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化学 主
题 复分解反应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和反应的条件;
(2)能利用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判断复分解反应是否能够进行;
(3)能够正确的书写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能从微观的角度,即离子之间的互换反应角度认识复分解反应的本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具体复分解反应的探究,归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2)以问题解决过程为线索,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重视师生交流和生生互动,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
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让学生感受概念探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兴趣;
(2)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增长知识,培养相互合作的精神。
重
难
点
重点: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和反应的条件。
难点:对复分解反应能否进行的判断和相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内
容
分
析
分解反应是重要的四种基本化学反应类型之一,同时它也是酸、碱、盐相
互反应的核心内容。本部分知识的掌握有利于学生从更高的宏观角度把握酸碱
盐之间的反应规律,有利于学生对复分解反应的实质理解,即复分解反应是电
解质在溶液中发生的离子间的互换反应。当溶液中存在的某些离子能互相结合
而使其浓度迅速减小的话,那么离子就向减小离子浓度的方向进行。本节内容
是溶液知识的延伸,因为常见的酸、碱、盐在水溶液中是以离子的形式分散在
溶剂水中的。本节内容也是对酸、碱、盐之间相互反应知识的有效归纳,学生
对其的有效掌握会帮助他们有效提高逻辑思维和推理判断能力。新的化学课程
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
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
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
教
学
方
法
1.自主预习法
2.小组合作探究法
3.媒体展示法
4.讨论式教学、讲练结合的方法
学情
分析
学生在学习复分解反应前已经完整的学习了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和用途,对
它们之间的反应有了较多的感性认识。通过对第九单元《溶液》的学习,学生
能够认识到常见的酸、碱、盐在水中溶解后是以离子的形式分散到溶液中的。
但是,学生虽然积累了一些酸、碱、盐的相关知识点,却缺乏融会贯通的能力,
对知识掌握的深度和高度不够。为了记忆一些反应的的相关知识点耗费了较多
的时间和精力,同时也感到知识琐碎,困难重重。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2
【预习导学篇】-----★★★ 自主研学—学案引导,熟悉新知 ★★★
(要求:学生必须熟读教材和附录表,查阅相关资料,然后完成下列填空)
1.复分解反应的定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复分解 反应发生 的条件是:只有当 两种化合 物相互交换 成分,生成 物中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者必须具备其一),
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3.请根据 114 页附录表,写出并且记住下列物质的颜色以及可溶性。
氢氧化铜 蓝色沉淀 Cu(OH)2 氢氧化铁 红褐色沉淀________
氢氧化镁 白色沉淀________ 碳酸钙 白色沉淀 ________
碳酸钡 白色沉淀 ________
硫酸钡 白色沉淀 ________ 不溶于水也不容于酸
氯化银 白色 ________不溶于水也不容于酸
4.常见有颜色的物质溶液 :
高锰酸钾溶液__________; 含铜离子的溶液________
含亚铁离子的溶液_______; 含铁离子的溶液________
5.物质溶解性口诀:
钾、钠、铵盐均可溶 硝盐入水影无踪 盐酸盐不溶氯化银
硫酸盐不溶硫酸钡 碳酸盐只溶钾、钠、铵
钾、钠、钙、钡的碱能溶 常见五酸都易溶
另外:AgCl、BaSO4 不仅不溶于水,而且还不溶于稀硝酸
(说明:要求能背诵物质的溶解性口诀,以上物质、离子的化学符号以及颜色要求
能够正确默写,课前预习,课堂抽查)
教 学
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
习
检
测
一、自主学
习:1.安排
课代表组织
小组长检查
预习。
2. 组 织 学 生
背诵听写(大
屏幕展示)
3.复分解反
应以及反应
条件的讲解
4.附录表的
介绍以及物
质颜色补充
等。
5.预习分数
评价
1.小组长交换检查学生看书情况以及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
2.根据教师安排听写,然后一对一交换批改。附:《小组合作学习课堂评
价表》:
小
组
预
习
讨
论
展
示
点
评
作
业
总
分
1
2
3
4
5
6
3.学生做笔记:复分解反应的定义,以及反应的条件
4.根据教师的补充学会分析附录表。识记常见溶液的颜色。
3
明
确
目
标
课
堂
内
探
究
提
升
学
习
能
力
二、大屏幕
展示学习目
标(教师解
读)
学生齐读学习目标
1.学会分析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形成以及掌握复分解反应的条
件。(重点)
2.能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
(重难点)
3.初步掌握离子共存以及除杂质问题的学习(难点)
【合作学习篇】 ★★合作互学-展示探究,掌握新知★★
三、组织
学 生 独
立 思 考
探究题,
并 且 下
堂 了 解
学情。
↓
组 织 学
生 分 组
实 验 完
成 探 究
一
↓
组 织 学
生 讨 论
交流
↓
课 件 展
示 学 习
任 务 分
工 表
↓
学 生 展
示
↓
学 生 点
评
↓
学 生 质
疑
↓
教 师 补
充点评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小组就交流后确定展示人员)
探究一:下列反应能发生的写化学方程式,不能的说明理由。
①KOH + HCl
②K2CO3 + H2SO4
③NaOH +FeCl3
④KCl +Cu(OH)2
⑤AgNO3 +BaCl2
⑥CaCO3 +Ba(OH)2
【思考 1】教材 75 页的讨论题,答案写在书上。总结复分解反应的
注意事项 ________
【思考 2】复分解反应有哪些类型?
探究二、物质的转化
1.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Ca(0H)2 + ( )= CaC03↓ + ( )
(2)Na2SO4 + ( )= NaOH + ( )
(3)K2CO3 + ( )= KCl + ( )
2.下列转化能由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
A.CaC03→Ca(0H)2 B.Fe2O3→FeSO4 C.MgSO4→MgCl2 D.CuO→Cu(OH)2
3.下列转化只有加酸才能一步实现的是 ( )
A.Fe→FeSO4 B.Na2CO3→NaCl C.CaCO3→CO2 D.CuO→Cu(NO3)2
【思考】物质转化的关键是什么?
探究三:离子共存
1.某溶液能与镁反应生成氢气,则下列各组物质在该溶液中能大量
存在的是 ( )
A.NaOH、NaCl、Na2SO4 B.NaCl、NaNO3、AgNO3
C.Na2CO3、NaCl、Na2SO4 D.HCl、BaCl2、NaNO3
2.下列各组离子在 pH=1 或 pH=13 的溶液中都能大量共存的是( )
A.Cu2+、Mg2+、NO3-、SO42- B.Na+、H+、NO3-、SO42-
C.Na+、K+、CO32-、SO42- D.K+、Ba2+、Cl-、NO3-
思考:什么情况下离子才不共存?
探究四:除杂质 选择恰当的试剂,除去有关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
(括号内为杂质): (1)HCl 溶液(H2SO4) ;(2)NaCl
溶液(Na2CO3) ;
(3)KOH 溶液(K2CO3) ;
(4)Ca(NO3)2 溶液(CaCl2) ;
【思考】:除杂质的原则是什么?
4
课 题 生活中常见的盐(3) 复分解反应 1 课时 新课
四、媒体
展 示 知
识 点归
纳
学生做笔记,然后结合导学案重做自己错误的题目,一帮一进行互
助学习。(教师巡视,进行适当指导抽查)
五、组织
学 生 进
行 知 识
点拓展,
完 成 探
究提升
1.比一比,赛一赛:复习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小组竞赛)
2.【探究提升习题】组成我们周围世界的物质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
化学变化。这些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有些化学变化可用“A+B→C+D”
这样的表达式来表示。(1)在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可用上式表示
的是反应 和 反应。
(2)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但能用上式表示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是 。
(3)在上式中,若 A 是硫酸,则 B 可以是 (填写
两种不同类别....的物质的化学式...)其中一种物质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是 。(合理即可)
(说明:每组的 B2 号上黑板展示答案,教师集中讲评)
巩
固
新
知
六、出示
习题
( 当 堂
完成,一
对 一 交
换批改,
选 择 题
每 题 2
分,每个
方 程 式
2 分,最
后 得 分
为 个 人
得分)
1.下列化学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Ca(OH) 2+H2SO 4===CaSO 4+ 2H2O
B.CO2+2NaOH===Na2CO3+H2O
C.K2CO3+2HCl===2KCl+ H2O+ CO2↑
D.AgNO3+NaCl===AgCl↓ +NaNO3
2.下列各组离子在酸性溶液(含有H+)中能大量共存(指不能生成
沉淀、气体或水)的是( )
A.Ag+、Na+、Cl-、NO3
- B.Na+、K+、OH-、SO4
2-
C.K+、Na+、CO3
2-、Cl- D.Ca2+、Mg2+、NO3
-、Cl-
3.现有石灰石、生石灰、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水、
铁屑,从中选取适当的物质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有沉淀生成的复分解反应: ,
(2)有气体生成的复分解反应: ,
(3)有气体生成的置换反应: ,
(4)有固体生成的置换反应: ,
(5)中和反应: ,
(6)化合反应: 。
4.检验长期敞口放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可以选用的
试剂是________,其检验过程中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课 堂
小 结
↓
教 学
反 思
七、组织
学 生 小
结 与 反
思
【学习内容小结】:
1.复分解反应的定义、条件、注意事项
2.复分解分解反应 的应用
(判断反应的发生、物质的转化、离子共存、除杂质等。)
【学习情况小结】:
最优小组以及最优个人评比
【反思:】
5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1.学会分析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形成以及掌握复分解反应的条件。(重点)
2.能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重难点)
3.初步掌握离子共存以及除杂质问题的学习(难点)
导 学 过 程
★★★ 自主研学—学案引导,熟悉新知 ★★★ 学法指导
1.复分解反应的定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只有当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物
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者必须具备其一),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3.请根据 114 页附录表,写出并且记住下列物质的颜色以及可溶性。
氢氧化铜 蓝色沉淀 Cu(OH)2
氢氧化铁 红褐色沉淀________ 氢氧化镁 白色沉淀________
碳酸钙 白色沉淀 ________ 碳酸钡 白色沉淀 ________
硫酸钡 白色沉淀 ________ 不溶于水也不容于酸
氯化银 白色 ________不溶于水也不容于酸
4.常见有颜色的物质溶液 :
高锰酸钾溶液__________; 含铜离子的溶液________
含亚铁离子的溶液_______; 含铁离子的溶液________
5.物质溶解性口诀: (识记)钾、钠、铵盐均可溶;
硝盐入水影无踪; 盐酸盐不溶氯化银; 硫酸盐不溶硫酸钡
碳酸盐只溶钾、钠、铵;钾、钠、钙、钡的碱能溶; 常见五酸都易溶
另外:AgCl、BaSO4 不仅不溶于水,而且还不溶于稀硝酸
※※※预习评价等级 ※※※
1.仔细阅读学习目标
2.仔细阅读教材,把
重要的知识勾画好
3.独立完成“自主学
习”部分 1、2 题
4.仔细复习化学式的
书写方法,完成第 3
题
5.查阅全品复习资
料,完成第 4 题
6.仔细分析 152 页
附录表,背诵并理解
第 5 题
★★★合作互学---展示探究,掌握新知★★★ 要点提示:
探究一:下列反应能发生的写化学方程式,不能的说明理由。
①KOH + HCl
②K2CO3 + H2SO4
③NaOH +FeCl3
④KCl +Cu(OH)2
⑤AgNO3 +BaCl2
⑥CaCO3 +Ba(OH)2
【思考】教材 75 页的讨论题,答案写在书上。总结复分解反应的注意
事项 ________
【思考 2】复分解反应的类型有哪些?
探究二:物质的相互转化
1.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Ca(0H)2 + ( )= CaC03↓ + ( )
(2)Na2SO4 + ( )= NaOH + ( )
(3)K2CO3 + ( )= KCl + ( )
2.下列转化能由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
A.CaC03→Ca(0H)2 B.Fe2O3→FeSO4 C.MgSO4→MgCl2 D.CuO→Cu(OH)2
3.下列转化只有加酸才能一步实现的是 ( )
A.Fe→FeSO4 B.Na2CO3→NaCl C.CaCO3→CO2 D.CuO→Cu(NO3)2
【思考】物质的转化关键是什么?
探究三:离子共存
1.某溶液能与镁反应生成氢气,则下列各组物质在该溶液中能大量存
合作学习部分同学们
要善于利用自主学习
部分的知识点,结合
自己的实际情况尝试
完成。
6
在的是 ( )
A.NaOH、NaCl、Na2SO4 B.NaCl、NaNO3、AgNO3
C.Na2CO3、NaCl、Na2SO4 D.HCl、BaCl2、NaNO3
2.下列各组离子在 pH=1 或 pH=13 的溶液中都能大量共存的是( )
A.Cu2+、Mg2+、NO3-、SO42- B.Na+、H+、NO3-、SO42-
C.Na+、K+、CO32-、SO42- D.K+、Ba2+、Cl-、NO3-
思考:什么情况下离子才不共存?
探究四:除杂质
选择恰当的试剂,除去有关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
(1)HCl 溶液(H2SO4) ;(2)NaCl 溶液(Na2CO3) ;
(3)KOH 溶液(K2CO3) ;(4)Ca(NO3)2 溶液(CaCl2) ;
【思考】除杂质的原则是什么?
【探究提升】复习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完成下列习题:组成我们周围世
界的物质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化学变化。这些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有
些化学变化可用“A+B→C+D”这样的表达式来表示。
(1)在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可用上式表示的是反应
和 反应。
(2)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但能用上式表示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是 。
(3)在上式中,若 A 是硫酸,则 B 可以是 (填写两种
不同类别....的物质的化学式...)其中一种物质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是 。(合理即可)
离子共存就是指相互
之间不发生化学反
应,不生成水、气体、
沉淀。
除杂质关键是要选对
试剂选对反应原理。
认真复习四种基本反
应类型(化合、分解、
置换、复分解),明白
每一类反应的特点和
通式。
★★★当堂检测----巩固新知(测试自我,我细心!)★★★
1.下列化学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Ca(OH) 2+H2SO 4===CaSO 4+ 2H2O B.CO2+2NaOH===Na2CO3+H2O
C.K2CO3+2HCl===2KCl+ H2O+ CO2↑ D.AgNO3+NaCl===AgCl↓ +NaNO3
2.下列各组离子在酸性溶液(含有H+)中能大量共存(指不能生成沉淀、气体或水)的是( )
A.Ag+、Na+、Cl-、NO3
- B.Na+、K+、OH-、SO4
2-
C.K+、Na+、CO3
2-、Cl- D.Ba2+、Mg2+、NO3
-、Cl-
3.现有石灰石、生石灰、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水、铁屑,从中选取适当的物
质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有沉淀生成的复分解反应: ,
(2)有气体生成的复分解反应: ,
(3)有气体生成的置换反应: ,
(4)有固体生成的置换反应: ,
(5)中和反应: ,(6)化合反应: 。
4.检验长期敞口放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可以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其检验
过程中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后评价等级 ※※※
★★★ 课堂知识小结(自己归纳重要知识点)与 学习反思 ★★★
教师寄语: 不要让时间等你,和时间赛跑吧 ;中考已临近,同学们做好各方面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