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册第三单元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学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册第三单元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学案

ID:666673

大小:36.5 KB

页数:4页

时间:2021-04-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课题 酸和碱之间的中和反应 课时 第 1 课时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作用和地位:本节教材是在学习常见酸和碱的知识后,主要包 括中和反应、酸碱度的测定——PH 两个部分。本节课主要学习中和反应。 从教材体系来看,中和反应既是对酸碱化学性质延续和深化,又引出另一类 化合物——盐。所以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又为今后高中学习酸碱中和滴定 的定量分析打下了基础。从教育目的看,中和反应在生活、生产上具有广泛 的应用,研究它更具有现实意义。从研究方法看,本课题采用实验探究,然 后分析归纳实验得出中和反应、盐等概念,较好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分 析能力,对学生养成自主探究有重要指导意义。因此本节课内容既是本章的 重点,也是初中化学的重点之一。 二、学生分析 对于什么是酸,什么是碱。如何鉴别酸或碱,学生已经熟悉,而且这些 物质本身的有关性质有并不陌生,可是要知道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呢?如何通过具体的实验来探究呢?这些问题虽然学生从来没有思考过,但 通过教师设置的提问会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所以教学的起点应定位于学生 已有的酸碱的知识的基础上,设计有利于他们自主学习和创造的化学学习情 境。让他们去观察,去透过表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并探索出规律来。在“做 科学”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三、教学目标 1. 知道和了解酸和碱之间发生的是中和反应; 2. 了解中和发生的实质; 3.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规律 教学难点:中和反应的原理理解,盐的定义 五、教学策略 本课是围绕实验探究课的知识点进行上课,为了使学生对实验探究知识的掌 握和运用更加娴熟自如,主要是应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全 体参与的策略。 1. 通过课前作业,课前朗读了解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2. 通过自主学习,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提出 问题,努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4. 通过自我检测,强化巩固知识点 六、前置作业 1. 常见的酸 1 盐酸化学式 溶质是: 2 硫酸化学式 溶质是 2.常见的碱 ① 氢氧化钠 化学式 俗名 ② 氢氧化钙 化学式 俗名 3.酸中都含有 碱中都有含有 4 中和反应是指: 5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2 2 氢氧化钙溶液与盐酸反应: 3 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七、教学过程 一、齐读:课德。(1-2 分钟) 二、老师明确评价目标。师:本节课评出三个优胜小组,有信心吗?生:有。 三、前置作业检查:(6 分钟以内) 包括: 1、上节课内容的复习巩固;(1—3 小题) 2、本节课(新课)的基本内容。(3—6 小题) (全由小组代表回答的形式完成,期间教师不说或只作简单的点拨) 四、出示课题。 酸和碱之间的中和反应 五、定标:出示学习目标(2-3 个),全班齐读。(1 分钟) 1. 知道和了解酸和碱之间发生的是中和反应; 2.了解中和发生的实质; 3.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反应; 六、导学:将课文内容题目化、系统化。 (一)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一)(设置 1—6 小题) 中和反应(一) 1.学生上讲台完成 10-8 实验 ①将小烧杯放在讲台上缓慢倒入约 5 毫升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 滴 ,此时溶液显 色,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 酸,并用玻璃棒搅拌溶液,直到溶液颜色恰好无色为止。 ②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 酸和碱反应生成了 和 操作:①学生自主完成-→②组内交流,互对答案(小号帮助大号)- →③代表回答-→④另小组代表点评-→⑤教师点评-→⑥小组互背(1 分钟 记忆)(或是组内两两互考)-→⑦对自主学习原题重新检测(代表回答) 自主学习(二)(设置 1—6 小题) 2.盐 ①定义:由 和 组成的化合物 ②常见的酸根: ③常见的盐: 操作:原则上按自主学习(一)进行 自主学习(三)(设置 1—6 小题) 3.中和反应在实际中应用(P61) ⑴ 举例: ⑵ 举例: ⑶ 举例: 操作:原则上按自主学习(一)进行 (二)展示交流(合作探究)(设置 1-2 道有讨论价值的题目) 1. 中和反应的反应物只能是酸与碱吗 2. 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吗 3 3. 实验 10-8 中除了加酚酞溶液还可以加入 ,理由是: 操作:①1-2 分钟独立思考-→②小组内交流答案-→③小组代表回答(多 个小组)-→④另小组点评-→⑤教师点评并明确答案 ★教师公布各小组分数,鼓励落后小组加油! (三)小结练习(小结 3、4 分钟,练习 10-15 分钟) 1、小结(针对本课内容) 操作:①分小组进行小结-→②小组代表发言(多个代表) -→③教师点评或补充 2、练习(围绕本节课内容出题,通常设置两类题,一类是必答题,一 类是抢答题。题目可以是纸质的,也可以是逐题由 PPT 展示,边展 示边解答) ⑴必答题,设置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或简答题。 ⑴下列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A. Fe+CuSO4=FeSO4+Cu B. NaOH + HCl = NaCl+H2O C. NaCl + AgNO3=AgCl ↓+NaNO3 D. 2HCl +CaCO3=CaCl2+H2O+CO2↑ ⑵下列物质能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的是 A. 硝酸银 B 氧化铜 C 熟石灰 D 锌 ⑶下列实际应用中,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1 用生石灰做干燥剂 2 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3 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4 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泄漏的浓硫酸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4)下列物质属于盐的是( ) A. CuO B. Cu(OH)2 C. CuSO4 D. HCl ⑵抢答题(难度适中),题型自定。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⑵盐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 ) ⑶实验 10-8 中反应后溶液变为无色,此时溶液中溶质只有 NaCl。 ( ) (一) 评价提升 (四)评价提升(此时 PPT 上出现“畅谈收获”) 1、针对本节课的练习进行评价 2、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评价 操作:①学生畅所欲言谈收获→②教师点评谈本节课感想 ★教师再次公布各小组分数,如有并列,加试一题! 教师公布三个优胜小组名单,并上台接受表彰! 4 八、课后作业 1、布置下节课的前置作业 2、完成相对应的练习题 九、课后反思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