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名 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铁、铝、铜、镁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②初步认识金属活动性顺序和置换反应;
③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利用金属
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
①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
表述有关信息;
②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
精神;
②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激发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
欲,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以及措施
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认识金属活动性顺序。
难点: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措施:以实验探究法为主线,使学生通过探究过程,了解常见金属活动性顺
序,突出重点。再结合使用电子白板、学生实验等一些辅助的教学方法帮助
同学们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实际问题,突破难点。多种教学方法互
相穿插渗透,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优化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
果。
学习者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铁制品已是司空见惯,他们在此之前已经学习过
氧气、水、二氧化碳等元素化合物,积累了较多知识,再学习金属的性质,
有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对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有了比较全面的
认识。因此对金属与氧气的反应,我认为只要将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加以整
理,并能根据反应现象就能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而对金属与化合物溶液(盐
溶液)的反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推导上,我结合学生的现有的认知水平、
思维能力、生活经验等因素,采用学生动手实验探究等方法使学生的学习由
难变易,轻松掌握。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媒体使用及分析(交
互式电子白板使用
功能)
新课引入 【引言】古玩市场有这
么一只文革时期的铝烟
盒,表面长满了一层灰
白色的物质,却保存的
十分完好。
课件出示一幅文革
时期的铝烟盒。
【问题】请结合课本,
分组讨论为什么它没有
锈迹斑斑,却保存的十
分完好。
【总结】这就是铝具有
优良抗腐蚀性的原因,
所以铝烟盒能够保存得
十分完好。
【应用】试想家中的铝
锅,经常用钢丝球刷洗
的锃亮,这样做对吗?
学生归纳。
这是因为铝在常温下
与空气中的氧气反
应,表面生成了一层
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阻止了铝的进一步氧
化。
学生思考,得出:这
样做不对,做破坏表
面的氧化铝保护膜。
培养分析问
题、小组合
作能力。
结合生活,
让学生认识
生活中的一
些现象。
金属与氧
气反应
【资料】有个“金属王
国”正如火如荼地进行
一场竞技比赛,通过比
赛比较它们的金属活动
性。
第一回合:氧气的考验。
首先出场的是镁和铝,
只见它们遇到氧气,没
几个回合,被分别氧化
成氧化镁和氧化铝。
铜兄与铁弟赶紧放马过
来,与氧气大战三百回
合,没能分出胜负。这
时氧气计上心来,请火
来帮忙,红铜白铁立刻
变成了黑黑的氧化铜、
四氧化三铁。
在这紧要关头,只听金
大吼一声“氧气不要嚣
张,咱俩比试比试”,
在火的协助下,氧气虽
然很厉害,但金仍然面
不改色。由此得出了“真
金不怕火炼”这句话。
通过这轮比赛,说明某
些金属能与氧气反应。
【板书】一、金属与氧
气反应
学生观察比较。
学生聆听
通过故事的
形式,展示
金属与氧气
的反应,增
强学生的阅
读兴趣,使
学生从枯燥
的课本中解
放出来。
提高学生注
意力。
应用拉幕:集聚学生
的注意力,对金属与
氧气的反应以故事
的形式表现出来。
【问题】那么对上述金
属的活动性,你能得出
什么样的结论?
分析比较。
得出结论:镁、铝活
动性较强,铁、铜次
之,金较弱。
活跃课堂气
氛,提高学
生注意力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
利用白板的拖放组
合等功能进行问题
的解决。
金属活动
性判断方
法一:金
属与氧气
反应难易
程度。
试着写出镁、铝、铁、
铜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
通过比赛,
【总结 1】金属能否与氧
气反应以及与氧气反应
的难易程度不同,说明
金属的活动性不同。
金属越容易与氧气反
应,活动性越强。
学生板书。
学生总结。
复习镁、铝、
铁、铜与氧
气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
利用白板的隐藏功
能对化学方程式进
行隐藏。
利用白板的拖放组
合等功能进行问题
的解决。
金属与盐
酸、稀硫
酸的反应
【过渡】去过中山陵的
同学都见过孙中山先生
的雕像,它已经被酸雨
腐蚀的“伤痕累累”,
说明金属能与酸反应。
【板书】二、金属与酸
反应
【分组实验】镁、锌、
铁、铜四种金属闪亮登
场,它们将进行第二回
合的竞技比赛:酸的洗
礼。
学生分组实验:
在井穴板的孔穴中分
别放入一小段镁条、
一粒锌、一枚铁钉、
一小片铜。
A 组:分别向其中加
入等质量的稀盐酸。
观察现象。
B 组:分别向其中加
入等质量的稀硫酸。
观察现象。
使学生通过
实验探究,
比较金属活
动性强弱,
突出重点。
通过同学之
间的交流、
合作,体验
探究活动的
乐趣,培养
学生比较、
归纳、分析、
概括等方面
的能力。
课件出示孙中山先
生雕像(酸雨腐蚀)。
课件展示。
金属活动
性判断方
法二:金
属与酸反
应剧烈程
度。
【问题】从探究中你有
何发现?
【总结 2】金属与盐酸或
稀硫酸能否反应以及反
应的剧烈程度,可反映
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金属与酸反应越剧烈,
活动性越强。
【追问】那么,生成的
是何种气体呢?
【演示实验】向预先放
入一小段镁条的试管中
A 组学生,思考回答…
B 组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思考。
学生观察现象。
总结:有氢气生成。
培养学生分
析问题、解
决问题的能
力。
利用白板的拖放组
合等功能进行问题
的解决。
利用白板的聚光灯
等功能进行突出问
题的解决。
加入适量稀盐酸。
【板书】
Mg+2HCl=MgCl2+H2↑
Mg+H2SO4=MgSO4+H2↑
请学生完成锌、铁分别
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在学案上书写并
请两位学生板书:
Zn+2HCl=ZnCl2+H2↑
Zn+H2SO4=ZnSO4+H2↑
Fe+2HCl=FeCl2+H2↑
Fe+H2SO4=FeSO4+H2↑
发挥学生的
主观能动
性,在团结
协作中获得
成功,增强
学好化学的
自信心。
利用白板的画笔功
能,进行书写。
置换反应 【解释】从物质的分类
角度看,反应物与生成
物各属于哪一类?
【小结】一种单质和一
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
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
的反应,叫置换反应。
【练习】以前我们学过
的下列反应是置换反应
吗?为什么?
Mg+2HCl=MgCl2+H2↑
Zn+2HCl=ZnCl2+H2↑
Fe+2HCl=FeCl2+H2↑
单质+化合物=化合物+单质
学生识记。
从学生刚刚
写出的金属
与酸反应的
反应方程
式,突出规
律性,直观、
生动的再
现,便于学
生总结置换
的定义。
利用白板的遮盖功
能,进行拖放组合。
利用白板的隐藏功
能,对置换反应的定
义隐藏。
金属与某
些金属化
合物溶液
的反应
【过渡】“金属王国”
的竞技比赛第三回合:
终极 PK 在铁和铜中进
行,知道铁能和硫酸铜
溶液反应:Fe+CuSO4=
FeSO4+Cu
铁能把铜从其化合物溶
液中置换出来,说明铁
的活动性比铜强。所以,
【总结 3】活动性强的金
属能把活动性弱的金属
从其化合物溶液中置换
出来。
回顾旧知。
学生思考。
通过旧知识
的回顾,培
养学生分析
归纳能力。
利用白板的拖放组
合等功能进行问题
的解决。
利用白板的拖放组
合功能进行归纳。
金属活动
性判断方
法三:金
属能否把
金属从其
化合物溶
液中置换
出来。
【分组讨论】
【设计实验】运用桌面
上现有的仪器与药品,A
组同学设计实验比较
铝、铜金属活动性,B
组同学设计实验比较
铜、银金属活动性。
【提问】PK 下来,A 组
同学,你看到了什么现
象?说明了什么?B 组
同学,你看到了什么现
象?说明了什么?
【追问】通过 PK,铝、
铜、银的金属活动性谁
分组实验。
A 组:
实
验
现
象
方程
式
结
论
…
B 组:
实
验
现
象
方程
式
结
论
…
学生回答。
拓展学生思
维,提高学
生的创新能
力。
课件展示。
课件展示。
强谁弱?
【小结】科学家通过无
数次像我们一样的实
验,得出了常见金属的
活动性顺序表:
K>Ca>Na>Mg>Al>Zn
>Fe>Sn>Pb>H>Cu>Hg
>Ag>Pt>Au
【应用】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
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
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
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
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
中的氢。
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
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
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
们化合物(盐)的溶液
里置换出来。
学生回答。
一起诵读。
学生聆听、思考。
提高学生的
语言组织能
力。
培养学生分
析、归纳能
力。
利用白板的拖放组
合功能进行归纳。
利用白板的拖拽复
制功能进行总结归
纳。
根据学生的回答,利
用白板的拖放组合
功能进行问题解决。
课题总结 本节课主要内容:
☆金属的化学性质:1.
金属与氧气反应
2.金属与酸反应
3.金属与化合物溶液的
反应
☆判断金属活动性的三
个方法:
1.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
易程度。
2.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
程度。
3.金属与化合物溶液能
否发生置换反应。
学生聆听。
学生分析、归纳。
培养学生的
归纳总结能
力。
根据学生的回答,利
用白板的拉幕功能
进行总结。
根据学生的回答,利
用白板的拖放组合
功能进行问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