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学期苏教版(2019)生物必修2第2章第2节 DNA分子的复制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一下学期苏教版(2019)生物必修2第2章第2节 DNA分子的复制

ID:664376

大小:1.07 MB

页数:12页

时间:2021-04-12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 2 课时 DNA 分子的复制 课标内容要求 核心素养对接 概述DNA分子通过 半保留方式进行复 制。 1.生命观念:准确说出 DNA 复制的过程和特点,明确 DNA 在前后代可以保持连续性;同时说明基因和 DNA 在结构和 功能上的关系。 2.科学思维: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进行 DNA 复制的相 关计算;并通过分类和比较及分析和综合,说出基因和 DNA、染色体、脱氧核苷酸、性状等的关系。 3.科学探究:分析探究 DNA 复制的实验方法、过程和结 论。 一、对 DNA 分子复制的推测与验证 1.DNA 分子的复制 以亲代 DNA 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 DNA 分子的过程。 2.推测 (1)有人提出“全保留复制模型”,即亲代的双螺旋形态结构完全不变,其 子代只是全新的复制品; (2)也有人提出“分散复制模型”,即亲代的 DNA 会分散进入子代复制品的 每条链中,亲代和子代的 DNA 都是旧 DNA 和新 DNA 的混合体; (3)还有些人提出“半保留复制模型”,即以亲代 DNA 的每条链为模板合成 一条互补链,再与互补链组成子代 DNA。 3.证明 DNA 分子半保留复制的实验 (1)科学家:米西尔森和斯塔尔。 (2)实验材料:大肠杆菌。 (3)实验方法:运用同位素标记技术和密度梯度离心技术。 (4)实验过程 (5)结果分析 ①离心处理后,子一代 DNA 分子为杂合链带(含 14N 和 15N),原因在于新合 成的每个 DNA 分子中,都含有原来 DNA 分子中的一条链(15N)和以该链为模板 新合成的一条互补链(14N)。 ②子二代 DNA 分子应该为1 2 轻链带(含 14N)和1 2 杂合链带(含 14N 和 15N)。 二、DNA 分子的半保留复制 1.概念:在新合成的每个 DNA 分子中,都保留了原来 DNA 分子中的一条 链,因此,这种复制方式被称为 DNA 半保留复制。 2.场所:主要在细胞核。 3.条件:(1)模板:DNA 分子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 (2)原料:细胞中四种脱氧核苷酸。 (3)能量和酶等。 4.过程 5.特点 (1)过程:边解旋边复制。 (2)方式:半保留复制。 6.结果:一个 DNA 分子形成两个完全相同的 DNA 分子。 7.精确复制的原因:在 DNA 半保留复制中,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模 板,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复制的精确进行。 8.意义:正是 DNA 分子的半保留复制,确保了遗传信息代代传递的连续 性。 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证明 DNA 复制方式的实验只能用同位素标记 N。 ( ) 2.在证明 DNA 复制方式的实验中,从Ⅰ代开始细菌 DNA 分子中至少有一 条链含 14N。 ( ) 3.DNA 复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新合成的 DNA 分子中两条链均是新 合成的。 ( ) 4.任何生物的基因都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 ( ) 5.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 DNA 分子的多样性。 ( ) [答案] 1.× 提示:DNA 的组成元素有 C、H、O、N、P,这几种元素 都有同位素,所以标记任何一种元素都可以。 2.√ 3.× 提示:DNA 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所以子代 DNA 的两条 链中包含了一条母链和一条子链。 4.× 提示:RNA 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禽流感病毒、埃博拉病毒等)的 遗传物质是 RNA,其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RNA 片段。 5.√ DNA 分子的复制 1.不同生物的 DNA 分子复制的场所 2.DNA 分子复制所需的酶:是指一个酶系统,不仅仅是指解旋酶和 DNA 聚合酶,还包括 DNA 连接酶等。 (1)解旋酶的作用是破坏碱基间的氢键。 (2) DNA 聚合酶的作用是连接游离的脱氧核苷酸。 (3)DNA 连接酶的作用是连接 DNA 片段。 3.DNA 分子复制的基本条件 (1)模板:解旋的 DNA 分子的两条单链; (2)原料:细胞中游离的 4 种脱氧核苷酸; (3)能量:主要通过水解 ATP 提供; (4)酶:DNA 聚合酶(形成磷酸二酯键)、解旋酶(打开氢键)等。 4.两个子代 DNA 的位置及分开时间:复制产生的两个子代 DNA 分子位于 一对姐妹染色单体上,由着丝粒连在一起,在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 后期着丝粒分裂时分开,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中。 5.DNA 分子复制对 DNA 作为遗传物质的意义 (1)边解旋、边复制,多个起点同时进行,节省时间、效率高。 (2)新 DNA 分子双链为“一母一子”,因此复制更为精确,使遗传信息更加 稳定。稳定的遗传信息从亲代传递给子代,从而使生物的前后代保持了一定的 连续性。 巧学好记:巧记 DNA 分子复制的“一、二、三、四” 应用实践:1.如图为真核细胞 DNA 复制过程的模式图,据图回答相关问 题: (1)据图可知,DNA 聚合酶使两条子链从 5′端到 3′端,还是从 3′端到 5′ 端进行合成? 提示:从 5′端到 3′端进行。 (2)合成的两条子链间碱基排列顺序相同还是互补? 提示:互补。 2.这个小机器是 DNA 复印机,也叫做 PCR 仪,在体外完成 DNA 复制, 使 DNA 片段在数量上呈指数增加,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特定基因片段。 DNA 复印机完成 DNA 复制需要加入哪些物质?(科学思维) 提示:模板 DNA、引物、4 种脱氧核苷酸、DNA 聚合酶等。 1.真核细胞中 DNA 复制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多起点双向复制能保证 DNA 复制在短时间内完成 B.每个子代 DNA 都有一条核苷酸链来自亲代 C.复制过程中氢键的破坏和形成都需要 DNA 聚合酶的催化 D.DNA 分子的准确复制依赖于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C [多起点双向复制能保证 DNA 复制在短时间内完成,提高复制效率,A 正确;DNA 为半保留复制,每个子代 DNA 都有一条核苷酸链来自亲代,B 正 确;DNA 解旋酶破坏碱基对的氢键,使 DNA 双链解旋,DNA 聚合酶形成磷酸 二酯键,C 错误;碱基对之间严格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遗传信息准确地 从亲代 DNA 传向子代 DNA,D 正确。] DNA 复制的三个易错点 (1)DNA 复制的场所并非只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叶绿体中也能进行 DNA 复制。 (2)并非所有细胞都进行 DNA 复制,只有分裂的细胞才能进行 DNA 复制。 (3)DNA 复制并非单向进行,而是双向多起点复制,且各个复制起点并不是 同时开始的。 2.在 DNA 复制开始时,将大肠杆菌放在含低剂量 3H 标记的脱氧胸苷 (3H—dT)的培养基中,3H—dT 可掺入正在复制的 DNA 分子中,使其带有放射 性标记。几分钟后,将大肠杆菌转移到含高剂量 3H—dT 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 间。收集、裂解细胞,抽取其中的 DNA 进行放射性自显影检测,结果如图所示。 据图可以作出的推测是( ) A.复制起始区在高放射性区域 B.DNA 复制为半保留复制 C.DNA 复制从起始点向两个方向延伸 D.DNA 复制的方向为 a→c C [根据放射性自显影结果可知,中间低放射性区域是复制开始时在含低 剂量 3H 标记的脱氧胸苷(3H—dT)的培养基中进行复制的结果,A 错误;两侧高 放射性区域是将大肠杆菌转移到含高剂量 3H—dT 的培养基中进行复制的结果, 可判断 DNA 复制从起始点(中间)向两个方向延伸,C 正确、D 错误;该实验不 能证明 DNA 复制为半保留复制,B 错误。] 与 DNA 复制有关的计算 1.用“图解法”分析 DNA 复制的相关计算 (1)将含有 15N 的 DNA 分子放在含有 14N 的培养基上培养,复制 n 次,则: ①子代 DNA 共 2n 个 含 15N 的 DNA 分子:2 个 只含 15N 的 DNA 分子:0 个 含 14N 的 DNA 分子:2n 个 只含 14N 的 DNA 分子:2n-2个 ②脱氧核苷酸链共 2n+1 条:含 15N 的脱氧核苷酸链 2 条;含 14N 的脱氧核苷 酸链(2n+1-2)条。 (2)DNA 复制中消耗的脱氧核苷酸数 若亲代 DNA 分子含有某种脱氧核苷酸 m 个, ①经过 n 次复制需要消耗该种脱氧核苷酸数为 m·(2n-1)个。 ②第 n 次复制需要消耗该种脱氧核苷酸数为 m·(2n-1)-m·(2n-1-1)=m·2n -1 个。 2.与染色体、细胞数目相关的计算 研究 DNA 分子的半保留复制时,常涉及计算后代带放射性标记的 DNA、 染色体或细胞所占比例的问题,此时要注意: (1)一个 DNA 分子含两条 DNA 链,只要有一条 DNA 链带标记,该 DNA 分 子便带标记。 (2)每条染色体含一个或两个 DNA 分子,只要有一条 DNA 链带标记,该染 色体便带标记。 (3)每个细胞含多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的情况是一样的,只需分析一条染 色体(减数分裂时只需分析一对同源染色体)即可。 合作探究:亲代大肠杆菌的 DNA 中含有 15N,在含有 14N 的培养基中进行 复制。 (1)大肠杆菌通过哪一种分裂方式进行增殖?其分裂次数和 DNA 复制次数 有何关系? 提示:二分裂;大肠杆菌分裂一次,DNA 复制一次。 (2)复制 2 次后,含 15N 的 DNA、含 14N 的 DNA、含 15N 的 DNA 链、含 14N 的 DNA 链各是多少? 提示:2 个、4 个、2 条、6 条。 (3)若将第三代大肠杆菌的 DNA 提取后进行离心,则靠近试管底部、位置居 中和靠近试管的上部的 DNA 数之比为多少? 提示:0∶2∶6。 1.某基因(14N)含有 3 000 个碱基,腺嘌呤占 35%。若该 DNA 分子以 15N 同位素标记的游离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复制 3 次,再将全部复制产物置于试管内 离心,进行密度分层,得到结果如图①;然后加入解旋酶再离心,得到结果如 图②。则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X 层中的基因只用 14N 标记,Y 层中的基因只用 15N 标记 B.W 层中含 15N 标记的胞嘧啶 3 150 个 C.W 层与 Z 层的核苷酸数之比为 1∶4 D.X 层中含有的氢键数是 Y 层的 3 倍 B [DNA 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复制 3 次后,共有 8 个 DNA 分子, 其中有 2 个 DNA 分子的一条链含有 14N,另一条链含有 15N,另外 6 个 DNA 分 子只含有 15N,离心后,含 14N 的位于 X 层(也含有 15N),只含 15N 的位于 Y 层, A 错误;一个 DNA 分子中含有 A(腺嘌呤)=T=3 000×35%=1 050(个),G=C =(3 000-1 050×2)/2=450(个),解旋酶解旋再离心后,含 14N 的 2 条链位于 Z 层,含 15N 的 14 条链位于 W 层,相当于 7 个完整 DNA 分子的量,故 W 层中 含 15N 标记的胞嘧啶是 450×7=3 150(个),B 正确;W 层与 Z 层的核苷酸数之 比为 7∶1,C 错误;X 层中含有的氢键数与 Y 层的氢键数比为 2∶6,即 Y 层中 含有的氢键数是 X 层的 3 倍,D 错误。] 2.若将胡萝卜细胞置于含 3H 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液中,培养 至第二次分裂中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每条染色体中的两条染色单体均含 3H B.每个 DNA 分子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均含 3H C.每个 DNA 分子中均只有一条脱氧核苷酸链含 3H D.每条染色单体均只有一个 DNA 分子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含 3H A [DNA 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将胡萝卜细胞置于含 3H 标记的胸腺 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液中,第二次分裂 DNA 复制后,会出现有一条链被 3H 标 记的双链 DNA 和双链都被 3H 标记的双链 DNA,这种情况下,一个双链 DNA 参与构成一条染色单体,故每条染色单体都含有 3H 标记,A 项正确;第二次分 裂中期,既会出现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均含 3H 的 DNA 分子,也会出现只有一条 脱氧核苷酸链含 3H 的 DNA 分子,B 项、C 项、D 项均错误。] [课堂小结] 知 识 网 络 构 建 核 心 语 句 背 诵 1.在新合成的每个 DNA 分子中, 都保留了原来 DNA 分子中的一条 链,因此,这种复制方式被称为 DNA 分子半保留复制。 2.DNA 复制需要以 DNA 分子的两 条脱氧核苷酸链为模板、4 种脱氧核 苷酸做原料以及酶和能量的参与。 3.DNA 复制的特点是边解旋边复制 和半保留复制。 4.DNA 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 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 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 进行。 5.DNA 通过半保留复制,保持了遗 传信息代代传递的连续性。 1.(多选)下列有关探究 DNA 复制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利用了同位素示踪法 B.细胞有丝分裂一次意味着 DNA 复制一次 C.密度梯度超速离心后,DNA 在试管中的位置与相对分子质量无关 D.实验结果说明了 DNA 具有半保留复制的特点 ABD [探究 DNA 复制的实验利用 15N 标记亲代细胞的 DNA,在含 14N 的 培养液中连续分裂两次(在每次分裂的间期 DNA 都复制一次),分别取分裂一次 和分裂两次的细胞 DNA,进行密度梯度超速离心,DNA 在试管中的位置取决于 DNA 分子所含同位素的情况,即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实验结果说明了 DNA 具有半保留复制的特点。] 2.如图表示细胞核内某生理过程,其中 a、b、c、d 表示脱氧核苷酸链。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此过程需要能量和尿嘧啶脱氧核苷酸 B.真核细胞中此过程发生的唯一场所是细胞核 C.正常情况下,a、d 链都应该到不同的细胞中去 D.b 链中(A+G)/(T+C)的值一定与 c 链中的相同 C [DNA 分子中不存在尿嘧啶脱氧核苷酸,A 项错误;真核生物细胞中, DNA 复制可以发生在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B 项错误;a、d 两条链分布 到两个 DNA 分子中,DNA 分子经过复制后平均分配给两个子细胞,因此正常 情况下 a、d 链应该到不同的细胞中去,C 项正确;由题图可知 b 链中(A+G)/(T +C)的值与 c 链中的不相同,互为倒数,D 项错误。] 3.某一个 DNA 分子中,A 为 200 个,复制 n 次后,消耗周围环境中含 A 的脱氧核苷酸 3 000 个,则该 DNA 分子已经复制了几次( ) A.4 次 B.3 次 C.5 次 D.6 次 A [利用 DNA 复制规律可知,经过 n 次复制利用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数目为 3 000=(2n-1)·200,得 n=4。] 4.DNA 分子能够自我复制的结构基础是( ) A.DNA 具有独特的双螺旋结构 B.配对的脱氧核苷酸之间连接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 C.磷酸和脱氧核苷酸交替排列的顺序稳定不变 D.DNA 分子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 A [DNA 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而碱基互补配对原 则保证了复制能准确无误地进行。] 5.如图为真核细胞 DNA 复制过程模式图,请根据图示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示得知,1 个 DNA 分子复制出乙、丙 2 个 DNA 分子,其方式是 ______________。 (2)DNA 解旋酶能使双链 DNA 解开,但需要细胞提供_________。从图中可 以看出合成的两条子链的方向是________(填“相同”或“相反”)的。 (3)真核细胞中 DNA 复制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等;细胞分裂过程中,在 复制完成后,乙、丙分开的时期为______________。 (4)DNA 分 子 通 过 复 制 , 将 _______ 从 亲 代 传 给 了 子 代 , 从 而 保 持 了 ________________的连续性。 [解析] (1)DNA 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其特点是边解旋边复制。(2) 解 旋过程需要细胞提供能量;DNA 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是反向平行的关系,那么 以这两条链为模板合成的子链的方向也应该是相反的。(3)真核细胞内 DNA 分 子复制的场所有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等;复制后的 DNA 分子分别存在于两 条染色单体中,染色单体分开发生的时期为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 期。(4)DNA 分子复制的意义是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从而保持了遗传信 息的连续性。 [答案] (1)半保留复制 (2)能量(ATP) 相反 (3)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 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4)遗传信息 遗传信息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