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学科:七年级数学
课题:因式分解——分组分解法
课堂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分组分解法的概念和意义; 掌握分组分解法中使用“二二”、“一三”
分组的不同题型的解题方法;
过程与方法:
学生自行探求解题途径,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能力和创新能力,发展学
生智能,深化学生逆向思 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情感与态度:
渗透化归数学思想和局部、整体的思想方法。
二、教学重点:掌握分组分解法的分组原则。
三、教学难点:合理选择分组方法。
四、教学过程:
课前回顾:
1、我们已学过的因式分解的方法有哪些?
提公因式法、公式法、十字相乘法
2、把下列各式因式分解
322 21 yxyyx
222 cba
bnbmanam 3
思考: bnbmanam 四项又如何分解?
设计目的:复习因式分解的方法,并运用学过的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和十字相乘
法进行因式分解,为本节学习分组分解法做好准备.
课内探究:
探究一:“二、二型” bcacaba 2 :
bacbaa
caba
活学活用:
22 bambma mbmaba 22
总结:利用分组来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分组分解法。如果把一个多项式的各项
分组并提出公因式后,它们的另一个因式正好相同,那么这个多项式就可以用
先分组再提公因式的方法来分解因式,此种情况的分组一般是“二、二”分组。
探究二:“一、三型” 2 2 22a ab b c
222 2 cbaba
22 cba
cbacba
活学活用:
222 2 babam 222 2 mbaba
总结:有三个平方项且符号不全相同,试着把其中同号的两项与第四项括在一起,
看能否应用 a2±2ab+b2=(a±b)2 公式,若能,再与剩下的平方项构成平方差公
式,此种情况的分组一般是“一、三”分组。
方法总结:1、对于含四项式的多项式,可以根据所给的多项式的特点,常采取
“二、二”分组或“一、三”分组的方法进行因式分解。2、“二、二”分组后通常
采用提公因式法或公式法找出两组的公因式,再提取公因式即可分解。3、“一、三”
分组条件是:有三个平方项且符号不全相同,试着把其中同号的两项与第四项括在
一起,看能不能应用 a2±2ab+b2=(a±b)2 公式,若能,下一步再应用平方差公式即
可分解。4、注意有些题型若有公因式,需先提取公因式再用分组分解法进行因式分
解。
当堂练习:
2 2(1) 3 3s t s t
2 2(2) 3 9p q q p
的值。求)已知( bababa ,,010263 22
课堂小结:1、分组分解法的定义:
多项式的某些项通过适当的结合成为一组,利用分组来分解一个多项式的
因式,这种方法叫分组分解法
2、分组分解法的分类:
“二二型”
“一三型”
作业布置:导学测评 3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