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册第二单元课题3溶液的浓度教案(1)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册第二单元课题3溶液的浓度教案(1)

ID:666668

大小:41.5 KB

页数:4页

时间:2021-04-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溶液的浓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题通过溶液的浓、稀(一定量的溶液中含溶质多少)这一问题展开,引 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结合这一概念进行认识脉络的构建(元素的 质量分数、混合物中物质的质量分数),再通过一些简单计算对所学内容内化, 从而让学生对所理解掌握。 二、学情分析 1.学生的知识状况:在七年级数学课中学过“百分比”“百分数”,在化学 课学过元素的质量分数、混合物中物质的质量分数这有利于学生对“质量分数” 的理解。 2.学生的能力状况:化学计算是利用化学概念和原理的计算,学生往往由于 对溶质质量分数含义的理解不正确、不能正确分析出物质溶于水的具体情况而出 错。因此,教学中要重视概念的理解。 3.学生心理状况:本课紧密联系学生日常生活,使他们的情绪和心理都处于 兴奋、好奇状态。引导学生从量的角度进一步认识溶液,进一步学习定量研究物 质的方法及较简单的化学计算,为今后更深入的化学研究奠定基础。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掌握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 ②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2.过程与方法 ①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解题能力; ②能找准各量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学会严谨求实的科学学习方法; ②培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1.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及简单计算; 2.与已有知识构建认识脉络。 教学难点:与已有知识构建认识脉络。 五、仪器与用品 塑料杯、水、食盐、红糖、汤匙等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溶液的组成: 和 ,溶液的质量等于 和 的质量; 溶液的体积 溶质和溶剂的体积。 2.溶液的概念 3.0.9%的生理盐水:溶质是 ;溶剂是 ; 2 75%的酒精: 溶质是 ;溶剂是 ; 硫酸铜溶液中: 溶质是 ;溶剂是 。 锌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形成的溶液,溶质是 ;溶剂是 4.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 36g。含义是: 。 5.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与 之比。 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是: 溶质的质量分数= (二)回顾知识 师生共同回顾所学知识 (三)情境导入 教师准备 2 杯不同浓度的食盐溶液和 2 杯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让学生品 尝,并引导从生活中感知认识溶液的组成。 【设计目的】直观认识溶液的浓、稀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师生一起归纳小结: ①对于有色溶液,可以根据颜色来粗略的区分溶液是浓还是稀:一般来说,颜色 越深,溶液越浓。 ②但对于无色溶液来说,显然就不能用颜色来判断溶液的浓与稀了。 【设计目的】将书本上的药品 cuso4 溶液改成红糖水,使学生更易和生活联系, 亲近化学,同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小结过渡]对于有色溶液来说,根据颜色的深浅可以区分溶液是浓还是稀。 但这种方法比较粗略,不能准确地表明一定量的溶液里究竟含有溶质的质量,如 在施用农药时,就应较准确地知道一定量的药液里所含农药的量,如果药液过浓, 会毒害农作物,如果药液过稀,又不能有效地杀灭菌,因此,我们需要准确知道 溶液的组成,那如何表明溶液的组成呢? (四)新课启导 教师:其实,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有很多,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溶质的质量 分数。什么是溶质的质量分数呢? 教师:因此,对于溶液的浓稀我们如何进行定量比较呢?(可通过计算溶质 的质量分数来比较) 教师邀请同学上台配合教学,从男女体重所占的百分数引导学生理解溶质的 质量分数。 请同学们看教材 P43,找出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 [小结]一、溶质的质量分数 • 1.定义: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比 • 2.计算式: • (1)溶质的质量分数=( )× 100% • (2)溶质质量= × 溶质质量分数 • (3)溶液质量= ÷ • = 质量 + 质量 【活动探究一】 • 播放三种浓稀不同的硫酸铜溶液,学生观看并完成 P42 的表格。 试管 溶液 溶质 溶剂 溶液 溶质的质量分数 3 编号 颜色 质量/g 质量/g 质量/g 1 0.5g 2 1g 3 1.5g 结论:对于有色溶液,颜色越深,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 【构建知识结构网络】 回顾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混合物中物质的质量分数 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 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 ×100% 混合物中物质的质量分数= 物质的质量/混合物的总质量×100% 【进一步提升出质量分数的意义】 质量分数:部分占整体的质量百分数(即质量的百分数)。 质量分数= 部分的质量/整体的质量 ×100% [注意]: ①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液组成的一种表示方法,所指溶液可以是饱和溶液 也可以是不饱和溶液;既可以是稀溶液也可以是浓溶液。 ②溶质的质量分数一般用百分数表示,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比值,单位为 1, 一般与温度无关。 ③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式中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单位必须统一。 ④计算式中溶质质量是指被溶解的那部分溶质的质量,没有被溶解的那部 分溶质质量不能计算在内;结晶水化合物溶于水,其溶质是不含结晶水的化合 物;有些化合物溶于水,与水发生反应,如 CO2 溶于水并与水发生了反应生成了 H2CO3,其溶质就是 H2CO3 而不是 CO2.锌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形成的溶液,溶 质是硫酸锌;溶剂是水。 ⑤溶液的组成是指溶质在溶解度的范围内,溶液中各成分的量的关系。对 于溶液组成的变化来说,某物质的质量分数只能在一定范围内才有意义。 【设计目的】使学生了解学习溶液组成表示方法,并与以前所学建立网络 联系,增加知道的识记与理解。 引入:对于无色溶液的浓稀我们如何进行比较呢?(可通过计算溶质的质量 分数来比较) 【活动探究二】 实践应用: 一、计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已知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求溶液中溶质 的质量分数: 教师演示 P43 实验 9-8 活动与探究:计算下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NaCl)质量 /g 溶剂(水)质量/g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0 90 20 80 小结:对于比较无色溶液的浓稀可通过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来比较,溶质 的质量分数越大,无色溶液的浓度越大。 4 生活应用:溶质的质量分数这个概念,在生活中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冬天, 人们常给皮肤抹上一点甘油溶液,使皮肤保持湿润。用 400 克甘油溶解在 100 克水中,配制的甘油溶液效果最佳。该甘油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教师:(板书讲解解答过程) 解:甘油的质量是 400 克,水的质量是 100 克, 所得溶液的质量为:400 g+100 g=500 g 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所得甘油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80%。 师生共同分析: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比较 溶质的质量分数 36%是指: 100g 溶液中含有 36g 溶质。 溶质 T℃时溶解度 36g 是指: 在 T℃时,100g 水最多溶解 该溶质 36g。 二、已知溶液质量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求溶质和溶剂的质量。 自学实践:1.自学例题 1 升华拓展:2.完成下列 2 题。 1.实验室要配制 100g 5%的氯化钡溶液,需要氯化钡和水各多少克? 2.已知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 36g。某同学将 10g 的食盐放入 25g 的水中, 充分溶解。求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 【设计目的】通过层层推进与应用,学生更好的理解溶液的质量分数感念以及 学会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五)知识小结(【设计目的】养成小结的学习习惯。) 表示溶液浓度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 (六)随堂检测 【设计目的】当堂反馈,了解学生对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内容掌握情况和目标 达成度。 1.判断题(正确打“√”,不正确打“×”) (1)在 100 g 水里加入 20 g 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20%( ) (2)“10%的食盐溶液”表示 100 g 水中溶解了 10 g 食盐( ) (3) 10 g 硝酸钾完全溶解于 90 kg 水中,得到 10%的硝酸钾溶液( ) (4) 40 g 20%的 NaCl 溶液等分成四份,则每一份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 数为 5%( ) 2.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110 g,该温度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有关质 量关系正确的是( ) A.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10 B.溶剂质量∶溶液质量=20∶21 C.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1∶10 D.溶液质量∶溶质质量=21∶10 (七)布置作业(【设计目的】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1.P45 第 2 题 2.在 40g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5%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加入 10g 硝酸钾或 10g 水,计算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