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的浓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学生通过动手实验、观察现象以及思考问题得出一种表示溶液
组成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
(2)初步掌握根据溶质和溶液的质量计算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提高学
生的解题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了解溶液与生产、生活的广泛联系,了解学
习化学的最终目标是为社会服务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 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及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
【教学方法】实验导学、组织讨论、小组合作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计算讨论
【教学媒体】实验仪器
【教具准备】无水硫酸铜,氯化钠,蒸馏水,天平,药匙,烧杯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问题
情境
引入新课
【图片引入】死海不死(在亚洲
西部巴勒斯坦和约旦的交界处有
一个世界上最著名的咸水湖泊,
名叫死海,死海中含有大量盐类,
使海水比重大于人体比重,所以
即使不会游泳的人在死海中也不
会淹死。)含盐量比一般海洋含盐
量高十倍,从海面到海底几乎没
有生物活动,只有一些细菌和绿
藻。海水的浓度如何表示?
思考回答
激发兴趣,导入新
课
溶质的
质量分数
【演示实验】在室温下,向三个
小烧杯中各加入 20 mL 水,然后
分别加入 0.1 g、0.5 g、2 g 无
水硫酸铜,用玻璃棒搅拌,使硫
酸铜全部溶解,比较三种硫酸铜
溶液的颜色,并完成下列表格。
【点拨】对于有色溶液而言,我
观察实验,完
成表格,并回
答实验所提的
问题。
培养学生的观察
能力和归纳总结
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学能
们可以通过溶液的颜色深浅判断
溶液的浓稀程度。而实际应用中,
常常需要准确知道一定量的溶液
里含有溶质的质量,如施用溶解
农药的药液(过浓毒害作物、过
稀不能有效杀虫灭菌)、注射生
理盐水(0.9%)……
【讲解】表示溶液的浓度的方法
有很多,这里主要介绍溶质的质
量分数。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
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即:溶质的质量分数
= ×100%
换算公式
(1)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质的
质量分数。
(2)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
质量分数。
小组讨论,回
答。
思考溶质质量
分数的变形公
式,并练习计
算出实验 9-7
中溶质的质量
分数。
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根据溶质
的
质量分数
配制一定
质量分数
的溶液
进行实验 9-8 ,按照规定配制氯
化钠溶液观察现象,并计算溶液
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提问: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
区别?
溶质的质量分数 36% 是指:100g
溶液中含有 36g 溶质。
溶质 T 度时溶解度 36g 是指: 在
T 度 时,100g 水最多溶解该溶质
36g。
小组讨论课本 43 页“讨论”,然
后归纳: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分数= ×100%
例 1、已知 20℃时食盐的溶解度
为 36g,求 20℃时食盐饱和溶液
的溶质质量分数。
引导学生掌握
配制一定质量
分数的溶液的
方法。
思考回答
小组合作、讨
论、归纳
联系旧知识点,温
故知新
加深知识联系与
应用
只要温度和饱和状态不变,增加
该溶质或 蒸发水分都不能使 a%
(饱)再增大
引导学生整理配制一定质量分数
的溶液的方法:计算,称量,量
取,溶解。
练习配制
100g 质量分
数为 16%的氯
化钠溶液。 课本例1变形训练
归纳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
获?
还有哪些问题需要和大家一起交
流、讨论呢?
要点一:溶质质量分数。
要点二:溶液的配制。
自我总结,自
我检查
培养归纳和表达
能力
知识延伸
探究
在日常生活中溶液的配制 思考总结
培养学生知识归
纳
板书设计
溶液的浓度
一、溶质的质量分数
1.定义
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2.计算式
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
二、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1.换算公式:
(1)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
(2)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
2.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比较
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