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4图形的放大与缩小︳青岛版(1)
加入VIP免费下载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4图形的放大与缩小︳青岛版(1)

ID:666442

大小:33.5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04-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六 年级 数学 学科教案 时间: 第 1 课时 教学课题: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理解、动手操作等数学活动来体 验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方法,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画出放大与 缩小的图形,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 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理解、动手操作等数学活动来体验图形放大与缩小的 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难点: 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画出放大与缩 小的图形。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习题卡、三角尺、铅笔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旧知。 聪明的你学过哪几种 图形与运动?举例说 明。 学生作答。 通过复习,使学生 加 强 新 旧 知 识 之 间的衔接。 二、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出示多媒体课件。 师:播放一段参观雷锋 纪念馆时,在雷锋广场 宣誓的视频。接着出示 在雷锋广场留下的集 体照,如果想要把这张 照片放入钱包,照片该 如何处理?如果想要 制作成一幅大型宣传 版面,又该如何处理? (逐步将照片显示)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出示课题) 学生作答:缩小 学生作答:放大 这一环节中,创设 了照片“放大与缩 小”的情境,不仅吸 引学生的注意力, 而 且 激 发 他 们 的 学习热情,使学生 发现、数学与生活 之间的密切关系。 三、探究新知。 1.联系生活实际,感知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1)观看主题图。 师:生活中我们有时需 要把物体放大,其实有 出 示 几 种 生 活 中 的 放 大 、 缩 小 现 的时候我们也需要把 物体缩小。(出示主题 图)你们知道他们反映 的是哪种情况吗?也可 以联系人物的活动来 谈。 (2)举例(研学活动 之参观万利隆,老师制 作的蛋糕照片)。 师:你们能判断他们是 放大,还是缩小吗?指 名说一说。 师:看来放大缩小现象 在我们生活中的各个 领域应用还是十分普 遍的。今天这节课我们 就来一起研究“图形的 放大与缩小”(板书课 题)。 学生思考、举手发 言。 指名分享。 象,让学生感受到 生 活 中 把 物 体 放 大 或 缩 小 的 现 象 是经常遇到的,学 习 这 些 数 学 知 识 可 以 帮 助 我 们 解 决 生 活 和 工 作 中 的很多问题。 2.图形的放大。 师:我们已经认识过许 多的平面图形了。老师 出示两张照片(多媒体 出示“我们的毕业季” 照片)(长方形)的长 与宽。大家看一看照 片,我们能获得哪些相 关的数学信息。 师:第一张照片与第二 张照片相比较呢? 3.理解要求,应用。(多 媒体出示例题) (1)按 2:1 画出三个图 形放大后的图形。 师:你怎么理解这个要 求? 教师巡视,与小组学生 交流。 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 示放大后的图形。 引导发现。两个直角三 角形的斜边有什么关 系?比较放大后图形 学生思考、交流。 指名回答。 学生思考、交流。 指名回答。 四人小组讨论,交 流。 小组代表发言(一 数、二算、三画)。 学生画图。 小组代表上台展 示、分享。 学生举手发言。 在观察、操作中对 比。课堂上留给学 生 更 多 的 自 主 空 间,独立思考,通 过“画一画”“看 一 看 ”“ 比 一 比 ”“ 议 一 议 ” 等几个活动,使整 个 教 学 过 程 形 成 一 个 动 态 的 教 学 整体,有利于培养 学生的合作意识、 实践能力、应用能 力,变被动学习为 学 生 自 主 探 究 合 作学习。同时,结 合电脑演示,使学 生学得有趣,学得 轻松,让学生直观 地获取知识,以达 到 提 高 课 堂 教 学 效 率 和 学 生 素 养 的目的。 通 过 放 大 图 形 与 原有图形的对比, 和原来的图形的大小 和形状,你有什么发 现? 让 学 生 发 现 “ 形 状 不 变 、 大 小 改 变”。 4.图形的缩小,应用: (多媒体出示要求)学 生自己画出两个图形 按 1:3 缩小之后的图 形。 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画 出的第一个图形, 5.课内小结,并板书。 把图形的各边按一定 的比放大与缩小。 形状不变,大小改变。 6.抢答:判断各比是放 大还是缩小?再说出 比值,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独立完成, 小组内交流。 指名说出第二、三 个图形。 学生试说自己的 发现并尝试总结。 学 生 总 结 图 形 的 放 大 或 缩 小 的 相 同与不同。 通 过 缩 小 图 形 与 原有图形的对比, 让 学 生 发 现 “ 形 状 不 变 、 大 小 改 变”。 实际观察、对比、 操作、思考中,把 数形结合起来,再 次 让 学 生 感 受 怎 样的比表示放大, 怎 样 的 比 表 示 缩 小。 四、闯关练习。 1.火眼金睛。 下面哪个是图形 A 按 2:1 放大后得到的图形. 2.画一画。 按 4:1 的比画出三角 形放大后的图形。 3.画一画,说一说。 按 1:3 的比画出菱形 和圆缩小后的图形。 4.画一画,说一说,比 一比。 5.填一填。 指名作答。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 分享。 师学生分析,学生完 成,指名分享。 学生独立完成。 师生共同完成,加 以分析。 再 次 把 数 形 结 合 起来,让学生感受 怎 样 的 比 表 示 放 大,怎样的比表示 缩小,并能快速判 断、画出放大或缩 小后的图形。 板书设计: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把图形的各边按一定的比放大与缩小。 形状不变,大小改变。 放大: 2 : 1 新图 原图 缩小: 1 : 2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