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4比例尺北京版 (2)
加入VIP免费下载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4比例尺北京版 (2)

ID:666438

大小:21.5 KB

页数:4页

时间:2021-04-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比例尺》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数学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就遵循学生学习数学 的心理规律”。学生数学概念的获得要在观察、比较、概括、归纳等数学活动中才能形 成。对于“比例尺”这样的数学概念,抓住其外延和内涵设计有效的数学活动是促进 学生发展的主要途径。 【学情与教材分析】 “比例的应用”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比和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之后的一 个教学内容。“比例尺”是运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的一个典型范例之一。本节课,要通 过在生活中的应用,把握比例尺的内涵——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认识两种不同 的比例尺——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比例尺的内涵是教学的一个重点,学生在学 习时,对于比例尺的本质——比例尺是一个比,对于由比例尺的规定形式——前项或 后项为 1,都是教学中需要特别关注的。 【教学内容】北师大六年级下册 P21,练习 1、2、3 题。 【学习目标】 1、通过处理实际生活问题理解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在操作、观察、思考、归纳等学 习活动中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掌握求比例尺的方法,并能用以解决求图上距离和实际 距离的实际问题,了解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的各种用途; 2、通过自学交流,认识线段比例尺,理解线段比例尺的意义,并能将其转化为数值比 例尺; 3、通过小组合作研讨,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4、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 学习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学习难点:掌握求比例尺的方法,并能熟练解答比例尺的有关问题。 【评价任务】 1、通过前测作业,掌握厘米、米、千米的进率关系,通过话教室地面的平面图 知道画平面图时要选择一个尺度将实际距离缩小,尺度选的大小不同,所画的平 面图大小也不同; 2、在分析“淘气与笑笑所画的地图”的过程中,平面图中只有每一厘米都表示 相同的实际长度,这幅图才能真实的的反映实际情况; 3、在带着问题自学“认一认”环节,认识比例尺,知道比例尺的写法、算法, 并能用不同的理解说出比例尺的意义; 4、通过自学理解线段比例尺的意义,并能将其转化成数值比例尺; 5、在练习中,学生能再次利用比例尺的意义画图、解释、计算比例尺。 【教法要素】: 1、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1﹚比的意义 ﹙2﹚化简比(3)厘米、米、千米的进率 2、增加内容: ﹙1﹚插图内容:中国地图、机器零件图等。 ﹙2﹚将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 3、探究的问题: ﹙1﹚为什么要确定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学习比例尺的必要性? (2)什么叫比例尺——比例尺不是普通的尺子? (3)比例尺的意义?怎样求一幅图的比例尺? (4)如何应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5﹚线段比例尺的意义?怎样改写成数值比例尺? 【学习过程】: 一:检查课前学习情况:(学习单) 复习作业: 1km=( )m 1m=( )cm 1km=( )cm 5000cm=( )m 450000cm=( )km 65000cm=( )km 尝试题: 教室地面的长是 8 米,宽是 6 米,先要将教室地面的平面图画出来,你有办 法吗?请你画出来,并写出你的思考过程。 课堂展示同学们的解答过程(昨天大家完成了尝试题,请同组交流想法,展 示汇报) 预设: 生 1:用图上的 1 厘米代替实际的 1 米;长 8 米用图上 8 厘米表示,宽 6 米 用 6 厘米表示;(8 米:8 厘米=6 米:6 厘米) 生 2:用图上的 1 厘米表示实际的 2 米;长 8 米用 4 厘米表示,宽 6 米用 3 厘米表示。 师:画在图纸上的长度叫图上距离,实际测量出的长度叫实际距离。 板书: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师:通过对比,你们有什么发现?或有什么问题?(生说说自己的发现) 师:实际地面的长与宽没变,大小没变,但画在图纸上却可大可小,为什么? (生说出原因) 师:其实,画平面图时,我们每个人心中有一把尺子,这个尺子选择不同, 面对同一个实际画出的图大小也不同,这样的尺子就是比例尺。(板书:比例尺) 二:比例尺的意义 1、出示主题图(学习单中任务一):淘气和笑笑分别根据信息画了图,他们化的 合理吗?先独立思考,再与同伴交流。 学生量一量,算一算,把自己的思考过程与同伴交流。 汇报想法: 生 1:笑笑的合理,因为她用图上 1 厘米表示了实际的 100 米,2 厘米表示 200 米,等。 生 2:淘气的不合理,他用 2 厘米即表示 100 米,也表示 200 米,还表示 300 米, 不能表示实际距离的远近。 (给与肯定、笑笑的合理,画图时他用了一个尺度,就是图上的每一厘米东表示 实际距离 100 米) 2、自学问题串二 师:打开书 21 页带着问题(什么是比例尺——比例尺怎么求?比例尺是比 吗?比例尺 1:10000 表示什么意思?比例尺中比的前项和后向有什么特点?)看 问题串(认一认),读一读。 学生带着问题自学问题串二的内容。 回答上面三个问题。(板书:比,意义,1:N) 师:笑笑画图时用了同一个比例尺 1:10000,相当于将三个实际距离都缩小了多 少倍?这样就能形象的表示实际情况,而淘气画每条线段时选用的比例尺不同, 每条线段缩小的倍数也不同,就与原来的实际情况不像了。选画一幅地图或平面 图时,必须选用固定的比例尺,才能保证图真实的反映实际情况。由此可见比例 尺还是画图时的尺子,这把尺子的大小一旦固定,图的大小就固定了。(板书: 尺子) 3、根据比例尺的意义解决问题 学习单任务二:学校的东偏北方向 45 度,400 米处有一个社区活动中心。先算 一算,再在笑笑的图中画出来。(独立完成) 展示汇报:预设 生 1:1 厘米表示 100 米,400 米是 100 米的 4 倍,所以用 4 厘米表示; 生 2:算式 400m=40000cm 40000÷10000=4(cm)(缩小到原来的 10000 分之 1) ; 生 3: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 生 4;1:10000=X:40000 师:已知比例尺和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已知比例尺和图上距离也可求出实际距 离,已知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也可算出这幅图的比例尺。他们三者融为一体。 想一想 4、阅读课本 21 页问题串四 :学习线段比例尺。 师:请你说说它是什么比例尺(生:线段比例尺) 为了区分像 1:10000 这样的比例尺叫做数值比例尺(板书:分类), 师:请同学说说比例尺的意义(生说)。 师:说说线段比例尺的特点。(生说) 师:你能将这个线段比例尺转化成数值比例尺吗?试试完成学习单任务三。(学 生完成后汇报) 三:巩固训练 1、选择比例尺画图。(独立完成,展示交流) 2、说说比例尺的意义(数值、线段比例尺的意义) 3、比例尺的计算。 四:总结 出示脑筋急转弯,然后看着黑板回顾课堂内容,有关比例尺你学到了哪些知 识还有什么问题。 板书设计: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 比 例 尺 1cm : 1m=1:100 比 尺子 意义 表示形式 分类 8cm : 8m 应用 1:n 或 n:1 线段比例尺 6cm : 6m 计算:比例尺 数值比例尺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4cm : 4m 400m=40000cm 3cm : 3m 40000÷10000=4(cm) 1cm : 100m=1:10000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