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等腰三角形的复习
教学目标
1.尝试对等腰三角形概念、性质、判定知识点的梳理,提高归纳整理的能力,
初步体会研究几何图形的基本思路.
2.感受重要基本图形、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应用,初步感受分类讨论、转化
等数学思想.
3.通过数字教材云笔记分享、小组探究等活动体会与他人分享的喜悦,激发学
习热情.
教学重难点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灵活运用.
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活动过程 数字教材应用
2
环节一
知识梳理,
作业反馈.
一.等腰三角形的知识梳理
通过评价学生的知识梳理框图,师生共同整理出等腰
三角形概念、性质、判定这些基础知识.
适时小结:以后研究几何图形的基本思路:
概念 性质 判定
二.基础过关
1.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 7cm、10cm,那么
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_______.
2.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 3cm、7cm,那么这
个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_______.
3.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 80°,那么另外两个
角的度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 100°,那么另外两个
角的度数是_________________.
学生拍照研究几何图形的基本思路,插入资源,保存
笔记.
5.如图,在△ABC 中,AB=AC,AD 是中线,CE∥AD
交 BA 的延长线于点 E,请判断△ACE 的形状,并说明
理由.
3.学生拍照插入资源,保存
成笔记,便于以后查阅.
3
环节二
错题分析,
发现基本图
形.
环节三
延伸例题,
巩固提高.
环节四
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分析思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生独立完成说理过程,组内互批,小组长 1 分钟答疑.
三.错题再现
1.学生先分析错因,然后独立写完整的说理过程.
2.从图中总结基本图形.
四、延伸例题
例.如图,如果△ABC 的内角∠ABC、∠ACB 的平分线
交于点 E,过点 E 作 DF∥BC 分别交 AB、AC 于点 D
和点 F,那么线段 BD、CF、DF 之间存在怎样的数量
关系?
4.利用数字教材课后习题
的统计功能,对学生掌握情
况有精准的把握.
4
1.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快速找到基本图形,
2.学生讲解思路,分享经验方法,如何快速准确地找
到基本图形?
变式.如图,△ABC 的内角∠ABC 的平分线 BP 与外角
∠ACM 的平分线交于点 E,过点 E 作 DF∥BC 分别交
AB、AC 于点 D 和点 F.
(1)请根据题意完成作图;
(2)线段 BD、CF、DF 之间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
学生先独立作图、思考,教师巡视,对作图有困难的
学生进行指导.
小组交流要求:
问 1:图形变化后,基本图形是否发生改变?
问 2:能否找到图中的基本图形?
小组交流,代表分享成果,学生独立完成说理过程.
回归课本,体会角的平分线、平行线、等腰三角形三
个条件中知其二得其一的关系.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我知道了……(知识),我领悟了……(思想)
我掌握了……(方法),我积累了……(经验)
5.融合其它信息技术,使用
同屏拍照功能,及时有效反
馈.
6.回归课本.
课后:
1.梳理等边三角形的知识框图.
2.完成:已知等腰三角形、平行线,得角的平分线的说
7.利用云笔记功能将做好
的作业插入图片上传给老
5
完成作业. 理,上传云笔记并分享给老师. 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