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5.1(1)平面直角坐标系
教学目标
1. 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有序实数对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 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概念,知道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实数对是一一
对应的,并会正确地画出直角坐标系.
3. 会根据点的位置写出点的坐标,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能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由点求出坐标.
难点: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与有序实数对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PPT、投影仪等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回顾:我们首先来回顾一下数轴的相关知识.
1. 数轴是由哪些要素构成?
2. 数轴上的点和全体实数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实质上,我们是借助数轴使直线上的点与全体实数建立了一一对应的关系,
那么如果把直线拓展成平面,平面上的点与实数之间是否也有一定的关系呢?我
们又该怎样确定点在平面内的位置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课题:平面直角
坐标系(板书课题).
【设计说明】通过复习“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之间具有一 一对应的关系”,自然过
渡,引发对“平面上的点与实数之间是否也存在一定关系“的思考,揭示课题.
二、探讨交流,理解新知
1.通过具体情境,理解有序实数对的意义
①电影院座位的确定
②班级座位的确定
通过这些例子我们可以感受到平面上的位置我们需要用数对来表示,而一个
平面上有无数个点,我们该怎样去准确的描述他们的位置呢?为解决这个问题,
作业分层,
巩固新知
复习旧知,
导入新课
探讨交流,
理解新知
课堂实践,
落实新知
归纳小结,
强化新知
2
法国著名数学家笛卡儿发明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用来表示点在平面中位置.有关
笛卡儿的故事同学们可以在网上查阅,了解数学模型建立的背景.
【设计说明】通过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到平面上的位置需要用有序数对来表
示,而一个平面上有无数个点,引发对该怎样去准确地描述点的位置的思考.
2.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
①师生一起画直角坐标系.
②学习有关直角坐标系的概念.
③小练习:判断四副图中哪个是平面直角坐标系?
3.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与有序实数对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①已知坐标平面内的点,如何用数对来表示.
②已知有序数对,如何来确定坐标系中的点.
③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实数对是一一对应的.
4.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的坐标的概念
①点的坐标的概念.
②点的坐标的表示方法,强调数对的有序性.
三、课堂实践,落实新知
1.例题示范
例题 1:写出图中直角坐标平面内各点的坐标.
例题 2:写出图中直角坐标平面内各点的坐标.
3
归纳坐标轴上的点坐标的特征 :
(1)x 轴上的点纵坐标为 0,即(x,0);
(2)y 轴上的点横坐标为 0, 即(0,y);
(3)坐标原点的坐标为(0,0).
【设计说明】例题 1、例题 2 具体说明如何用坐标表示点,让学生在具体操作中
体会确定一个点的坐标的方法.例 1 中所选的四个点分别在不同象限,让学生感
知各象限中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例 2 中所选的点分别在横轴和纵轴上,渗透坐
标轴上的点的坐标的特征.
2.自我检测(见工作单)
3.思维提高
如图所示:
(1)写出图中点 A、B、C、D、O、K 的坐标;
(2)线段 OA、OD、CK、BK 的长度是多少?
(3)请问△ABO 与△DCO 全等吗?并请说明理由.
四、归纳小结,强化新知
同学们完成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探索和学习,大家一定有很多收获。请谈
谈自己有哪些收获?
1.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2.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概念;
3.根据点的位置写出点坐标,知道它们一一对应的关系;
4.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坐标轴上的点的坐标的特征;
5.数形结合以及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设计说明】学生自主小结,教师加以补充.不仅归纳了本节课的知识点,还注
重了数学思想方法在课堂中的渗透.
4
五、作业分层,巩固新知
必做题:校本 15.1(1)
选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