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课题:溶解度(第 2 课时)课
前
对
话
学习目标
1.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
2.初步学习绘制和分析溶解度曲线,体验数据处理的过程,学习数据处理的方
法。
学习重点 了解溶解度的含义和探究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学习难点 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及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课
中
对
话
一、预习先行 自主学习
阅读书 P36-P37 完成下列内容:
1.固体的溶解度是指在 下,某固体物质在 里达到
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是指物质在 里
的溶解度。
2.在数轴上表示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温度 20℃):
溶解性 难溶 易溶 可溶 易溶
溶解度/g
(20℃,水中)
3.由图 9-12 和图 9-13 可知, 温度对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
①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如硝酸钾。
②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度受温度的影响 ,如食盐;
③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如熟石灰。
二、合作探究 释疑解难
问题 1
1. 理解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概念应注意什么?
2.说出在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 36g 的含义。
3.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之比。
4. 20℃时,40g 氯化钠放入 100g 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 。
问题 2
分组完成教材 P.36-37 探究——溶解度曲线绘制。
【问题交流】
1.相互交换导学案,发现与自己不同地方用红笔勾画出来,并在组内交流讨论。
2.讨论也解决不了的问题由小组长收集起来写出来,展示后再解决。
自主空间
2-2
课
中
对
话
三、达标训练 反馈提升
【基础训练】
1.下列关于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100g 水中溶解 20gNaCl 达到饱和状态,则 NaCl 的溶解度为 20g
B.在 20℃时,把 20gNaCl 溶解在 100g 水中,所以 20℃时,NaCl 的溶解度为
20g
C.在 20℃时,把 20gNaCl 溶解在水里制成饱和溶液,所以 20℃时,NaCl 的溶
解度为 20g
D.在 30℃时,100g 水中最多能溶解 37gNaCl 恰好饱和,则 30℃时 NaCl 的溶
解度为 37g
2.60℃时,将某物质的饱和溶液 12.5 克,蒸干得到 2.5 克固体,则 60℃时该
物质溶解度为 ( )
A.25 克 B.20 克 C.20 D.25
3.已知 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110g,60℃时将 70g 硝酸钾放入 50g 水中充
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
A.120g B.110g C.105g D.100g
4.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⑴40℃时,50g 水中最多可溶解乙物质 g;
⑵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
等;
⑶将 40℃时,分别装有甲、乙两种物质饱
和溶液的试管同时放入装有冷水的烧杯中,
出现如图现象,则 A 试管中是 (填“甲”
或“乙”)物质.
【拓展提升】
5.A、B、C、D 四个烧杯分别盛有 50g 水,在相同的温度下,向四个烧杯中依
次加入 27g、9g、36g、18g 的同种物质,充分溶解后的情况如图所示。经观察
后回答下列问题:
⑴ 中盛有的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⑵保持温度不变,如果将 A、B 烧杯中的物质混合后,溶液刚好达到饱和,则
该物质在 50g 水中最多能溶解该溶质 g。
学
后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