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电磁铁
一、背景和教学任务简介
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经过六年级一年对科学这门学科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
进行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这节课电与磁的内容比较抽象,但他们对此很感兴趣,加上前一节
课学习了简单的磁现象,对磁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为这节课电磁铁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本节课通过学生观察现象,动手制作,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学生探究影
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推理和归纳能力,从而进一步体会“控制
变量”和“对比实验”的科学研究方法。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观看演示电磁铁吸大头针,知道电磁铁在通电条件下有磁性。
2、通过制作一个电磁铁,分组实验、共享交流的过程中,感受合作学习的成功。
3、通过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因素的活动,初步了解电流、匝数的改变能影响电磁铁磁性强
弱,以及通过观察现象、分析数据、设计实验等过程,提高比较、推理、判断的思维能力,
在实验活动过程中,体验“控制变量”、“对比实验”的科学研究方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的探究过程。
【难点】 运用观察、比较和实验验证的探究方法,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四、教学设计思路
基本思路: 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电磁铁,在体验成功的基础上,
通过观察现象、分析数据、猜测因素、设计实验等活动过程,初步了解电流、
匝数的改变能影响电磁铁的磁性强弱。
突出的重点是: 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方法是:首先在学生认识电磁铁的基础上
动手制作一个电磁铁,然后让学生观察每组制作的电磁铁吸起的大头针个数不
同,从而进行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因素的活动。
突破的难点是: 运用观察、比较和实验验证的探究方法,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方法
是:通过学生的实验探究,用现象观察和数据分析寻找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
因素。
五、教学内容组织
- 2 -
【教学流程】
【活动设计】
活动①:制作简易电磁铁
活动目标:1、掌握简易电磁铁的制作方法。
2、培养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 用漆包线在铁芯上顺着一个方向绕制。
◆ 制作电磁铁时,记住电磁铁的螺线管匝数。
漆包线的两头要留出来一些 。
漆 包 线比 较 硬 , 在制 作 电 磁 铁时 不 要
弄伤手,安全地进行实验。
活动②: 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活动目标: 1、会用控制变量法、对比实验法进行实验方案设计。
2、能从实验数据中分析得出结论。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 探究不同因素对电磁铁磁性的影响
◆ 比较后,得出结论。
◆ 学生交流实验体会。
控制变量和对比实验。
引导学生综合分析,并归纳结论。
六、学习器材和资源准备
【器材】
活动①:漆包线、铁芯。
活动②:干电池、导线、漆包线、铁芯、大头针。
【资源】1、多媒体课件 2、课堂活动记录单。
七、教学过程:
情景
活动
电 磁 铁 的
优越性
影响电磁铁
磁性强弱的
因素
电磁铁的磁性
有强弱
电磁铁
活动①
制作简易电磁
铁
活动②
选择探究因素
设计实验
电 磁 铁 的
应用
- 3 -
教学内容 学生的活动 教师的活动 意图说明
一、认识电磁铁
1、电磁铁的命名
2、电磁铁的概念
观看
回答
尝试给出电磁铁的概念
展示一个装置
演示:漆包线绕在铁棒上的装置不
能把大头针吸起,但接上电源后能
把打头针吸起。
问:这个装置什么时候有磁性?
小结:所以我们把这个装置叫做电
磁铁。
1、拆开装置,展示装置的两个部分:
螺线管和铁芯。
2、利用多媒体课件,组织学习电磁
铁的两个部分。
小结:插入铁芯的螺线管叫做电磁
铁的概念。
提高学生的观察
能力,激发学生的
兴趣。
通过观察知道电
磁铁在通电条件
下有磁性。
运用自己语言归
纳电磁铁的概念,
提高学生的语言
组织能力和分析
概括能力。
二、探究影响电
磁铁磁性强弱的
因素
根据老师提供的材料以
小组为单位制作一个电
磁铁
回答
各组根据需要到材料准
备处选取材料检验自己
制作的电磁铁的磁性,
并且把需要所用的材料
以及吸起大头针的个数
填入表格,
思考回答
教师为学生提供铁芯和漆包线
提醒注意下列问题:
1、漆包线的头留出来一些,同时漆
包线比较硬,在制作电磁铁时不要弄
伤手。
2、制作电磁铁时,记住螺线管的匝
数。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制作。
问:1、想检验制作的电磁铁吗?
2、现在的材料够吗?
教师提供表格
引导分析表格问:
1、哪一组吸起的大头针个数最多?
所用了哪些材料?
2、哪一组吸起的大头针最少?所用
了哪些材料?
3、每组的电磁铁所吸起的大头针个
数一样吗?
培养学生的动手
能力。
激发学生探究的
积极性,为后面的
探究活动奠定基
础。
- 4 -
其中一小组检验,其他
观看
学生猜测
实验探究影响电磁铁磁
性强弱的因素
1、填写课堂活动记录
单,设计实验方案
2、各小组交流发言
3、改进实验方案。
4、进行实验探究。
汇报交流,共享成果。
小结:不同的电磁铁磁性不同。
把吸起大头针最少的一组的电磁铁
展示出来。
问:哪一组愿意重新为这个电磁铁
检验它的磁性?
展示数据,分析引导
小结:同一个电磁铁改变一些因素
也会改变它的磁性。
问:改变哪些因素会改变电磁铁的
磁性呢?
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猜测影响因
素,一一列出学生的猜测因素
对猜测因素进行分析,确定课堂探
究的因素
以小组为单位,从确定的探究因素
中选取一个进行设计实验。
分发课堂活动记录单
教师参与学生的设计实验
引领学生,认真开展合作探究活动。
激励学生参与表达与倾听
小结:
当电流一定时,电磁铁的匝数越多,
磁性越强。
当电磁铁的匝数不变时,通过电磁
铁的电流越强,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提高学生的分析
能力
形成严谨的科学
态度。
学生在动手前已
经有了明确的方
向和目的,也明白
对比实验要控制
好其他的变量。
让学生获得成功
的喜悦。
三、电磁铁的应
用
观看 影片:电磁起重机 让学生把课堂延
伸到课外。
小结 思考 回答 通过学习你知道了电磁铁具有哪些
优越性?
布置作业 电磁铁还被应用在哪里?
八、学习训练
- 5 -
【CW】
课堂活动记录单
“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的实验探究
探究内容 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探究因素 我们选择验证的因素是 。
实验设计
实验过程中,应使
保持不变。
判断电磁铁磁
性强弱的依据: 改变条件后的电磁铁通电后能吸起大头针的数量。
吸起的大头针多,表明磁性 ,
吸起的大头针少,表明磁性 。
设计实验记录表格
吸起大头针的个数
1
2
3
结论
【HW】电磁铁还被应用在哪里?
设计说明:通过学生自己课外查找资料,了解到更多的利用电磁铁原理工作的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