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承接了等式的性质,学生不仅经历了等式的等价变形,也经历了从
“数”的大小关系到“式”的大小关系的转折,不等式的性质是解不等式的重
要依据,因此它是不等式解法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本章的基础,地位相当重要。
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除了“相等”之外,还会有“不等”的情况。因此我们
有必要探究不等式及其基本性质,这就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感受生活中存在的不等关系,了解不等式的意义;掌握不
等式的基本性质。
2、过程与方法:经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的探索过程,初步体会不等式与等
式的异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由具体实例建立不等式模型的过程,培养学生
的归纳和类比思想。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探索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并能灵活地掌握和应用。
难点:正确地运用不等式基本性质 3。
四、教学过程
一.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1.什么是不等式?
2.说出等式的基本性质:
①a=b↔a±c=b±c
②a=b↔ac=bc 或 a/c=b/c(c≠0)
③a=b↔b=a(对称性)
④a=b,b=c↔a=b=c(传递性)
二.讲授新课
活动探究 1
1、在托盘天平两端放置质量为 a,b 的物体,a>b,然后在天平两端放置质
量为 c 的物体,学生观察天平的倾斜方向,猜想所反映的数量关系。
2、举例验证自己的猜想。
3、让学生从中发现规律,并归纳出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不等式两边都加
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即如果 a>b,那么 a±
c>b±c。
活动探究 2
1、 在托盘天平两端放置质量为 a,b 的物体,a>b,然后在天平两端分别
放置质量为 3 块质量为 a 和 3 块质量为 b 的物体,学生观察天平的倾斜方向,
猜想所反映的数量关系。
2、举例验证自己的猜想。
3、学生总结归纳出不等式性质 2: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
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即如果 a﹥b,c﹥0,那么 ac﹥bc;a/c﹥b/c 。
4、猜想当 cn,判断下列不等式是否正确:
(1)m-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