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比例的应用
第一课时 比例尺(1)
课本 P53~54 页。
1.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2.会求一幅图的比例尺,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比例尺的意义。
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一、情境导入
出示地图。(挂图)
1.学生观察地图,找到图中标注的比例尺。
2.教师说明比例尺的作用。
师:在绘制地图和其他平面图的时候,需要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缩小(或扩大),再画在图纸上。这时,就
要确定图上距离和相对应的实际距离的比,这个比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比例尺。
(板书课题:比例尺)
二、探究新知
1.什么叫做比例尺?
一幅地图的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板书: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1)出示比例尺为 1∶100000000 的中国地图。
学生找出图中的比例尺,并写下来。
组织学生议一议:比例尺中的 1 表示什么?100000000 表示什么?
比例尺中的 1 表示图上距离,100000000 表示相对应的实际距离。
说明:1∶100000000 是数值比例尺,有时写成 1
100000000
。
(2)出示比例尺为 的中国地图,学生找出图中的比例尺,并抄写下来。
引导学生观察比例尺 。适时讲解:这是线段比例尺,表示地图上 1cm 的距离相当于地面上 50km 的
实际距离。
(3)出示精细的零件图纸。
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比例尺 2∶1。
强调:在生产中,有时由于机器零件比较小,需要把实际距离扩大一定的倍数以后,再画在图纸上。这时比
例尺的前项比后项大。为了计算方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或后项是 1 的比。
2.主题 1:
学生读题,口答。板书: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2.4cm∶120km
=2.4cm∶12000000cm
=1∶5000000
3.主题 2:
(1)组织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解:设从苹果园站至四惠东站的实际长度是 xcm。
7.8
x
= 1
400000
x=7.8×400000
x=3120000
3120000cm=31.2km
三、巩固练习
1.课本 P53“做一做”。
2.课本 P54“做一做”。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作业
课本 P56 第 1、2 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