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教学目标:
1、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意义;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画出放大与缩小的
图形;通过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
2、通过观察、理解、动手操作等数学活动来体验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方法;培养
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3、经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过程,体验从实践中学习的方法,感受数学知识与
日常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例
放大或缩小。
教学难点: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是
图形对应边的变化,图形的形状不发生改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纸卡
学具准备:尺子、作业纸
一、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放大:
师:同学们!昨天我给咱班的一位帅哥拍了一张照片,猜猜是谁?()不好
猜!确实有点难度!如果给大家足够是时间肯定能猜出来,但为了节省时间,我
直接把照片亮出来吧!想不想知道是谁?请看大屏幕!
问:怎么了?那好小点怎么了?好。变大点你们笑什么?确实太瘦了不好看
那就让胖点吧!还不行。现在给大家一张满意的吧!可以了吧?
师:为了便于下面的研究,我给这几张照片加上了边框和格子。(课件)
师:我们来看,第 2、3、4 张对于第 1 张都变大了,但又有一定的区别,而
第 4 张对于第 1 张来说,在数学上叫做放大(板书:放大)。你认为符合什么条
件才是放大?你来说!
师:他认为长和宽都扩大相同的倍数才是放大,你们的想法跟他一样吗?恭
喜大家想对了。 那么对于第 1 张来说,第 2 张和第 3 张叫不叫放大?理由呢?
有道理!如果长扩大 3 倍,宽扩大 2 倍,能不能叫放大呢? 对!必须是长和宽
都扩大相同的倍数才叫放大!
师:接下来我们再来看这张图片,与原图比较,谁能具体说一说是怎样放大
了?你来说!
师:他说长和宽都扩大了 3 倍,对吗?你们能不能再用前面刚学过的比来描
述一下?
师:正确!放大后的长方形的长与原来的长的比是 3:1,同样放大后的长方
形的宽与原来的宽的比是也 3:1,因此说放大后的图形与原图对应边长的关系
既可以从用倍数来描述,也可以用比来描述。还记得在比中,比的前项表示
什么?后项呢?(贴:前项指放大后的图,后项指原图形)
师:放大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相比,长对长是一组对应边,同样宽对
宽也是一组对应边,长和宽都扩大了 3 倍,我们就说放大后的长方形与原长方形
的对应边长的比是 3:1(板帖)也可以说是把原来的长方形 按 3:1 进行了放大
的。
2、动手画图:
师:知道了这些,我们就运用这些知识来动手画一画吧!(课件出示例 4。)
师:请看题。读一读要求。 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都明白?那么请问
“按 2∶1 放大”是什么意思? (“按 2∶1 放大”就是把图形的各边的长放大到
原来的 2 倍。) 你解释的很清楚!谁能再说一遍?各边的长是什么意思?
师:具体画图时 应该怎样做呢?我们就以正方形为例来看看。正方形原来
的边长是 3 个单位长度,现在按 2∶1 放大后,边长应该是几个单位长度?在画
每条边之前,应先描点,比如:如果从这开始,向右数 6 格点上点以后再连线,
明白吗?开始把它画完!
师:都画完了,我们来看看你画得对不对?同桌互相检查一下。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把这个长方形和这个直角三角形按要求画一画。
师:好,放大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谁画对了举手? 再看这个
直角三角形:你先画的是那几条边?为什么?确实在格子线上的边好画,斜边怎
么办?对!只要连接就行了!现在再请同学们猜一猜:这条斜边是不是也变为原
来的 2 倍?用尺子量一量验证一下吧! 猜的正确吗?
师:确实每条边都会放大到原来的 2 倍,那么再请同学们观察一下,放大后
的图形与放大前的图形,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你说!(课件) 是这样的吗?
问:那么周长怎样变化了?面积呢?角的大小有没有变化?对!放大后角的
大小没有变;周长和边扩大了相同的倍数;而面积扩大的倍数是边长扩大的倍数
的平方。
师:我们会把长方形、正方形和直角三角形按要求放大,
师:现在这儿还有一个任意的三角形,请你们也按 2:1 把它放大,试一试!
师:看来大家都画好了!谁愿意说一说你是怎样画的?你来!
师:我们先来看这是一位同学的作品,这样画对吗?为什么?原来三角形添
上高后,底边被分成 2 格和 4 格,放大后的图形,底边应该被分成 4 格和 8 格,
可是这里却是 5 格和 7 格。错误。
①师:他是先画出这个三角形的高,然后将底和高分别扩大到原来的 2 倍后
再连接顶点。确实按 2:1 放大不但对应的边要扩大到原来的 2 倍,它的高也扩大
到原来的 2 倍。利用这个知识来画,真是妙!
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你来!
②师:他是沿高将这个三角形分成两个不同的直角三角形,再用画直角三角
形的方法来画。你能利用刚刚学到的经验来完成这道题,真棒!
③师:还有吗?你来! 将这个三角形补成长方形后来画的,这个方法好不好
吗?我也觉得很好!
④师:会不会还有别的方法?没有呀!其实还有,不信?请看,用以前学过
的数对知识来画也是可以的。
师:刚才我们用几种不同的方法画出了这个三角形放大后的图形,不管用哪
一种方法,都是转化成了前面刚刚学过的知识来解决的,下面就请同学们运用其
中的一种来画出这个平行四边形放大后的图形吧,画好后与同桌交流一下你是怎
样画的。 看看你画对了吗?
3、理解缩小。
师:刚才我们研究了关于放大的情况,想一想:与放大相反的词是什么?如
果把刚刚画好的这三个图缩小到它的 ,这个比应该怎样写?(1:3)为什么?
你来说!对,把原图缩小就说明现在的图小了,而原来的图大。请大家把这三个
图自己画一画。画完后,同桌互相检查一下。
师:你们画对了吗?观察一下,缩小后的图与原图比较形状变了吗?大小
呢?所以说,不管是放大后还是缩小后,所得的图形都是形状没变,而大小发生
了变化。接下来我们就来再比较一下将一个图放大与缩小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
么不同点呢?对!比值>1 表示放大,比值<1 就表示缩小。
师: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我们就来一个抢答,准备好了吗?
师:你为什么想的这么快?有道理!前项大,放大,前项小,缩小,这个方
法好,大家会了吗?再来!()果然快了许多,看来真的掌握了这个方法!1:1
师:我这儿还有一个这样的正方形,它应该怎样按要求画呢?你来说!这个
方法怎么样?真会动脑子!
师:最后来看:这是一个圆,怎么办?同桌商量一下。你来,好办法!
4、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都很善于思考!不管什么图形,我们在方格纸上画图时,由于放大
或缩小后的长度变化的比都是一样的,所以可以我们先画格子线上的部分,再画
其它的边比较方便,这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出示课题)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还学过了哪些立体图形?大家可以在课下把他们画
在方格纸上也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试一试。
二、欣赏生活中数学
师:图形的变换中放大与缩小,与平移、旋转、轴对称一样,在生活中也有很
多的运用,我们来欣赏一下吧!顺便提一个要求:欣赏的同时说出运用了什么?
美吗?希望同学们平时也能多留意一下身边的数学现象,做一个有心人!
四、全课总结
师: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回忆一下本节课都研究了哪些内容?是怎样研究
的?
师:同学们马上就要下课了,最后送大家一句话:“希望你在与他人相处
时,“放大”别人的优点,“缩小”别人的缺点。生活中就有很多快乐!”能做到
吗?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