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上海)数学七年级第二学期-14.4全等三角形(复习课)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沪教版(上海)数学七年级第二学期-14.4全等三角形(复习课)教案

ID:664437

大小:86 KB

页数:6页

时间:2021-04-12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一、教案 课题:全等三角形(复习课) 执教教师: [教学目标] 1、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并能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和证明。 2、通过图形的变化,提高识图能力。 3、通过变式练习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题能力。训练学生解题的严谨性。 [教学重 点] 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正确的解题 [教学难点] 灵活应用所学的知识正确解题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情境 引入 激发 兴趣 课 1.情景导入: 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成三片,现在他要到玻 璃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形状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办法 是带哪一块去配? 学生小组 讨论,组内 学生交流。 利用贴近学生 生活实际的情 景引入课题, 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 ① ② ③ 2.复习交流,巩固定义 知识点梳理: (1)能够 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2).已知 △ABC 与△DEF 全等,△ABC 周长为 18cm, AB=5cm,BC=7cm,∠A=100°,∠B=50° 那么 DE=_____cm,DF=_____cm,∠F=_____°. (二) 探索 新知 例题 讲解 3.基本判定方法识别 1.已知如图∠B=∠DEF ,BC=EF. (1)若要添加 AB=DE ,则ΔABC 与ΔDEF 全等的依据是 ____ (2)若要添加 ∠ACB= ∠DFE ,则ΔABC 与ΔDEF 全等 的依据是___ (3)若要添加 ∠A= ∠D ,则ΔABC 与ΔDEF 全等的依 据是___ (4)若要添加 AC= DF ,则ΔABC 与ΔDEF 全等的依据 是___ 四、挖掘“隐含条件”判全等. 例 1 学生自己 在独立思 考的前提 下,小组合 作交流 培养学生分析 问题、解决问 题的能力,同 时又创造更多 的机会让学生 真正做数学, 使学生的才能 得以展示。 已知∠EBC=∠DCB,∠ECB=∠DBC. (1)请说明 EB 与 DC 相等的理由. (2)图中还有全等三角形吗?试说明。 六、熟练转化“间接条件”判全等 例 2 如图,AB=AC,BD=CE.△AEB与△ADC全等吗?并说明理由. 例 3 如图,在△ABC中已知FD=ED,BF=CD,∠FDE=∠B.那么∠B 与∠C 相等吗?为什么? 小组讨论, 代表回答 注意学生的书 写格式,提高 学生的识图能 力。 动手练习,学 以致用 认识到证明全 等不是目的, 而是应用全等 证 明 线 段 相 等,证明角相 等 (三) 学以 致用 拓展 提高 提高题 如图,△ABC 中,D 为 AC 的中点,BD⊥AC,垂足为 D, AE//BC,ED 的延长线交 BC 于 F,说明 AB=AE+BF 的理由. 动手练习, 学以致用。 拓展题目开拓 学生的思维 (四) 课堂 小结 布置 作业 小结:通过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 作业:1.完成导学单上的题目 2.试卷 自主小结, 记录作业. 培养学生 的归纳概括能 力.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