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式方程的应用(第一课时、不解方程)
教学目标
1、经历将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用分式方程表示的过程,体验分式方程模型的思想,会用分
式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实际问题情境——建立分式方程模型——求解——解释解的合理性”的过程,进一
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3.通过分式方程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应用意识。
4、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合作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能力,
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1.审明题意,寻找等量关系,将实际问题转化成分式方程的数学模型.
2.根据实际意义检验解的合理性。
教学难点:将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用分式方程表示并且求得结果。
教法和学法:启发引导,师生互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提问】1、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是什么?(一化二解三检验)
2、给出一个解分式方程的题,多媒体展示解题步骤,规范学生的解题步骤.
3、回顾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4、行程类、工程类中“量”之间的关系。
意图:建立分式方程应用题和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的联系,学生掌握类比的学习方法,明
白应用题的求索途径。
二、实际应用,建立模型
例 1 农机厂到距 15 千米的某地检修农机。一部分人骑自行车先走,过了 40 分,其余的人乘汽
车出发。结果他们同时到达。若汽车的速度是自行车的 3 倍,求两种车的速度。
题纲: (1)本题中涉及到哪些数学问题中的公式?
(2)根据这一情境,你应该怎样设未知数?
(3)你能找出这一情境的等量关系吗?
1、通过审题,学生明确此题隐含的等量关系:
骑 车 的 时 间—2/3= 乘 车 的 时 间
骑 自 车 的 路 程= 乘 车 的 路 程/
骑 车 速 度 的 3 倍= 乘 车 的 速 度
2、设未知数: 解:设自行车的速度是 x 千米/时
汽车的速度为 3 x 千米/时
15/x-2/3=15/3x
解得:x=15
检验:x=15 是原方程的解。
3x=45
答:自行车速度 15 千米/小时,汽车速度 45 千米/小时。
3、方法总结:方程应用题的解决关键是确定等量关系,两个等量关系中牵扯的未知量可以
作为提问的问题,解决分式方程应用题的步骤:审、找、设、列、解、验、答)
三、拓展知识,灵活应用
例 2、甲、乙两人骑自行车各行 28 公里,甲比乙快 1/4 小时,已知甲与乙速度比为 8:7,求
两人速度。
解:设甲的速度 8x 千米/时,乙的速度是 7x 千米/时。
v s t
甲 8x 28 28/8x
乙 7x 25 28/7x
4
1
8
28
7
28
xx
例 3 一台甲拖拉机 4 天耕完一块耕地的一半,加一台乙型拖拉机合耕,1 天耕完这块地的
另一半。乙型拖拉机单独耕这块地需要几天?
提纲式分析法;分析:一块耕地是工作总量,可设为 .
1、若设乙型拖拉机单独耕块这地需要 x 天完成,那么它 1 天耕地量是这块
地 .
2、一台甲型拖拉机 4 天耕完这块地的一半。那么 1 天耕地量是这块地
的 .
3、两台拖拉机合耕这块地,1 天耕地量是这块地的
4、列方程的依是:甲、乙合作 1 天完成这块地的一半
四、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1、甲加工 180 个零件所用的时间,乙可以加工 240 个零件,已知甲每小时比乙少加工 5 个
零件,求两人每小时各加工的零件个数?
2、某农场开挖一条长 960 米的渠道,开工后工作效率比计划提高了 50%,结果提前 4 天完
成任务。原计划每天挖多少米?(鼓励学生结合前面的方法分析此题,找出等量关系式,设出未
知数,列出方程,不解方
3 一船在静水中每小时航行 20 千米,顺水航行 72 千米的时间恰好等于逆水航行 48 千米的
时间,求每小时的水流速度。
五、学习小结,提高认识
1、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应该注意解题的六个步骤。
2、列方程的关键是要准确设元(可直接设,也可间接设)的前提下找出等量关系。
3、注意不要漏检验和写答案。
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审:分析题意.
2.找:找出数量关系和相等关系.
3.设:选择恰当的未知数,注意单位和语言完整.
4.列:根据数量和相等关系,正确列出方程.
5.解:认真仔细解这个分式方程.
6.验:检验.(是否是分式方程的根, 是否符合题意)
7.答:注意单位和语言完整.(不要忘记写答案)
六、板书、
课题: 分式方程应用
分式方程应用题步骤
1、审 2、设 3、列
3、解 5、验 6 答
小结:收获
困惑
解决方法多练
七:布置作业
练习题、2
3
课件展示题
八、教学反思
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差,梳理不清晰题目中的量与量之间埋藏的关系、农村学生学习环
境恶劣,家长没有时间辅导,有的是留守儿童,看管都是问题,因此,教师要多下功夫,
时间多投入,和学生一起学习,对于自信心不强的学生,多鼓励,增加一些简易的题目,
耐心辅导、讲解,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进而掌握列方程求解的方法、模式,解决学生
对应用题的畏难心绪,慢慢的掌握解分式方程的应用题。
在今后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自立的精深,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及时反应自己出现
的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