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全等三角形综合应用》教学设计
课题 全等三角形综合应用(1)
学科 数学 教学对象 设计者
课时 1 课时 教材
一、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掌握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和性质;会应用全等三
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解决有关问题.
2.在题组训练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总结出全等三角形解题的模型,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
能力,使学生体会数形结合思想、转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3.培养学生把已有的知识建立在联系的思维习惯,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在活
动中学会思考、讨论、交流与合作。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全等三角形性质与判定的应用.
难点:能理解运用三角形全等解题的基本过程,并能形成解题模型.
三、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问题与情境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活动
创设情境
引出课题
如图,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成了
三块,现在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的
玻 璃 , 那 么 最 省 事 的 办 法 是 拿
( )去配.
师:上述问题实质是判断三角形全等需要什
么条件的问题.
今天我们这节课来复习全等三角形.(引出
课题)
【教师活动】
1.创设情境,
引出课题.
2.板书课题.
【学生活动】
独立思考,并
交流意见.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情境中明
白这节课学习的重
点.
一、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思路:
1、具备两个角对应相等,第三个条件应找?
任意一条边
【教师活动】
教 师 引 导 学
生回顾知识.
1 2 3
2
活动
反思回顾
检索要点
2、具备两边对应相等,第三个条件应找?
两边的夹角或边
3、具备一边一角对应相等,第三个条件应
找?
角或边
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常用的隐含条件?
公共边,公共角,对顶角相等
理清“证明两
个三角形全等
的思路”
【学生活动】
回顾知识,理
清思路.
【设计意图】
让学生学会梳理
全等三角形的判
定方法。
活动
基础训练
挖掘条件
二、挖掘“隐含条件”判全等
练一练
1.如图 AB=CD,AC=BD,则与∠ACB 相等的角
是 为什么
2.如图点 D 在 AB 上,点 E 在 AC 上,CD 与
BE 相交于点 O,且 AD=AE,AB=AC.若∠B=20
°, CD=5cm, 则∠C=____ BE=______.
3.如图若 OB=OD,∠A=∠C,若 AB=3cm,
则 CD= .
三、熟练转化“间接条件”判全等
1.如图:AE=CF,∠AFD=∠CEB,DF=BE,
△AFD 与△CEB 全等吗?为什么?
2.∠CAE=∠BAD,∠B=∠D,AC=AE,
△ABC 与△ADE 全等吗?为什么?
【教师活动】
1.分析解题的
思路及挖掘隐
含条件来判全
等。
2.让学生熟练
转化“间接条
件”判全等且
自主归纳总结
证明两个三角
形全等的基本
思路.
【学生活动】
提前完成练习,
课堂交流。
【设计意图】
通过两组基础训练
题进一步巩固全等
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的运用,同时进行
查缺,发现学生障
碍之处.
3
活动④
变式开放
灵活运用
四、体验感受开放题
1. 1.如图,已知 ∠E=∠F,∠B=∠C,AE=AF,
寻找图中有几对三角形全等?
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同伴交流你的说理过程)
2.如图△ABE≌△ACD,由此你能得到什么
结论?(越多越好)
变式训练
例题 如图在△ABC 中,AE⊥BC 于 E,
AE=BE,BF⊥AC 交 AE 于 D.求证:DE=CE
变式一
如图在△ABC 中,AE⊥BC 于 E,AE=BE,D 是
AE 上一点,DE=CE;试判断 BD 与 AC 有何数
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教师活动】
1.提出要求:说
说你是怎么分
析的.
2.在学生分析
的基础上,给出
点评.
【学生活动】
学生独立解决
问题,同学之间
互相评价、补充
【教师活动】
教师引导学生
分析问题中的
已知条件,提示
学生关键是如
何用条件;在变
式中提示学生
既然条件不变,
改变图形思维
方法也不会改
变.
【学生活动】
独立解决问题,
小组交流意见,
课上选代表进
行展示.
【设计意图】
完全放手,训练学
生的发散思维,获
取 整 理 信 息 的 能
力.
【设计意图】
选用了一道典型例
题,引导学生合作
探讨共同完成。
变式一是将条件和
结论交换,变成原
命题的逆命题。目
的是培养学生的逆
向思维。同时让学
生明白有许多命题
他的逆命题也是真
命题,并鼓励学生
再证明几何题时试
着证明一下他的逆
命题是否成立。
4
变式二
在变式一中,若连接 CD,将△CDE 绕点 E
顺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后,那么 BD 与 AC 的关
系是否发生变化呢?
变式三
若将变式二中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BE 和
△CDE 都变成等边三角形,其它条件不变,
则 BD 与 AC 的关系又如何呢?BD 与 AC 的夹
角是多少度呢?
1.你能看出哪一对全等?为什么?
2. 条件中能提供什么?
3.由全等你可以知道剩余哪些边等呢?
4.当图形变化后,你又能看出哪一对全等?
5.请学生板书过程
【教师活动】
变式二和变式
三引入了旋转
让图形动起来。
引导学生找出
哪些量是变化
的,哪些量是不
变的。
【学生活动】
通过动态演示
认真分析已知
条件,数形结
合,同桌讨论,
独立书写证明
过程。
【设计意图】
变式二和变式三引
入了旋转让图形动
起来。引导学生找
出 哪 些 量 是 变 化
的,哪些量是不变
的。让学生感受变
化中的不变。渗透
辩证思想。目的是
培养学生思维的灵
活性。思维的深度
和广度。
培 养 学 生 分 析 问
题、解决问题的能
力,加强变试题的
训练,达到巩固的
目的,为本节课的
学习达到巩固提升
的目的.
活动⑤ 小结:今天我学到了…… 【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总结
【设计意图】
目的是梳理本节课
的 知 识 方 法 及 经
验。对本节课做一
个总结性的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