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课题 溶液的形成 课时数
目
的
要
求
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等概念;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2、知道溶液是一类重要的物质,在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应用。
3、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练习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
4、从宏观上认识溶液的特征,从微观上认识溶液是溶质粒子分散到溶剂中形成
的均一体系,知道溶液、溶剂、溶质之间的关系。及常见的乳化现象,了解物质
溶解的过程以及温度的变化。
重点 建立溶液的概念并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
难点 对溶解过程的理解
作业
教学方法
实验启发式与课内外探究性学习相结合
仪器药品
仪器:试管
药品:氯化钠、硫酸铜、氯化铜、高锰酸钾、
氯化铁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1、溶液
(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 的、
的 ,叫做溶液
(2)溶液的基本特征:溶液具有 性、 性、是混合物。
(3)溶液的组成:溶液由 和 组成。 叫做溶质
2
(可以是固体、 、 )。 叫做溶剂(一般指 )。
(4)、溶液的质量= + 的质量
(5)、请举例说明溶液的用途: ; ; 等。
2、乳浊液: 叫做乳浊液。例如生活中用的 是
乳浊液,起乳化作用。
3、通常情况下生石灰、氢氧化钠和 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显著升高; 溶
于水时,溶液的温度显著升降低。
二、教师指导
【板书】一、溶液
1. 定义:
2. 溶质:
3. 溶剂:
4.特征:均一性、稳定性、混合物
【解释】均一性、稳定性
【板书】5. 溶质、溶剂的判断
①溶质可以为:固体、液体和气体
②一般情况下:固体、气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气体是溶质如盐酸)
③液体与液体组成时:量多的为溶剂,量少为溶质
④水永远当溶剂
【板书】6. 溶液命名:溶质的溶剂溶液或溶质溶液
【讲解】若溶剂是水则命名为:溶质溶液。如硫酸铜溶液
【板书】7. 溶质、溶剂的辨证关系:不同溶质在同一溶剂里的溶解性不同
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也不同
【活动与探究三】P
【现象】1.将植物油滴入水中,振荡前它们是分层的,振荡后它们均匀了,静置后它们
又分层,把液体倒掉后试管不干净
2. 加入洗涤剂后,振荡前它们是分层的,振荡后它们均匀了,静置后它们不分
层,把液体倒掉后试管干净
【介绍】:这就是乳化现象
【板书】二、乳浊液
1.定义:
2.乳化剂:
【联系实际】洗碗时,出现过这样的现象
【板书】三、溶质溶解于水时温度变化的实质。
扩散──吸热 水合──放热
当 Q 吸>Q 放:水溶液的温度降低;
3
当 Q 吸<Q 放:水溶液的温度升高;
当 Q 吸=Q 放:水溶液的温度不变。
三、合作探究
请指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蔗糖溶液 、稀盐酸 、氯化钠溶液 、稀硫酸 、
高锰酸钾溶液、 澄清石灰水、碘溶于汽油中、 医用酒精 、油脂溶解在汽油中 、碘酒。
四、总结归纳
请谈谈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五、检测反馈
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豆浆 B.酒精 C.食醋 D.牛奶
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 )
A.啤酒 B.矿泉水 C.汽水 D.液氧
3、溶解适量的固体碘制成消毒液,应该使用 ( )
A.蒸馏水 B.医用酒精 C.汽油 D.生理盐水
4、下列各组物质充分混合后,能得到溶液的是 ( )
A.氧化铁加入水中 B.汽油加人水中
C.硫酸铜加人水中 D.花生油加人水中
5、下列各组物质充分混合后,能得到乳浊液的是 ( )
A.碳酸钙加人水中 B.碘加人水中
C.酒精加人水中 D.植物油加人水中
6、在水中加入高锰酸钾晶体,充分振荡,得到 色的溶液,其中的溶质
是 ,溶剂是 。
7、把碘加入酒精中,得到的溶液中的溶质是 ,溶剂是 ,这种溶
液叫 溶液,常用作 液。
8、分别将 NaCl、NH4NO3、NaOH 固体加入到水中,使它们充分溶解,使溶液温度明显
升高的是 ,明显降低的是 。
9、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
A.自来水 B.葡萄糖注射液 C.液态空气 D.蒸馏水
10、下列“水”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清纯的井水 B.淡化的海水 C.净化的河水 D.实验室配制试剂用的水
11、将二氧化碳通人足量的下列液体中,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
A.蒸馏水 B.澄清石灰水 C.氢氧化钠溶液 D.汽水
12、把熟石灰加入水中,得到的溶液中的溶质是 ,溶剂是 ,这种
溶液叫 溶液,俗称 ,常用于检验 气体。
13、一定量的锌跟一定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所形成的溶液中,溶质
是 ,溶剂是 。
14、吃饭时,不小心新衣服上沾上了油污,你有什么办法清除掉油污,使衣服依旧
亮丽如新?
15、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说明矿泉水是溶液,蒸馏水是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