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上海)数学七年级第二学期-14.3全等三角形的概念与性质(1)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沪教版(上海)数学七年级第二学期-14.3全等三角形的概念与性质(1)教案

ID:664411

大小:156.5 KB

页数:6页

时间:2021-04-12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14.3 全等三角形的概念与性质(1) 教学目标: 1.通过图形的运动、叠合,经历全等形概念的形成过程,理解全等形及全等三角形的 概念及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的含义. 2.会用符号表示两个全等三角形,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全等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及性质. 难点:全等三角形的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的准确找出.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新课引入 问:图形有哪些基本运动?图形运动后什么 改变,什么没有变? 思考:在下面的平面图形中,形状和大小完 全相同的图形有哪几对? 二、新知探究 1.学习全等形及全等三角形的概念: 想一想:下列三对图形,每对图形中的一个 图形经过某种基本运动后是否都能与另一 个图形重合? 图(1) 图(2) 图(3) 得到全等形及全等三角形的概念: 能够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 能够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就说它们是全等..三. 角形... 图(1)、(2)、(3)就是全等三角形. 2.学习全等三角形的相关概念: 自主探索:三角形有六个元素,既然两个全 答:图形的基本运动有平移、旋 转、翻折.图形经过运动后,位 置发生了改变,但形状、大小没 有改变. 答:①和⑥、③和⑦、④和⑨都 可以通过图形的运动重合在一 起,因而它们的形状和大小完全 相同. 答:图 1 可以通过平移重合; 图 2 可以通过旋转重合; 图 3 可以通过翻折重合; 通 过 回 顾 图 形 的 三 种 基 本 运 动 及 性 质 , 直 观 感 知,体会根据 图 形 的 叠 合 来 判 断 两 个 图 形 的 形 状 大 小 是 否 相 同,借助方格 背景,有利于 学 生 观 察 和 想象. 通 过 “ 想 一 想”,直观想 象 每 组 图 形 中 的 一 个 图 形 经 过 怎 样 的 运 动 才 能 与 另 一 个 图 形重,体会全 等 形 和 全 等 三 角 形 的 概 念,感知对应 点、对应边、 对 应 角 的 含 义. 由 学 生 已 有 的 图 形 运 动 2 等三角形能重合,是否可以归纳全等三角形 的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的概念. 预设概念的填空: 两个全等三角形,经过运动后一定 , 互相 的 叫做对应顶点....; 叫做对应边...; 叫做对应角.... 3.学习全等三角形的符号表示: 师:图 1 中△ABC 和△DEF 是全等三角形, 记作△ABC≌△DEF,符号“≌”表示全等, 读作“全等于”. 其中点 A 和 D、B 和 E、C 和 F 分别是对应.. 顶点..;AB 与 DE、AC 与 DF、BC 与 EF 分 别是对应边...;∠A 与∠D、∠B 与∠E、∠C 与∠F 分别是对应角.... 注:在用符号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 把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练习一: 问:请用数学符号表示图 2 中两个全等三角 形,并指出其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 4.学习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师:根据图(2)中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 对应角的数量关系,归纳全等三角形的性 质. 图形语言: 符号语言: ∵△ABC≌△DEF, ∴AB=DE、AC=DF、BC=EF ∠A=∠D、∠B=∠E、∠C=∠F. 答:两个全等三角形,经过运动 后一定重合,互相重合的顶点叫 做对应顶点....;互相重合的边叫做 对应边...;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对应.. 角.. 答:△ABC≌△AED, 对应顶点:点 A 与点 A、点 B 与 点 E、点 C 与点 D; 对应边:AB 与 AE、AC 与 AD、 BC 与 ED; 对应角:∠BAC 与∠EAD、∠B 与∠E、∠C 与∠D. 答: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对应角相等. 文字语言: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中对应线段、 对 应 角 的 概 念及性质,自 主 探 索 得 到 全 等 三 角 形 的对应顶点、 对 应 边 及 对 应 角 的 概 念 及性质. 让 学 生 体 会 到,正确使用 符 号 表 示 两 个 三 角 形 全 等是基础,抓 住 对 应 顶 点 是 符 号 语 言 表 示 全 等 三 角形的关键. 对 于 全 等 三 角 形 的 性 质 的 文 字 语 言 与 符 号 语 言 的 互 化 是 几 何 说 理 的 基 础. 3 练习二: 填空:如图 3, ∵△ABC≌△AED(已知), ∴AC= ,DE= ,( ); ∠BAC= ,∠B= ,( ). 5.例题分析 例 1 如图,已知△ABC≌△DEF,顶点 A、 B、C 分别与顶点 D、E、F 对应,∠A = 60°, ∠B = 70°,AB = 2cm,求 DE、∠D 和∠F 的值. 问 1:由已知条件“△ABC≌△DEF,顶点 A、B、C 分别与顶点 D、E、F 对应”可以 得到哪些结论? 问 2:由已知条件“∠A = 60°,∠B = 70°, AB = 2 cm”可以得到哪些结论? 问 3:如何求∠F? 解:∵△ABC≌△DEF(已知), ∴∠A =∠D,∠B =∠E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AB = DE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A = 60°,∠B = 70°,AB= 2 cm (已知), ∴∠D = 60°,∠E = 70°,DE = 2 cm (等量代换). ∵∠D +∠E +∠F = 180° (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 180°), ∴∠F = 50°(等式性质). ∴DE = 2 cm,∠D = 60°,∠F = 50°. 答:AC=AD,ED=BC,(全等三 角形的对应边相等);∠BAC=∠ 1,∠B=∠E,(全等三角形的对应 角相等). (注:把∠EAD 记作∠1) 答 1:得到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 等、对应角相等,即 AB=DE,B C=E F, AC=D F,∠A =∠D, ∠B =∠E,∠C=∠F. 答2:∠A 的对应角∠D =60°, ∠B 的对应角∠E=70°,AB 的对 应边 DE=2 cm. 答 3:在△DEF 中,已求出∠D =60°、∠E=70°,用三角形内角 和是 180°,可以求出∠F = 50°. 本 例 是 利 用 全 等 三 角 形 的 性 质 和 三 角 形 内 角 和 性 质 进 行 计 算 与 说 理 相 结合,初步学 习 含 推 理 论 证 的 几 何 计 算.教师要帮 助 学 生 找 到 对应边、对应 角. B C A EF D 4 问 4:还有其他的解法吗? 三、补充练习: 图中给出的每对三角形都是全等三角形.用 符号表示各对全等三角形,并指出其对应边 和对应角. 四、课堂小结 1.全等形、全等三角形的概念. 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 (教师补充:在寻找全等量时,注意一般最 长边对最长边,最短边对最短边,最大角对 最大角,最小角对最小角.) 3.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五、课堂练习 1.图(1)、(2)、(3)中给出的每对三角形都是 全等三角形,用符号表示各对全等三角形, 并举出其对应边和对应角. 学生口述其他解法. 1.能够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 形.能够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就 说它们是全等三角形. 2.两个全等三角形,经过运动后 一定重合,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做 对应顶点;互相重合的边叫做对 应边;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3.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 应角相等. (1) △ABC≌△FDE 对应边:AB 和 FD BC 和 DE AC 和 FE 对应角:∠A 和∠F ∠B 和∠D ∠C 和∠E 补 充 练 习 帮 助 学 生 巩 固 全 等 三 角 形 的 概 念 与 表 示,运用全等 三 角 形 的 性 质 解 决 简 单 问题.准确找 出 全 等 三 角 形的对应边、 对应角,是以 后 学 好 几 何 的关键. 梳 理 本 节 课 所学新知,为 后 续 学 习 三 角 形 全 等 的 判 定 打 好 基 础. B C A F D E B C EF A D F B DE A C E B F BA D C 5 D B A E F C O M NG H S R Q P T 2.在下列方格图中画两个全等三角形,并 用符号表示出来. 3.如图,已知△ABC≌△DEF,求出图中的 x、y、z. (1) (2) △OGH≌△ONM 对应边:GH 和 NM OG 和 ON OH 和 OM 对应角: ∠G 和∠N ∠HOG 和∠MON ∠H 和∠M (3) △RPQ≌△RST 对应边:RP 和 RS PQ 和 ST RQ 和 RT 对应角: ∠P 和∠S ∠Q 和∠T ∠P RQ 和∠SRT D E A CB F △ABC≌△DEF (1) 解:∵△ABC≌△DEF(已知), ∴AC= DF,BC=EF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C=∠F,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AC=2.1,BC=2,∠C=109°(已 知), ∴DF=2.1,EF=2,∠F=109° (等量代换). 即 x=2.1,、y=2、z=109°.. 巩 固 全 等 三 角 形 的 表 示 方法,能正确 地、规范地表 达对应边、对 应角. 学 会 在 网 格 中 画 全 等 三 角形. 该 题 画 法 不 唯一. 画 图 时 应 把 握 两 个 三 角 形 的 三 边 对 应相等. 巩 固 全 等 三 角 形 的 对 应 边相等、对应 角 相 等 这 两 条 性 质 的 应 用.综合应用 这 两 条 性 质 和 三 角 形 内 角 和 性 质 进 行 计 算 与 说 理相结合,初 步 学 习 几 何 6 z x y 2.1 2 109 B C A D F E (2) y x2.7 z 65 50 A B C D F E (2)x=50,y=65、z=2.7 解:∵△ABC≌△DEF(已知), ∴AB= DE,(全等三角形的对应 边相等). ∠C=∠F,∠B=∠E,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AB=2.7,(已知), ∴DE=2.7. (等量代换). ∵∠A+∠B +∠C = 180° ( 三 角 形 的 内 角 和 等 于 180°), ∠B=50°,∠C=65°(已知), ∴∠A= 180°-50°-65°=65° (等式性质). ∴∠D=65°,∠E=50° (等量代换). 即 x=50,、y=65、z=2.7. 说理、计算.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