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的形成》教学设计(第 1 课时)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题包含三部分内容:溶液的定义、组成、特征,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判断,以及溶液在日常
生活中和工农业中的实际应用。溶液的定义教材用实验铺开教学,注重化学科目的实践性,并且
层层深入,让学生真正掌握;溶液的特征和组成是由教师展开教学,用实例讲授新知;溶液的应
用教材篇幅介绍有限,教师应该充分放飞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总结生活的积累。
二、教学目标分析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溶解的现象,知道溶液、溶剂和溶质的概念。
2.了解溶液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广泛用途。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察食盐和蔗糖在水中的溶解过程,认识物质的溶解是一个自发的过程,
了解水是一种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溶剂。
2.感受生活中溶液的用途,联系化学学科知识,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教学学重点
溶液的概念建立,溶液、溶质、溶剂三者之间的关系;溶质和溶剂的辨别。
四、教学难点
从微观角度理解溶解的均一性
五、教学策略、方法
实验观察法、 讲授法、实验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六、教学准备
教学设备(电子白板,计算机)、蔗糖、氯化钠、碘、高锰酸钾、
蒸馏水、汽油、酒精、玻璃棒、药匙、试管若干、胶头滴
七、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 课
引入
3 分
钟
多媒体展示北流大容山天湖湖水、
自然界海水(在学生感受在自然风
光的过程中)。
【提问】:大容山天湖的湖水是纯
净物吗?海水的味道是咸的吗?
海水为什么有咸味?海水的成份
是什么?海水是怎么形成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题 1——溶液
的形成。
欣赏优美的图片,
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由学生的生
活经验设置
悬念,引入,
学生亲身体
验,激发学
生学习新知
识的热情
【探究活动 1 】 探究溶液形成的
过程
学生观察氯化钠溶解实验,并填写
教材表格:
新 课
讲 授
25 分
钟
【过渡】下面我们用实验简单模拟
海水中氯化钠溶
解的过程
【演示实验】在 20mL 水中加入一
匙氯化钠,用玻璃棒
搅拌。
:
为什么氯化钠会消失在水中?原
因是什么?对此大家有何猜想?
讨论一下如果把氯化钠(食盐)换
成蔗糖,情况又是怎么样呢?
【思考】
1.我们得到的氯化钠溶于
水的液体和蔗糖溶于水得
到的液体,都是混合物吗?
2.每种液体各部分一样吗?
3.静置了这么长时间,你有
没有看到哪种液体析出沉
淀?
【新课传授】这种混合物就是溶
液。
【提问】如何从微观上理解溶液的
形成?
【讲解】
1.蔗糖在水中的溶解、食
盐在水中的溶解。
2.溶液的组成:溶质+溶剂
3.溶液的特征:均一性
稳定性
【小结】:溶液、溶质、溶剂的概
念,列举生活中常见的溶液。
学生思考原因,进行猜想。
学生分析、归纳盐水和糖水两种液
体的特征。由两种液体的形成过程
及特征,初步推出溶液的概念。
学生讨论、思考可知:蔗糖溶于水
后分子分散在水中,而氯化钠是氯
离子和钠离子分散在水中
学生理解概念
老师演示固
体 溶 解 实
验,让学生
初步建立溶
液概念的模
型;
遵循学生的
认识,深入
到微观粒子
分析,让学
生对溶液概
念中的“一
种或几种物
质”和“另
一种物质”
能 客 观 理
解,从而掌
握溶质、溶
剂的概念。
【探究活动 2】(探究影响溶解的
因素)
【学生代表做实验】
药品:碘、高锰酸钾、水、汽油
仪器:药匙、试管若干、胶头滴管
【小结】: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
的溶解现象不同。
学生代表完成实验。
小组讨论并填课本的表格:
学生讨论归纳出影响溶解的因素:
溶质、溶剂等
目的在于让
学生理解同
种溶质在不
同溶剂中的
溶 解 性 不
同;不同种
溶质在同一
溶剂中的溶
解 性 也 不
同。
【过渡】
生活中常见的溶液中溶质
是固体,那么溶质只能够是固体
吗?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看事实。
学生在前一个实验的基础上,观察
实验现象,并填写课本 27 页图 9-4
的表格:
培养学生细
致观察实验
现象能力;
让学生知道
【探究活动 3】
药品:酒精、水、高锰酸钾溶液
仪器:试管一支、胶头滴管。
【提问】:请问溶质除了是固体、
液体外还可以是什么状态?举例
说明。
【小结】:溶质可以为:固体、液
体和气体;液体与液体互溶时:多
者为溶剂,少者为溶质,一般情况
下水是溶剂。
学生思考回答:还可以是气体,如
盐酸溶液,氯化氢气体是溶质,水
是溶剂。
溶质可以是
固体,也可
以是液体或
气体。
【新课传授】
讲解溶液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后,
让学生交流列举日常生活中的溶
液以及溶液在实际生活、生产中的
应用。
学生讨论发言,列举自己认识到的
溶液及其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让学生体会
学习溶液的
现实意义。
课 堂
小 结
2 分
钟
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
溶液。
2.溶液的组成:溶质+溶剂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3.溶液的特征:均一性、稳定性。
4.溶质、溶剂的判断:固体+液体(形成溶液时):固体为溶质,液体为溶剂;液体
和液体形成溶液时:量多的称为溶剂,量少的称为溶质。 水是一种常见的溶剂。
八、板书设计
一、溶液
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溶液。
2、组成:溶质+溶剂
3、特征:均一性、稳定性。
二、溶质:被溶解的物质。(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三、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水常用)
四、溶质、溶剂的判断:
固体+液体(形成溶液时):固体为溶质,液体为溶剂
液体+液体(形成溶液时):量少的称为溶质,量多的称为溶剂。
水是一种常见的溶剂。
五、溶液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