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酸和碱
—— 酸的化学性质
主备人: 陈盛婷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稀盐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及原理,能书写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
(1)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2)通过对酸的化学性质的梳理,学习归纳方法;感悟对比、推理及联系实
际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亲自动手实验,获得亲自参与探究的体验,增强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 酸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理解酸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及有关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教师: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些常见的酸,如:盐酸、硫酸。它们在我们的
生产、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用途。盐酸、硫酸具有哪些相似的用途?
学生:金属除锈
教师:物质的用途主要由什么决定?
学生:物质的性质。
教师:酸能除锈说明酸具有什么样的性质?我们用实验来体验。
活动探究:用药匙取 1 个生锈的铁钉(铁锈的主要成分 Fe2O3)放入试管中,再
倒入约 2mL 稀盐酸(或稀硫酸),观察现象。
学生:铁锈逐渐消失,溶液变黄。
教师:分析原因,指导书写化学方程式。
教师:氧化铜能与酸发生化学反应吗?
活动探究:取氧化铜粉末(用药匙的柄把一端挑一点)于试管中,再倒入约 2mL
稀盐酸(或稀硫酸),观察现象。
学生:黑色粉末消失,溶液变蓝。
教师:分析原因。
学生:书写相关化学方程式
教师:小结——酸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水。
教师:观察铁锈与酸反应的试管中还有何现象。
学生:铁钉表面有气泡。
教师:引导分析原因。
探究活动:利用上述反应清除铁制品表面的锈时,能否将铁制品长时间浸在酸
中?为什么?
学生:当长时间浸泡时,与铁锈反应剩余的酸就会与铁继续反应,造成铁制品
的腐蚀。
教师:小结用酸除锈时的注意事项。
教师:联系生活,铁锅的使用。
探究活动:有四种金属分别是镁、铜、铁、锌,现把它们置于稀盐酸中,
反应现象如图,请说出与 A、B、C、D 各代表的是哪种金属。
学生:描述反应现象,并书写相关化学方程式。
教师:小结——酸能与多种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
探究活动:稀盐酸、稀硫酸分别与紫色石蕊溶液、无色酚酞溶液反应。
学生:描述现象。
教师:小结——酸能使指示剂显示不同的颜色。
教师:总结——酸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活动探究:慧眼识酸
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