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 语文 年级/册 六年级下册 教材版本 部编版
课题名称 第一单元 4* 藏戏
难点名称 了解藏戏的特色,学习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
为什么难
课文脉络清楚,描述有详有略,将藏戏独特的艺术魅力清晰的展现出来。文
章中间的主体部分,围绕藏戏的特点,从三个方面展开详细介绍。从不同方面进
行具体介绍时,作者也并未面面俱到,而是抓住特色最鲜明之处进行描绘,做到
详略得当。
从学生角度分析
为什么难
学生平时对戏曲文化和地域文化的认知有限,老师要通过文字,图片,网上
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对藏戏有一些直观的了解,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难点教学方法 1.通过文字、图片、演示等直观方法
2.通过朗读、感悟等教学方法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1.谈话引入,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国约有 360 多种戏曲剧种,下面老师就考一考你
对戏曲剧种认识有多少?
2.图片引入,出示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的图片,让同学们猜一猜,
3.小结,这是中国的五大戏曲剧种。而今天我们一起去认识的是被誉为西藏文化的活化石—藏戏。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一)初步感知,理清脉胳
1.带着导读中的问题,听课文录音。
阅读提示中给我们提出了两个学习要求:一是藏戏有什么主要特色,二是作者从哪几
个方面介绍藏戏的。
2.快速浏览课文,说说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藏戏的。
课文是从藏戏的起源、藏戏的特色和藏戏的传承发展三个方面去介绍藏戏。下面就让
我们走进文本,进一步去感受藏戏的三大特色。
(二)整体感知,领略特色
1.读下面的语句,提炼出关键词。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
2.概括藏戏的主要特点。作者分别使用了反问、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藏戏戴着面
具演出、没有舞台、演出时间长三大特色。
3.读一读 5—7 自然段,用简短的话概括藏戏的传奇故事。
雅鲁藏布水急,涉江百姓凄苦,唐东杰布许宏愿,架桥造福一方人。
(三)深入感悟,突破难点
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与第 1—3 自然段相对应的段落。
戴着面具:第 8—14 自然段,16 自然段
没有舞台:第 15 自然段
演出时间长:第 17 自然段
2.根据藏戏中不同身份的人所戴面具的颜色及象征意义连线。
国王的面具 青面獠牙 以示压抑和恐怖
王妃的面具 半黑半白 两面三刀的性格
巫女的面具 绿色 代表柔顺
妖魔的面具 红色 代表威严
村民的面具 白色或黄色 以示朴实敦厚
3.读一读排比句,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表演藏戏的艺人们席地而唱,不要幕布,不要灯光,不要道具,只要一鼓、一钹为其
伴奏,他们别无所求,只要有观众就行。
这个句子通过排比的修辞手法,突出了藏戏的确没有舞台这个特点。
4.为什么说藏戏一出戏演他个三五天毫不稀奇呢?请同学在课文中画出相关词句。
西藏地广人稀,生活节奏比较缓慢。表现在藏戏中,情节可以任意拖延,艺人们的唱
腔、舞蹈动作可以随意发挥,一段戏可以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复,观众也在吃喝玩耍中看
戏,双方随心所欲、悠哉游哉,一出戏演他个三五天毫不稀奇。
作者分别从自然环境地广人稀,社会环境生活节奏比较缓慢,情节任意拖延,艺人们
随意发挥,观众在吃喝玩耍中看戏,随心所欲、悠哉游哉,可以看出藏戏演出的时间的确
很长。
5.分析课文的写作方法。
课文为什么选取这三个方面去表现藏戏的特色呢?因为这三个方面最有代表性,是与
其他戏剧有明显区别,所以作者详细地写了这三个方面。在这三方面的特点中,作者也并
没面面俱到,而是抓住特色最鲜明之处进行描绘,比如对于藏戏中的面具,作者主要介绍
了面具中不同颜色的象征意义,并从藏戏的演出舞台、演出方式等,探究面具得以长久保
存的原因。主体部分叙述完之后,用一句话作结,突出了文章的详略得当。
(四)查阅资料,拓展延伸
请你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其他戏曲文化。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1.概括藏戏的主要特点。
2.根据藏戏中不同身份的人所戴面具的颜色及象征意义连线。
3.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其他戏曲文化。
小结
这篇课文介绍了藏戏的形成及艺术特色,围绕藏戏的主要特点,从藏戏的起源、面具、
舞台形式、演出方式等方面进行介绍。通过阅读,让读者对藏戏有基本认识和了解,同时
感受到藏戏所折射出的少数民族风情和地域文化特色,以及所蕴含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