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册第二单元课题3溶液的浓度教案(1)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册第二单元课题3溶液的浓度教案(1)

ID:666748

大小:92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04-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溶液的浓度(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一种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 2、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了解溶液与生产、生活的广泛联系,了解学习化学的最终目标是为 社会服务。 教学重点 认识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和溶质质量分数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 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中,涉及溶液体积的计算;已知溶解度,计算溶质质量分数。 实验用品 药品:硫酸铜、氯化钠 、水、 仪器:天平、量筒、烧杯、药匙、玻璃棒、胶头滴管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复习】1、溶液的组成:2、饱和溶液及溶解度概 念。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导入】展示工人给树木喷洒药水和飞机喷洒农药 和三种不同颜色的 CuSO4 溶液。 【活动与探究】【实验 9—7】在三支试管中各加入 20 mL(1 mL 水的质量大致为 1 g)水,然后分别加 入约 0.1 g、0.5 g、2 g 无水硫酸铜,振荡静置。 比较三种 CuSO4 溶液的颜色。在这三支试管中溶液 的组成是否相同? 在这三种溶液中,哪种溶液最 浓?哪种溶液最稀?你判断的根据是什么? 试管 编号 溶液 颜色 比较 溶剂质 量/g 溶质 质量 /g 溶液 质量 /g 溶质 的质 量分 数 1 2 3 讨论回答问题。 观察现象:比较三支试管中溶 液的颜色。 思考:在这三种溶液中,哪种 溶液最浓?哪种溶液最稀? 你判断的根据是什么? 完成表格。 动手实验,观察比较。 从熟悉的事物入手,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创设一种 良好的学习氛围。 启发学生思考、总 结判断溶液浓度的 方法,使学生亲近化 学,同时激发学生的 求知欲。 2 [交流活动结果]1、填充上表结果(略)。 ?2、三种溶液颜色由浅到深,浓度由小到大。颜 色越深,浓度越大。 3、三种溶液所含溶剂质量相同,溶质质量不同, 所以组成各不相同。 [提问]浓溶液和稀溶液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思考]溶液的浓稀 和 溶液的饱和与否的关系? 【讲解】1、溶液的饱和与溶液的浓稀没有必然联 系。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稀溶液可能是饱和 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2、同一温度时,同一溶质的饱和溶液肯定比不饱 和溶液浓。 [引导]浓与稀只能粗略地表明一定量的溶液里所 含溶质的多少,但在实际应用中,常常要准确知道 一定量溶液里含有溶质的质量。因此需要准确知道 溶液的组成。那如何表明溶液的组成呢? [介绍]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很多,初中主要学习溶 质的质量分数。 讨论交流,总结判断溶液浓 稀的方法。 对于有色溶液,可以通过颜色 的深浅来判断溶液的浓稀。 讨论交流,得出溶液浓稀与溶 液饱和与否的关系。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 43 页文字 【板书】 一、表示溶液浓度的方法之一——溶质的质量分数 1、定义 2、计算公式及其推导公式 【讲解】对公式应用时应注意:①溶质的质量:形 成溶液的那部分溶质,没有溶入溶液的不计。 ②溶液的质量 = 溶质的质量 + 溶剂的质量。 (必须分清溶质、溶剂与溶液)。 ③计算时上下质量单位要统一。 ④不要忘记 X100%,最后得到百分数。 阅读教材内容,深入理解溶 质质量分数,列出溶质质量分 数的公式,交流归纳推导式。 培养学生自学能 力,记忆溶质质量分 数公式,根据已有知 识对公式进行变形, 加深对溶质质量分 数概念的理解。 [讨论] 在前面所做实验中,三种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各 是多少? 【过渡】根据以上所学,同学们练习配制两杯简单 的溶液,并用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比较。 【实验 9-8】按下表所给的量配制氯化钠溶液。 溶质质量 /g 溶剂(水) 的质量/g 现象 溶 质 的 质 量 分数 10 90 20 80 【思考】根据以上所学,对两杯无色的氯化钠溶液 而言,能否通过颜色来比较溶液的浓稀呢?我们通 学生按照公式进行计算。 学生按要求进行实验,并计算 溶质的质量分数。 【思考总结】:该溶液无色, 无法用肉眼观察确定浓稀,可 用溶质质量分数。对于无色溶 结合做过的实验,并 亲手配制溶液,在此 基础上理解公式中 各个量的意义。 3 常采用什么办法来比较溶液的浓稀呢? 【结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溶液浓度越 浓。 【多媒体展示】:【讨论】已知 20℃时,氯化钠的 溶解度是 36g。有人说:“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 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36﹪。”这种说法对吗?为什 么? 【讲解】不对。因为 20℃时 NaCl 饱和溶液的溶质 质量分数为: gg g 36100 36  ×100%=26.5% 26.5%< 36%。 达不到 36%。 结 论 : 饱 和 溶 液 的 溶 质 质 量 分 数 = 溶解度 溶解度 g100 ×100% 液不能通过颜色,用溶质的质 量分数来比较更精确。 各小组讨论交流,通过回顾 溶解度的意义,建立饱和溶液 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数 量关系 练习: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浓度大的溶液一定是饱 和溶液 B、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 液 C、通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分数可以换算出该溶质的溶 解度 D、通过饱和溶液中溶质的 溶解度可以换算出该溶质的 质量分数 通过讨论交流,进一 步加深对溶解度和 溶质质量分数概念 的理解,建立两者之 间正确的数量关系。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 力和对化学概念中 数量关系的整理归 纳能力。 【多媒体展示】二、有关溶质质量分数计算 1 、有关溶质、溶剂和溶液之间的换算 。 计算的依据 :溶质质量分数= 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 ×100% 溶液质量 = 溶质质量 + 溶剂质量 例题 1:配制 150kg 质量分数为 16%的氯化钠溶液, 需要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各是多少? [小结] 将学生讨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更正、完善并做 板书。 【课堂练习】【多媒体展示】 1、某温度时,蒸干 35g 氯化钾溶液,得到 7g 氯化 钾,求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根据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讨 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认 真看老师板书、听老师讲解, 领悟计算的方法和格式。(见 板书设计) 两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练习 并提出异议。规范解题步骤, 熟练应用公式。 问题导思,引导学生 进入计算中去,将学 生的讨论结果由老 师更正并做板书,使 学生能够尽快地掌 握重点内容。 课堂练习【多媒体展示】 2、配制 500mL 质量分数为 10%的氢氧化钠溶液(密 度为 1.1g/cm3),需要氢氧化钠和水的质量各是多 少? 3、在 20℃时,将 40g 硝酸钾固体加入 100g 水中, 充分搅拌后,仍有 8.4g 硝酸钾固体未溶解。请填 写下列空白: ① 所得溶液是 20℃时硝酸钾的 ____溶液; (填“饱和”或“不饱和”) ② 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______ ; ③ 所 得 溶 液 中 硝 酸 钾 的 质 量 分 数 为 __________。 当堂练习,反馈所学知识的掌 握情况。 通过练习,学生所学 的知识得以运用,提 高学生解决实 际问 题的能力。 学完本课题,你知道了什么?你能用我们所学到的 知识解决什么问题吗? 【多媒体展示】本节课的知识点。 讨论、交流、发言 要求每一个学生都 能积极参与到讨论 中去,这样有利于知 识的脉络化、系统 化。 4 板书设计 课题 3 溶液的浓度 ( 第 一 课 时) 一、溶质的质量分数 1、定义: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比 2、溶质质量分数= 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 ×100% 或者= 溶剂质量溶质质量 溶质质量  ×100%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 注意: ①溶质的质量:形成溶液的那部分溶质,没有溶入溶液的不计。 ②溶液的质量 = 溶质的质量 + 溶剂的质量。(必须分清溶质、溶剂与溶液)。 ③计算时上下质量单位要统一。 ④不要忘记 X100%,最后得到百分数。 3、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关系。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溶解度 溶解度 g100 ×100% 二、有关溶质质量分数计算 1 、有关溶质、溶剂和溶液之间的换算 。 计算的依据 :溶质质量分数= 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 ×100% 溶液质量 = 溶质质量 + 溶剂质量 例题 1:配制 150kg 质量分数为 1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各是多少? 【解】溶质质量分数= 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 ×100% 溶质的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150kg×16%=24kg 溶剂质量 =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 =150kg—24kg=126 kg 答: 配制 150kg 质量分数为 16%的氯化钠溶液需 24 kg 氯化钠和 126 kg 水。 5 教学反思 1.从标签引入课题,让学生了解化学是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化学来自生活,服务于 生活,拉近课堂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距离。 2.本节内容只要围绕溶液的浓、稀,即一定量的溶液中含有多少溶质这一问题展开, 探究活动一通过配制不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有色溶液浓度的比较 方法,但通过颜色深浅的比较方法局限性较大,并不能适用于所有溶液,从而引出溶质 质量分数这种表示溶液浓度的方法,探究活动二主要是帮助学生加深对溶质质量分数应 用的了解。对于溶质质量分数的定义和计算式以及变形式的推导,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 础上能独立完成。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关系,学生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理解掌握。 结合溶质质量分数概念的一些简单计算,通过学生板演练习,及时发现学生解题时存在 的问题,师生一起纠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