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上海)数学七年级第二学期-14章小结三角形复习课(1)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沪教版(上海)数学七年级第二学期-14章小结三角形复习课(1)教案

ID:664424

大小:382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04-12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十四章三角形复习课(1)教案 课题:第十四章三角形复习课(1) 执教者: 时间: 教学目标: 1、理解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和性质. 2、掌握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3、通过构造全等或等腰三角形的过程,掌握三角形基本辅助线作法,体验构造法解题的乐趣. 4、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丰富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体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等相关概念及性质 教学难点:利用截长补短等辅助线构造全等或等腰三角形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 活动 设计 意图 知识 梳理 例题 分析 同学们,通过前面两周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相关知识,这节 课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这一章我们所学过的主要知识点: 在回顾了以上知识点之后,我们来尝试解决一些几何问题,在加深巩固一 下以上知识. 问题 1 如图,将纸片△ABC 沿着 DE 折叠压平,∠A、∠1、∠2 满足怎样 的数量关系? (把图形还原,没翻折之前的 A 的位置画出来,标注相关角度,利用平角 的意义、三角形内角和等知识解决本题) 共 同 完 成 思 维 导图,梳 理 本 章 基 本 知 识 尝 试 解 决问题, 积 极 举 手作答 利 用 思 维 导 图 的 形 式 呈 现 本 章 知 识 点,借此 来 回 顾 本 章 所 学 利 用 本 题 回 顾 三 角 形 内角和、 翻 折 等 知识点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 活动 设计 意图 例题 分析 例题 分析 问题 2 如图 1,点 D、E 分别在线段 AB、AC 上,BE、CD 相交于点 O, AE=AD,要是△ABE≌△ACD,可以添加的一个条件是_______. (再次总结全等的几种判定方法,以及使用方法) 问题 3 指出下列各题已有的解答的错误之处并改正. (1)如图 2,已知 B、D、E、C 四点共线,且△ABD≌△ACE,求证:△ ABE≌△ACD. 证明: ∵△ABD≌△ACE(已知) ∴△ABD+△ADE≌△ACE+△ADE(等 式性质) ∴△ABE≌△ACD (2)如图,已知 AO 平分∠BAC,且∠1=∠2,求证:△ABC 是等腰三角 形. 证明:∵∠1=∠2(已知) ∴OB=OC (等角对等边) ∵AO 平分∠BAC(已知) ∴∠BAO=∠CAO(角平分线的意义) 在△AOB 和△AOC 中 OB OC BAO CAO OA OA         (已证) (已证) (公共边) ∴△AOB≌△AOC(S.A.S) ∴AB=AC(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即△ABC 是等腰三角形 为什么不能用边边角来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你能画出反例吗? 尝 试 多 种 不 同 的答案, 充 分 利 用 全 等 三 角 形 的 判 定 方法 找 出 问 题所在, 并 尝 试 完 成 正 确 的 证 明,并交 流 画 出 边 边 角 的 反例,并 交流 一 道 开 放题,利 用本题, 回 顾 全 等 三 角 形 的 判 定方法 加 强 对 全 等 三 角 形 概 念 的 理 解,全等 并 非 仅 仅 是 图 形 数 量 上 的 关 系,不能 简 单 累 加 对 边 边 角 全 等 的 错 误 使用 进 一 步 说明,边 边 角 为 什 么 不 能 在 全 等 证 明 中使用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 活动 设计 意图 例题 分析 变式 训练 问题 4 判断:两边和第三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问题 5 如图,已知△ABC 中,AD 平分∠BAC,∠B=2∠C,求证: AB+BD=AC. (截长,在 AC 上截取 AE=AB,连接 DE) 变式 1 如图,已知△ABC 中,∠A=60°,BD、CE 分别平分∠ABC、∠ ACB,且交点为 O,求证:OE=OD. 变式 2 如图,已知△ABC 中,D、E 分别是 AC、AB 边上的点,BD、CE 交于点 O,且∠DBC =∠ECB= 1 2 ∠A,求证:BE= CD. 判 断 是 否正确, 不 正 确 的 话 要 画 出 反 例 尝 试 添 辅助线, 构 造 全 等 三 角 形 解 决 本题 根 据 问 题 5,尝 试 自 己 添 辅 助 线 解 决 本题 一 个 学 生 可 能 会 出 错 的问题, 也 是 今 后 梯 形 学 习 中 一 类 需 要 分 类 讨 论 的 题型 三 角 形 常 见 辅 助 线 截 长 补 短 法 的 运 用 截 长 补 短 的 关 键 是 可 以 构 造 全等,把 角 或 者 边转移, 进 而 解 决问题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 活动 设计 意图 课堂 小结 拓展 练习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能否以知识点或题型给上面例题分分类?通过以上 问题的解决,你有没有发现解题规律或数学思想方法?有什么补充? 小组讨论,写下你们的观点,再与同学们交流. 1 在等边三角形 ABC 中,有内点 D,使 DA = DB,又 BP = AB,∠DBP= ∠DBC,求∠P 的度数. 2 在等腰直角△ABC 中,M、N 为斜边 AB 上的两个点,且不与 A、B 重 合,∠MCN = 45°,当 M、N 沿 AB 移动时,线段 AM、BN、MN 的长度 都发生相应的变化,试判断:这三条线段能否组成直角三角形?并证明你 的结论. 小 组 讨 论,同时 记 录 好 讨 论 要 点,在班 级 内 交 流 充 分 利 用全等、 等边、等 腰 三 角 形 相 关 知 识 解 决 两 道 拓 展 问 题 鼓 励 学 生 自 己 总 结 所 学知识 等 边 三 角 形 性 质 的 应 用,但是 图 形 有 定 的 难 度,所以 留 着 能 力 拓 展 中进行 构 造 全 等 的 另 一 种 辅 助线,旋 转 作业布置: 1、订正一课一练 14.7 2、完成一课一练 14 章测试题 板书设计: 知识梳理 例 1 例 2 例 3 ...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