上金属资源丰富,我国矿物资源种类齐全,矿 物储量丰富,那么金属资源是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呢? (板书)八单元课题三金属资源利用和保护 (引入)把金属矿物变成金属的过程叫金属的冶炼,人们是如何 把铁矿石炼制成铁的呢? (板书)一、铁的冶炼 (问)你们知道我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的? (展示图片)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 从公元 1 世纪起,铁便成了一种最主要的金属材料。新中国成立 后,我国的钢铁工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上海宝山钢铁公司炼 铁高炉;为纪念 1996 年中国钢产量突破 1 亿吨发行的邮票。 (问)铁是如何炼成的呢? (播放视频)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 (因为 CO 有毒,最好在有通风橱的条件下实验) 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活 处处有化学”,激发学生 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收集资 料,培养学生的资料收集、 整理和互相交流的能力。 通过了解我国炼铁的悠久 历史和发展,激发学生的 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民 族自豪感。 由设问把学生心中所思明 朗化,给了学生一个明确 的求知方向。 第三环节 学以致用 巩固新知 第四环节 课外延伸 拓展新知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实验步骤、注意事项并思考原因。 (问)1、为什么反应前先点燃右边的酒精灯? 2、为什么先通人 CO 再用酒精喷灯加热 Fe2O3? 3、什么现象能判断反应停止? 4、实验结束为什么先撤酒精喷灯,待试管冷却后停止通 CO? (学生归纳)实验现象、步骤、注意事项及原因 (问)实际生产中,炼铁厂是如何将铁矿石炼成生铁的呢? (播放视频)工业炼铁 (学生归纳)炼铁的设备、原料、原理及焦炭和石灰石的作用 (讨论)炼铁时铁矿石选取的方案,使学生弄清楚为什么选取这 种矿石的原因,理解化学与社会和技术的相互关系。 (展示图片)人类每年要向自然界索取数以亿吨计金属。然而, 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相当于年产量的 20%--40%,据估计每年全 世界因生锈而损失的铁就约占世界年产量的 1/4!防止金属腐蚀已 成为科学研究和技术领域的重大问题。金属中提取量最大的是铁, 请各小组动脑筋设计多种实验方案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小组展示)汇报实验方案并挑选出较完美的实验方案 (引入)播放学生探究铁生锈实验的视频并展示一周后的实验结 果。请大家观察实验现象,归纳铁生锈的条件。 (学生归纳)铁生锈条件是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 (问)你能猜测出铜生锈的条件吗?下课后小组合作设计铜生锈 条件的实验方案并去实验室探究寻找答案。 (引入)了解铁制品锈蚀的条件就知道如何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 法,如果破坏铁制品锈蚀的条件就能防止铁制品的锈蚀。我们应 该采取什么措施来防止铁制品的生锈呢? (学生讨论)得出防锈的建议:加一层保护膜;改变其自身的内 部结构;保持清洁干燥等 (问)自行车的支架、链条、钢圈等,分别采取什么防锈措施? 学生讨论并归纳出防锈和除锈的方法。 (提问)中国金属资源储量丰富,为什么还要保护金属资源呢? (交流)通过阅读课本 19 页一些矿物可供开采的年限和我国金属 资源概况,大家谈谈感想。 (引入)保护金属资源也就成了目前我们所面临的重大问题。除 了采取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外,还可以通过什么途径来使金属资 源得到保护呢?(板书) (阅读课本)学生总结有效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 (达标检测)下面让我们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学生小结)学完本课题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作业) 1.调查生活中废弃电池和金属的去向; 2.通过报纸、新闻和网络等途径收集有关金属污染的事例及危害; 3.将调查结果办成宣传栏或手抄报等进行宣传。 学生把握实验的关键,培 养学生实验中认真、细致、 严谨的实验态度。 通过图片和数据让学生清 楚地认识到金属资源保护 的重要性。 让学生学会与别人交流、 合作,增强协作精神并能 相互进行正确的评价。 防锈方法的确定,可以结 合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引 导学生形成基本的运用知 识的思路:了解反应的条 件——促进或破坏反应的 条件——达到某一目的。 让学生学会用辨证的观点 看待金属资源的丰富与有 限,提高学生的资源意识。 体现“从生活走进化学, 从化学走向社会”的理念。 畅所欲言,互相交流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使 学生积极地投入到金属回 收的活动中去。 板 书 设 计 八单元课题三 金属资源利用和保护 一、铁的冶炼 1、原料 2、原理 3、设备 二、金属资源保护 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的实施过程中,我将重点放在对铁的冶炼和铁生锈条件及防锈措施的探究上,以多层次科学 探究为主线,培养学生从化学的视角去认识生活中的物质,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最终达 到由化学迈向社会的效果。鉴于本课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设计这节课时注重了两个体现、两个突 出。 两个体现: (1)体现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力争达到教与学和谐统一,真正把课堂交给学生。 (2)体现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问题的探究者、知识的构建者和愉快的收获者。 学生在活动与探究中,感受了小组合作的实践乐趣,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 两个突出: (1)突出教学过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对新知识的渴望,并能应用掌 握的知识解释与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成为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 关心的一代新人。 (2)突出实验、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直观效果,使抽象知识和实际体验相结合,降低了学习难度,让学生在 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