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二课时)
新课标要求
教学目标
1. 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酸、与金属化合物溶液的置换反应。
2. 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对有关反应能否发生进行简单的判断。
能力目标
1. 对学生进行实验技能的培养和结果分析的训练,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分析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能力。
2. 能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情感目标
1. 通过学生亲自做探究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
2. 通过对实验的探究、分析,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 使学生在实验探究、讨论中学会与别人交流、合作,增强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
金属活动顺序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难点
1. 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反应能否发生
2. 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某些与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教学方法
问题情景→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练习巩固→联系实际
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用具:铝丝、铜丝、硝酸银溶液、硫酸铜溶液、硫酸铝溶液、砂纸、试管(若干)。
教学过程
教 学
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
程
引
入
[引言]要想更好地使用金属,就需了解
金属的各种性质。今天我为同学带来的
是金属的化学性质。
[过渡]实验表明,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
气发生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
是不同的。如镁、铝等在常温下就能与
氧气反应,铁、铜等在常温下几乎不与
氧气反应,但在高温时能与氧气反应。
“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即使在高温
时也不与氧气反应,根据上述事实,我
们可判断出这些金属的活泼程度,即金
属活动性。
[小结]金属活动性:
镁、铝>铁、铜>金
回忆、巩固相关知识。比较镁、
铝、铁、铜、金的活泼程度差
异。
1、复习、巩固
相关知识,加
深印象。
2 、 为 金 属 与
酸、金属化合
物溶液反应的
学 习 打 下 基
础。
2
[过渡]有些金属的化学性质活泼,有些
金属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我们可以从①
能否反应②反应的剧烈程度来探究金
属的活泼程度即金属活动性差异。
听讲
了解判断金属
活动性差异的
初步方法
[启发]我们在前面的学习中知道很多
金属不仅能跟氧气反应而且能跟盐酸、
稀硫酸反应。可以通过金属与盐酸或稀
硫酸能否反应以及反应的剧烈程度比
较金属的活泼性,即金属的活动性。下
面来看一下前面我们做镁、锌、铁、铜
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发生反应的现象:
Mg:迅速剧烈反应,表面产生大量的气
泡,放出热量,形成无色的溶液
Zn:迅速反应,表面产生大量的气泡,
放出热量,形成无色的溶液
Fe:表面产生气泡,形成浅绿色的溶液
Cu:没有明显变化
[设问]在镁、锌、铁、铜几种金属中,
哪些金属能与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
哪些金属不能与盐酸、稀硫酸发生反
应?由此你可以把金属分为哪两类。
欣赏课本图 8─12 金属与盐酸反应的
比较
请大家写出以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问]请大家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
类别如单质、化合物的角度分析,这些
反应有什么特点?它与我们以前所学
过的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特点是否
相同?
思考、讨论并得出结论。
结论:金属分为活泼金属(可
与盐酸、稀硫酸反应):镁、锌、
铁。不活泼金属(不可与盐酸、稀
硫酸反应):铜
金属活动性:Mg Zn Fe Cu
金属活动性由强减弱
请两位学生到黑板上来板演:
Mg+2HCl=MgCl2+H2↑
Zn+2HCl=ZnCl2+H2↑
Fe+2HCl=FeCl2+H2↑
Mg+H2SO4=MgSO4+H2↑
Zn+H2SO4=ZnSO4+H2↑
Fe+H2SO4=FeSO4+H2↑
分析归纳得出置换反应:
A+BC→AC+B
充分利用课本资
源,该图惟妙惟肖
地表现了金属与
酸反应的剧烈程
度不同
通过小结,使
学生系统掌握
金属与酸反应
的知识。进一
步比较金属的
活动性。
通 过 观 察 分
析,认识到置
换 反 应 的 特
点,掌握置换
反应这个基本
的反应类型.
[过渡]以前我们所学的化学反应中,是
否也有置换反应呢?
演示实验:铁钉变铜钉
联想到铁钉与硫酸铜溶液的
反应。
回忆现象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设悬念,引导
学生思考
3
[讲解]铁比铜活泼,所以铁可以把铜活
泼,所以铁可以把铜从硫酸铜溶液中置
换出来。
[结论]活动性强的金属能把活动性弱
的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
来。
[过渡]下面我们通过此结论来探究铝、
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提示:
银不与盐酸、稀硫酸反应)
[探究]铝、铜、银的活动性
1.根据给出的实验仪器、药品设计实验
证明铝、铜、银的活动性。(提示:可
按课本的实验方案设计,用铝作实验时
表面必须打磨)
2.教师巡视并指导实验
3.展示实验结果,互动评价
4.拿出课前做好的铝与硫酸溶液反应
样品---铜树,铜与硝酸银反应样品---
银树。(若有条件,演示银与硫酸铜溶
液反应)
[问]通过这几个实验你可分别得出什
么结论?能否据此得出铝、铜、银的金
属活动性顺序?
Fe+CuSO4=FeSO4+Cu
学生分组实验探究,并完成
课本表格
实验 现象 方程式
铝丝浸
入硫酸
铜溶液
中
铜丝浸
入硝酸
银溶液
中
铜丝浸
入硫酸
铝溶液
中
学生观察、对比
分析、解释得出
Al Cu Ag
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
温故而知新,为金
属与盐的反应做
铺垫
学生认识水平有
限,先把这个结论
给出,以便进一步
学习
培养学生
的探究能力;这个
实验现象明显,丰
富学生的感性材
料,轻松地掌握金
属与盐溶液的反
应;进一步增强学
习化学的兴趣。
通过学生自己探
究→交流→分析
归纳→小结,使学
生觉得金属活动
性顺序好像是自
己刚发现的,既有
所获,又体验了成
功感。
通过小结,把金属
与盐反应的知识
系统化
[讲解]经过了许多类似上述实验的探
究,人们进行了认真的去伪存真,由表
及里的分析,归纳和总结出了常见金属
在溶液中的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自读
4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带读
[投影并讲解]金属活动性
顺序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
有重要应用,它可以给你以下一
些判断的依据: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
的位置越前,它的性就越强。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
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
中的氢。
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
前面的金属能把们于后面的金属从
它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
听讲并确定简洁语言归纳:
越在前面越活泼,氢前金属置换
氢;
金属之间互置换,溶液里面可探
寻。
自然而然,顺利突
破难点,学生体会
到获得知识的喜
悦,从而系统地掌
握金属活动性顺
序
教师小结
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 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二.金属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
( 置换反应 )
三.金属与某些金属化合物溶液反
应( 置换反应 )
四.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
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
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五.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小结本课内容,知
道本课的知识
运
用
与
深
化
把书本知识与中考联系在一
起,同时把知识运用到实际生
活当中
发展学生知识
的迁移,应用
的能力,让学
生体会到学有
所成,学以致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