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14.4(5)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课型 新授 教时/累计教时 5/6
教
学
目
的
1、 知识技能
2、 过程、方法
3、 情感、价值
引导学生复习和巩固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SAS.ASA.AAS.SSS.能
运用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进行逻辑推理。
通过观察几何图形,形成识图能力、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
在运用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增强推理意识,丰富几何语言,
体会几何演绎的思想和逻辑推理的方法。
教学
策略
和手
段
1、 教学重点
2、 教学难点
3、 教学手段
引导学生复习和巩固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通过有一定综合要求的说
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体验推理表达的过程。
教学程序和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复习导入
(一)知识归纳
1、全等三角形概念:
能够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
形
2、全等三角形性质:
全等三角形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
角相等.
3、全等三角形判定
SAS ASA AAS SSS
(二)课前练习
1、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
(1)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
( )
(2)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
形全等. ( )
(3)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全等.( )
(4)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至少需要有
一组边对应相等. ( )
[说明]这四题针对定义和判定容易混
淆的概念而出.
2、挖掘“隐含条件”判定全等
(1)如图(1)在△ABC 和△DCB 中
AB=DC(已知)
_______ ( )
AC=DB(已知)
∴△ABC≌△DCB ( )
(图 1)
学生口答
全等三角形的概念
性质与判定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错误的举出反例
学生口答
找出题中隐含条件
“公共边”
二、例题与练习
(2)如图(2)在△ABE 和△ACD 中
AB=AC(已知)
_______ ( )
AE=AD(已知)
∴△ABE≌△ACD ( )
(图 2) (图 3)
(3)如图(3)在△ABO 和△CDO 中
_______ ( )
∠A=∠C(已知)
OB=OD(已知)
∴△ABO≌△CDO ( )
例 1、已知点 B 是线段 AC 的中点,
BD = BE,∠1 =∠2.
说明△ADB ≌ △CEB 的理由
变式练习 1、
已知:∠1= ∠2,AB=AC,AD=AE
(1) 说明△ABD≌△ACE 的理由
(2) 说明∠D=∠E 的理由
学生口答
找出题中隐含条件
“公共角”
学生口答
找出题中隐含条件
“对顶角相等”
教师引导学生分
析找到判定全等
的条件和选用适
当的判定方法解
决问题。
教师板书
学生及时巩固,
思考并完成
CA
E D
1 2
B
三、课堂小结
四、作业
例 2 、已知 AC 与 BD 相交于点 O,
且点 O 是线段 BD 的中点,AB∥CD.
说明△AOB ≌ △COD
变式练习 2、已知:线段 AC 交 BD
于点 O,且 OA=OC,请添加一个条
件,使△COF≌△AOE
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
练习册 14.4(5)
学生讨论,
引导学生用不同
方法分析解决问
题
学生讨论
教师鼓励学生:
可尝试添加不同条
件说明两个三角形
全等
学生自主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