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比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京版数学教材六年级下册《数学百花园》
教学目标:
1、经历黄金比的探究过程,渗透猜想、验证、归纳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良好
的数学思维品质。
2、了解黄金比的价值,并能用黄金比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在探索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同时感受数学美,体会
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通过探索与发现认识黄金比,感受黄金比的美学价值和实用价值。
教学难点:通过测量数据、计算比值、学习史料,应用黄金比。
教学准备:课件、直尺、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对比选择,感受美的事物
1、美的形象
课件出示不同形象地照片:
师:你们认为图中的两个造型哪个比例更协调一些?
学生观察,选出自己认为比例协调的。
2 美的图形
课件出示长方形图:
①
② ③
④
⑤
师:这里有 5 个长方形,哪一个看上去最美观?
师统计学生的选择。
二、探索交流,认识黄金比
1、师:我们学习数学,不能只观察不研究,如果用我们学过的“比的知识”来
研究这些这些美的图形,你准备怎样进行研究?
(1)学生提出各种研究方案,教师随机完善。
师:我们认真观察了每一个长方形,并且有了一个自己的判断,那么,长方形美
不美与什么有关呢?我们就带着这个思考进行下面的实验。
(2)师强调:利用手中的测量工具和计算工具边测量边记录。学生根据书第 51
页的表格进行测量和计算。
(3)学生汇报测量和计算结果。(课件展示)
2、初步认识黄金比
(1)师小结:通过测量与计算我们发现“长方形美不美与它的宽和长的相对大
小有关。”
(2)介绍 100 多年前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费希纳做过的长方形选美的实验。
(3)为什么③号长方形最美呢?
师:通过测量和计算这样的活动,我们看到③号长方形的宽是 21mm、长是 34mm,
宽与长的比值约是 0.618。当长方形相邻两条边长度的比接近 0.618:1 时,能给人
更美的视觉感受。所以比值是 0.618 的比被称作“黄金比”。(板书:黄金比
0.618:1)
(4)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黄金比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难懂的概念,要调动学生学习的兴
趣。通过观察、操作、测量、计算、发现等活动,让学生在猜想的基础上通过大
量的操作,获得一手资料,根据翔实的数据发现黄金比,初步认识黄金比。】
3、进一步探索黄金比
(1)美的建筑
课件出示巴黎圣母院、帕特农神庙图片
师:这几幅图你们觉得美吗?和谐吗?学生说出自己的猜测。
(2)引导学生进行验证
要求:分组测量 2 幅图中所标各段的长度,写出同一图中各段长度的比,算一算
哪些比接近黄金比。
①学生小组内分工测量,写出比用计算器计算比值
②组内交流计算结果
③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发现,验证刚才的猜想
(2)师:这样吧,我们在挑选一些大家公认的美的事物来研究一下。
课件出示蝴蝶图片:
师:大胆猜一猜蝴蝶的身长与双翅展开后宽度的比的比值是什么情况?请算出这
只蝴蝶身长与双翅展开后宽度的比值是多少?
请算出这只蝴蝶身长与双翅展开后宽度的比值是多少?
课件出示向日葵图片
师:这两组螺线之比的比值会是多少呢?
课件出示古希腊的著名雕塑爱与美之神“维纳斯”的图片,表现出了最美的人体,
雕塑高 2.04 米。
师:以肚脐为界分为上身和下身,请同学们找一找黄金比可能出现在哪里?用计
算器快算一算。
学生观察数据后计算比值,汇报发现:上身与下身的比值约是 0.619,下身与全
身的比值是 0.618。
师:原来美的密码就是黄金比。
师:我们刚才研究的人物、建筑、几何图形、动物、植物都是符合黄金比 事物,
请大家再仔细想一想、找一找,我们周围有哪些事物也是符合黄金比的呢?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
学生举例,如:数学书的封面、身份证、银行卡、国旗等。
课件演示国旗:教室里悬挂的国旗宽 40cm、长 60cm,宽与长的比接近黄金比,
且旗面上的五星看起来非常地美观和谐,各段长度的比也都大致符合黄金比。教
师抓住时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我们国家国旗的设计凝聚了集体的智慧,因此五
星红旗是中国人心中最美的旗帜!
师:(小结)符合黄金比的事物所展现出来的均衡与和谐,生活中随处可见。
三、运用黄金比,解释生活现象
师:其实,生活中还有更奇妙的黄金比现象——最舒适的温度。
师:你们知道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是多少度吗?其实这个也和黄金比有关。
课件出示:人体感觉舒适温度:人体正常体温约等于 0.618。
师:你能算出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吗?
师:据科学研究,在 23 度左右,人体的新陈代谢处在最佳状态,所以感觉非常
舒适。生活中还有一些这样的现象,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释吗?
课件出示:
四、灵活应用,拓展延伸
师:芭蕾舞演员为了美与优雅可以踮着脚尖跳舞,许老师也想拥有黄金比的身材,
要怎么办呢?
师:穿多高的高跟鞋呢?可以帮老师算一算吗?课件出示
老师的身高为 160 cm,她的原本躯干与身高比为 0.58,要使得这一比值恰好接
近 0.618,从而获得最佳美感,她应该穿多高的高跟鞋?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如何计算,并尝试计算出符合老师黄金比的高跟鞋高度。
我们可以这样计算:
下身完美长为:160×0.618=98.88(厘米)
实际长为:160×0.58=92.8(厘米)
高跟鞋的高度:98.88-92.8=6.08(厘米)
我们还可以这样计算:
160×(0.618-0.58)
=160×0.038=6.08(厘米)
答:她穿大约 6 厘米高的高跟鞋就能获得最佳美感。
五、回顾知识,课堂评价
师:今天我们从数学的角度来探究美,认识了黄金比,知道了 0.618 这个神奇的
数字,它给人们创造了美。
(1)共同回顾一下这节课是怎样进行学习的?
我们经历了:观察——猜测——探究、验证——应用的学习过程。
(2)对于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
【设计意图:寻找身边的黄金比和应用黄金比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黄金比
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并适时地进行德育教育。回顾学习过程让学生积累数学经
验,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板书设计
黄金比
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