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学期新教材苏教生物必修2第2章第2节第1课时 DNA分子的结构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一下学期新教材苏教生物必修2第2章第2节第1课时 DNA分子的结构

ID:664375

大小:883.5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1-04-12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二节 DNA 分子的结构和复制 第 1 课时 DNA 分子的结构 课标内容要求 核心素养对接 1.概述 DNA 分子是由四种脱氧 核苷酸构成的,通常由两条碱基 互补配对的反向平行长链形成双 螺旋结构,碱基的排列顺序编码 遗传信息。 2.DNA 中碱基的排列顺序编码 遗传信息。 1.生命观念:说明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的 特点。 2.科学思维:思考在 DNA 分子中碱基的比 例和数量之间的规律,总结有关碱基计算的 方法和规律。 3.科学探究:动手制作模型,培养观察能力、 空间想象能力、分析和理解能力。 一、沃森和克里克解开了 DNA 分子结构之谜 1.20 世纪 30 年代后期,瑞典科学家证明了 DNA 分子是不对称的。 2.20 世纪 40 年代后期,科学家又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并通过计算得出 DNA 分子的直径约为 2 nm。 3.1951 年,奥地利科学家查哥夫(E.Chargaff,1905—2002)在定量分析几种 生物 DNA 分子的碱基组成后,发现 DNA 分子中腺嘌呤(A)的量总与胸腺嘧啶(T) 的量相当,鸟嘌呤(G)的量总与胞嘧啶(C)的量相当。 4.1952 年,英国科学家富兰克林获得了一张 DNA 分子 X 射线衍射图片(图 2-2-1)。她通过解析,推断 DNA 分子可能由两条链组成。 5.1953 年,两位年轻科学家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 DNA 分子的双螺旋结 构模型。 二、DNA 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1.平面结构 2.立体结构 (1)DNA 分子的立体结构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组成,这两条链按照反向平行 的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2)DNA 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双螺旋结构的外侧,构 成 DNA 分子的基本骨架; (3)DNA 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排列在双螺旋结构 的内侧。 (4)DNA 分子中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A 与 T 配对,G 与 C 配对。碱基之 间的这种一一对应关系,称为碱基互补配对原则(the principle of complementary base pairing)。 (5)在碱基对中,A 和 T 之间形成两个氢键,G 和 C 之间形成三个氢键(图 2 -2-4)。 3.特性 (1)特异性:特定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构成了 DNA 分子的特异性。 (2)多样性: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导致了 DNA 分子的多样性。 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DNA 彻底水解的产物是四种脱氧核苷酸。 ( ) 2.DNA 分子一条链上相邻的两个碱基通过氢键相连。 ( ) 3.DNA 分子中 G、C 碱基的比例越高,分子结构的稳定性越高。( ) 4.DNA 分子中的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 ( ) 5.双链 DNA 分子中(A+G)/(T+C)存在特异性。 ( ) 6.双链 DNA 分子中的每个磷酸都与 2 个五碳糖连接。 ( ) [答案] 1.× 提示:DNA 初步水解的产物是四种脱氧核苷酸,彻底水解 的产物是含氮碱基、磷酸和脱氧核糖。 2.× 提示:DNA 分子两条链的碱基之间通过氢键相连,一条链上的两个 碱基则通过脱氧核糖、磷酸和脱氧核糖相连。 3.√ 4.√ 5.× 提示:双链 DNA 分子中(A+G)/(T+C)=1,不存在特异性。 6.× 提示:双链 DNA 分子中大多数磷酸与 2 个五碳糖连接,位于末端 的磷酸只与 1 个五碳糖连接。 DNA 分子的结构 一、DNA 的结构 1.DNA 的结构 (1)数量关系 ①游离磷酸基团:每个 DNA 片段有 2 个。 ②氢键:A—T 之间有 2 个,G—C 之间有 3 个。 ③脱氧核糖数=磷酸数=含氮碱基数。 (2)位置关系 ①单链中:相邻碱基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 ②双链间:相邻碱基通过氢键相连。 (3)化学键 ①氢键:连接互补链中配对的碱基。 ②磷酸二酯键:连接单链中相邻两个脱氧核苷酸的脱氧核糖和磷酸。 2.DNA 的结构特性 (1)稳定性:DNA 中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的方式不变;两条链间碱基互 补配对的方式不变。 (2)多样性:DNA 分子中碱基对(脱氧核苷酸对)的排列顺序多种多样,构成 了 DNA 的多样性→遗传信息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 (3)特异性:每种 DNA 有别于其他 DNA 的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 合作探究:坐落在北京中关村高新科技园区的 DNA 雕塑,以它简洁而独特 的造型吸引着过往行人,它象征着中关村生生不息的精神,寓意创新的生命更 加顽强。 (1)该双螺旋模型代表的双链之间通过什么化学键连接? 提示:氢键。 (2)该双螺旋模型代表的双链长度是否相等?为什么? 提示:相等。两条链之间通过碱基互补配对,所以两条链的脱氧核苷酸数 目相等。 (3)DNA 中的 N、P 分别存在于脱氧核苷酸的哪一组成成分中? 提示:N 存在于含氮碱基中,P 存在于磷酸基团中。 (4)DNA 若进行初步水解和彻底水解,则产物分别是什么? 提示:初步水解产物是脱氧核苷酸,彻底水解产物是磷酸、脱氧核糖和含 氮的碱基。 1.下列关于威尔金斯、沃森和克里克、富兰克林、查哥夫等人在 DNA 分 子结构构建方面的突出贡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提供了 DNA 分子的电子显微镜图像 B.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 DNA 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C.查哥夫提出了 A 与 T 配对、C 与 G 配对的正确关系 D.富兰克林和查哥夫发现 A 的量等于 T 的量、C 的量等于 G 的量 B [在 DNA 分子结构构建方面,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提供了 DNA 的衍射 图谱,A 错误;查哥夫发现了 A 的量总是等于 T 的量、C 的量总是等于 G 的量, 沃森和克里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 A 与 T 配对、C 与 G 配对的正确关系,并构建 了 DNA 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B 正确,C、D 错误。] 2.(多选)如图是人体细胞中某 DNA 片段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 是 ( ) A.图中 X 代表磷酸基团,A 代表腺嘌呤 B.DNA 的基本骨架是 N 所示的化学键连接的碱基对 C. 每个脱氧核糖上均连着两个磷酸和一个碱基 D.DNA 双链中,嘌呤总数等于嘧啶总数 AD [图中 X 代表磷酸基团,A 代表腺嘌呤,A 项正确;脱氧核糖和磷酸交 替连接,构成 DNA 的基本骨架,B 项错误;每条链 3′-端的脱氧核糖上连着 一个磷酸,C 项错误;DNA 双链中,嘌呤与嘧啶配对,嘌呤总数等于嘧啶总数, D 项正确。] DNA 分子结构的“五、四、三、二、一” DNA 分子碱基数量的计算 1.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A-T,G-C,如图所示。 2.有关推论 (1)规律一:一个双链 DNA 分子中,A=T、C=G,则 A+G=C+T,即“嘌 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 注意:一个双链 DNA 分子中,A+T 与 C+G 不一定相等,而且一般都不 相等。 (2)规律二:在双链 DNA 分子中,A+T 或 C+G 在全部碱基中所占的比例 等于其任何一条单链中 A+T 或 C+G 所占的比例。 由图知:A1+T1+G1+C1=m,A2+T2+G2+C2=m,整个双链 DNA 上的 碱基总数为 2m。 因为 A1=T2、T1=A2,则 A1+T1=A2+T2,A+T=(A1+T1)+(A2+T2), A1+T1 m =A2+T2 m =A1+T1+A2+T2 2m (3)规律三:在 DNA 双链中,一条单链的A1+G1 T1+C1 的值与另一条互补单链的 A2+G2 T2+C2 的值互为倒数关系。简记为“不配对的碱基和之比在两条单链中互为倒 数”。 注意:在整个 DNA 分子中该比值等于 1。 (4)规律四:DNA 双链中,一条单链的A1+T1 G1+C1 的值,与另一条互补链的A2+T2 G2+C2 的值是相等的,也与整个 DNA 分子中的A+T G+C 的值是相等的。 注意:综合规律三、四可简记为“补则等,不补则倒”。 (5)规律五:不同生物的 DNA 分子中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的比值不同,即(A +T)/(C+G)的值不同。该比值体现了不同生物 DNA 分子的特异性。 (6)规律六:若 A1 单链=b%,则 A1 双链=b 2%。 (7)规律七:若已知 A 在双链中所占的比例为 c%,则 A1 在单链中所占的比 例无法确定,但最大值为 2c%,最小值为 0。 碱基数量计算的两个易错点 (1)看清单双链:所求的碱基占单链中的比例还是双链中的比例。 (2)看清“个”或“对”:题干中给出的数量是多少“对”碱基还是多少 “个”碱基。 1.下列有关 DNA 分子的一条单链与其所在 DNA 分子中、一条单链与其互 补链中碱基数目比值的关系图,不正确的是( ) C [本题主要考查对 DNA 分子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理解。双链 DNA 分子 中,(A+C)/(T+G)一定等于 1,故 A 项正确;在 DNA 分子中,存在(A1+T1)/(G1 +C1)=(A2+T2)/(G2+C2)=(A+T)/(G+C),故 B、D 项正确;当一条链中存在 (A1+C1)/(T1+G1)=1 时,其互补链中存在(A2+C2)/(T2+G2)=(T1+G1)/(A1+C1) =1,C 项错误。] 2.某双链 DNA 分子中 A+T 占整个 DNA 分子碱基总数的 38%,其中一条 a 链上的 G 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21%,那么,对应的另一条互补链 b 上的 G 占该 链碱基总数的比例是( ) A.41% B.38% C.28% D.21% A [在整个 DNA 分子中,A+T=38%,则 G+C=62%。在 a 链上 G+C =62%,由 G=21%,推知 C=62%-21%=41%。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 在 b 链上 G=41%。] 关于碱基含量计算的“两点两法” (1)“两点”为两个基本点 ①A 与 T 配对,G 与 C 配对(A=T,G=C)。 ②双链 DNA 分子中,嘌呤总数=嘧啶总数=1/2 碱基总数(A+G=T+C)。 (2)“两法”为双链法和设定系数法 ①用两条直线表示 DNA 分子的双链结构即双链法。 ②设定系数法即设定一个系数来表示碱基的总数或碱基的数目。 [课堂小结] 知 识 网 络 构 建 核 心 语 句 背 诵 1.DNA 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 酸,DNA 双链是反向平行的关系。 2.DNA 分子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 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内侧由氢 键相连的碱基对组成。 3.双链 DNA 分子中,嘌呤碱基数= 嘧啶碱基数,即 A+G=T+C。 4.DNA 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DNA 分子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 信息。 1.在 DNA 分子的一条单链中,相邻的碱基 A 与 T 是通过下列哪种结构连 接起来的( ) A.氢键 B.—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 C.肽键 D.—磷酸—脱氧核糖—磷酸— B [在 DNA 分子的一条单链中,相邻碱基之间的连接是脱氧核苷酸之间的 连接,故相邻的碱基 A 与 T 之间是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彼 此连接起来的,B 正确。] 2.(多选)如图为核苷酸的模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DNA 与 RNA 的不同点只体现在②处 B.若②为核糖,则③不可能是胸腺嘧啶 C.在 T2 噬菌体中核苷酸共有 8 种 D.人体内的③有 5 种,②有 2 种 BD [图中①②③分别是磷酸、五碳糖、含氮碱基。DNA 与 RNA 的不同点 体现在②③两处,A 错误;若②为核糖,则③可以是 A、U、C、G,但是不可 能是 T(胸腺嘧啶),B 正确;T2 噬菌体是 DNA 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4 种核 苷酸,C 错误;人体内有 2 种核酸,故有 2 种核糖,5 种碱基,D 正确。] 3.关于 DNA 双螺旋结构的特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DNA 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组成 B.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 C.碱基对构成 DNA 的基本骨架 D.两条链之间的碱基配对方式为 A 与 T 配对,G 与 C 配对 C [DNA 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组成,这两条链反向平行,形成规则的双螺 旋结构,A 项正确;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 DNA 的基本骨 架,B 项正确,C 项错误;两条链之间的碱基配对方式为 A 与 T 配对,G 与 C 配对,D 项正确。] 4.已知一个 DNA 中有 1 000 个碱基对,其中鸟嘌呤有 600 个,这个 DNA 中脱氧核苷酸数目和腺嘌呤的数目依次是( ) A.2 000 个和 200 个 B.2 000 个和 400 个 C. 1 000 个和 400 个 D.1 000 个和 600 个 B [一个脱氧核苷酸含有 1 个碱基,因此 DNA 分子中碱基数目与脱氧核苷 酸数目相同。已知 1 个 DNA 分子中有 1 000 个碱基对,则这个 DNA 中含有 2 000 个脱氧核苷酸;双链 DNA 中,非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占碱基总数的一半。已知 一个 DNA 中有 1 000 个碱基对,其中鸟嘌呤有 600 个,则这个 DNA 中腺嘌呤 的数目为 1 000-600=400 个;故选 B。] 5.如图为 DNA 片段的结构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是 DNA 片段的________结构,图乙是 DNA 片段的________结构。 (2)填出图中部分结构的名称:②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 (3)从图中可以看出,DNA 分子中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交 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 (4)连接碱基对的⑦是________,碱基配对的方式如下:即________与 ________配对;________与________配对。 (5)从图甲可以看出,组成 DNA 分子的两条链的方向是________的;从图乙 可以看出组成 DNA 分子的两条链相互缠绕成______________结构。 [解析] (1)从图中可以看出:甲表示的是 DNA 分子的平面结构,而乙表示 的是 DNA 分子的立体(空间)结构。(2)图中②表示的是一条脱氧核苷酸单链片 段,而⑤表示的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3)从图甲的平面结构可以看出:DNA 分 子中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了基本骨架。(4)DNA 分子两 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且有一定规律:A 与 T 配对,G 与 C 配 对。(5)根据图甲可以判断:组成 DNA 分子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是反向平行的; 从图乙可以看出组成 DNA 分子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相互缠绕成规则的双螺旋结 构。 [答案] (1)平面 立体(或空间) (2)一条脱氧核苷酸单链片段 腺嘌呤脱 氧核苷酸 (3)脱氧核糖 磷酸 (4)氢键 A(腺嘌呤) T(胸腺嘧啶) G(鸟嘌呤) C(胞嘧啶) (5)反向平行 规则的双螺旋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