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声 习题
一、选择题
1.关于声音的发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 不振动的物体也能发声
C、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在空气中声音的传播与光的传播一样快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演奏二胡时,弦在振动 B、鸟鸣是靠鸣膜的振动而产生的
C、收音机发声时,喇叭在振动 D、宇航员在月球上声带不能振动,所以不能发声
3.弦乐队在演奏前,演奏员都要调节自己的乐器—拧紧或放松琴弦,这样做主要是
改变乐器发出声音的( )
A.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传播方向
4.下面形容声音的“高”,指音调的是( )
A.引吭高歌 B. 高声喧哗
C. 这首歌声音太高,唱不上去 D. 听不见,声音高些
6,、狗、猫能听到人不能听到的声音,原因是( )
A.狗、猫的耳朵比人更灵敏 B、狗、猫的听觉范围比人的听觉范围小
B.狗、猫的听觉范围与人的听觉范围不同 C‘狗、猫的耳廓能转动
7.比较声音在海水,铁管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海水、铁管、空气 B.铁管、海水、空气
C.空气、铁管、海水 D.铁管、空气、海水
8.雷雨季节,有些小孩害怕雷声,是因为雷声的( )
A.频率很高 B.振幅很大 C.响度很大 D.音调很高
9、生用听诊器诊病是因为( )
A.听诊器能使振动的振幅增加,使响度增大
B.听诊器能改变发声体的频率,使音调变高
C.听诊器能减小声音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
D.听诊器能缩短听者距发声体间的距离,从而使传入人耳的响度变大些
11.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音色会逐渐改变 B.音调会逐渐改变
C.响度会逐渐改变 D.声音的音色、音调和响度都不会改变
二、填空题
1.吹奏笛子时,笛子发出的声音是由 振动引起的;锣发声的时候,用手按
2
住锣面,锣声就消失了,这是因为 。
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在雷
雨天,人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如果看到闪电 3s 后才听到雷声,那么闪
电处距人约 m
3.我国古书《梦溪笔谈》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
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其原因是 能够传声,且比空气传声的速
度 。
4.乐音的三个特征是 、 和 。
5.比较蚊子和牛发出的声音,一般情况下,_______的声音的响度大,______ 的声
音的音调高。
6.人类耳朵的听觉范围是频率为___ ___的声音,但_______波与_______波
是听不到的。
7.在地球上做这样的实验:一人在一根较长的空心钢管的一端敲击一下,
另一人在钢管的另一端耳朵贴近管口会听到两次声音,前一次听到的响声
是经 传来的,若在月球上做同样的实验,另一端的人会听到
次声音。
三、实验
1.如图 3 所示,将一只通电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玻璃罩
内,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将会发现
(2)如果把空气又逐渐地通人玻璃罩内,将会发现
(3)此实验说明了
四、算题
1. 雷雨交加的夜里,林雨同学看到闪电后约 5s 听到雷声,林雨距雷电产生的地方大
约有多远?(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 340m/s)
图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