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册第二单元课题2溶解度--饱和溶液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册第二单元课题2溶解度--饱和溶液教案

ID:666730

大小:46 KB

页数:6页

时间:2021-04-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溶解度 饱和溶液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建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 3.了解结晶现象。 4.了解浓溶液与稀溶液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 【学习重点】 饱和溶液的含义。 【学习难点】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间的转化。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小明的故事】 喝糖水 小明放学回家,感觉很渴,想要泡一杯糖水喝。 (妈妈给小明泡了一杯,小明喝了一口后,感觉不甜,就又加了 几勺白糖,用勺子搅拌,杯底还有一些糖剩余。小明想把糖都溶解了, 但是无论小明怎么搅拌,杯底的糖还是剩下这么多,小明感觉到非常 疑惑!) 同学们,生活中你们有碰到过这种现象吗? 白糖能不能无限地溶解在一杯水中呢? 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 知识模块一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阅读教科书,观察【实验 9—5】: 讨论:NaCl 能(不能)无限制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确定方案 操作 加入 5g 氯化钠,搅 拌 再加入 5g 氯化钠, 搅拌 再加 15mL 水,搅拌 现象 5g 氯化钠溶解 有部分不溶 氯化钠全部溶解 结论 20mL 水能溶解 5g 氯 化钠 20mL 水不能溶解 10g 氯化钠 10g 氯化钠需要 35mL 水才能溶解 【结论】NaCl 不能无限制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 2.观察【实验 9—6】 操作 现象 结论 加入 5g 硝酸钾, 搅拌 5g 硝酸钾全部溶解 再加 5g 硝酸钾, 搅拌 10g 硝酸钾不能全部溶解 …… 一定温度下,硝酸钾不能无限溶解 【结论】硝酸钾不能无限制溶解 3.思考:温度改变,杯底没溶的硝酸钾固体能否继续溶解?继 续实验: 操作 现象 结论 加热 没有溶解的硝酸钾溶解了 再加 5g 硝酸钾, 搅拌 硝酸钾又溶解完了 冷却 出现硝酸钾晶体 改变温度,硝酸钾溶解 能力改变了 归纳: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 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该物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 质的不饱和溶液。 知识模块二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间的转化 1.阅读教科书 P35,思考: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是怎样 转化的? 小结: 饱和溶液通过增加溶剂、升高温度可以变为不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通过增加溶质、降低温度、减少溶剂可以变为饱和溶 液。 因此,只有指明在“一定的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里,溶液 的饱和与不饱和才有确定的意义。 (2)饱和溶液三要素:一定温度、一定量溶剂、溶质不再溶解。 交流和讨论 怎样判断一种溶液是不是饱和溶液? 1. 如果溶液中有少量未溶解的溶质,则是饱和溶液; 2. 加 少 量 的 溶 质 , 溶 质 能 继 续 溶 解 的 是 不 饱 和 溶 液 , 不能溶解的是饱和溶液。 知识模块三 结晶 1.阅读教科书,思考:什么叫结晶?结晶方法有哪些? 2.总结: (1)温度改变后,过多的溶质以晶体形式从溶液中析出这一过程 叫做结晶。 (2)结晶包括降温结晶和蒸发结晶。 知识模块四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溶液的“浓”“稀” 之 间的关系: 溶液是否饱和与溶液的“浓”“稀”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不能 根据溶液的“浓”“稀”来判断溶液是否饱和。 1.浓溶液__(“一定”或“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__ 是不饱和溶液。 2.一定温度下,同一种溶质的溶液,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要_ __。 例如 20 ℃时的 NaCl 饱和溶液肯定比 20 ℃时的 NaCl 不饱和 溶液浓。 3.一定温度下,不同种溶质,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 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 走进生活 1.汗水带有咸味是因为汗水中溶有无机盐。 2.被汗水浸湿的衣服晾干后,常出现白色的斑迹,是因为水蒸发 后,溶解的无机盐结晶析出。 课堂小结 1.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 液称为该物质的饱和溶液 2.通常情况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结晶 3.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称为结晶,结晶分为蒸发结晶和降温 结晶 4.同种溶质的溶液,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不同种溶质,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 稀溶液。 检测反馈 达成目标 知识点一、饱和溶液 【典例 1】 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温度不变时,KNO3 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 KNO3 晶体 B.改变条件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C.室温下,与固体溶质共存的溶液一定是这种溶质的饱 和溶液 D.在温度升高时,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能继续溶解该 物质 知识点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 增加溶剂,升高温度 增加溶质,蒸发溶剂, 降低温度 蒸发溶剂 冷却 【典例 2】使一杯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饱和,下列措施中错误的 是( ) A.加入适量的硝酸钾固体 B.蒸发掉一部分水 C.降温至有固体析出 D.升高温度 知能训练 1.在温度为 t℃时,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 ) A.稀溶液 B.含有 100g 溶剂的溶液 C.浓溶液 D.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 2.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加入一些该溶质的固体,则下列说 法中正确的是( ) A.溶质质量减少 B.溶液质量增大 C.固体质量不变 D.溶质质量增加 3.(2015•眉山中考)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B.水可以溶解任何物质 C.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D.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4.如果将咸菜放置在空气中,过一段时间发现咸菜的表面有 一层白色晶体析出。请简要解释其原因。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