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有机化合物》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 15 小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乙烯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
B. 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甲烷和乙烯
C. 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甲烷中的乙烯
D. 用点燃的方法鉴别甲烷和乙烯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B. 有机物都难溶于水,都是非电解质
C. 烃是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的化合物
D. 甲烷是最简单的烃类有机物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
B. 大多数酶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化性的蛋白质
C. 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 Br2/CCl4 褪色
D. 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
4.丁基羟基茴香醚(BHA)是脂肪、油和乳化脂肪制品常用的抗氧化剂,其结构简式为: ,
下列有关丁基羟基茴香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 C10H16O2
B. 该化合物能和金属钠反应生成氢气
C. 该化合物所有碳原子可能在一个平面内
D. 为防止食用油被氧化变质,可加入足量的丁基羟基茴香醚
5.下列关于甲烷分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甲烷分子中的化学键都是极性键
B. 甲烷分子中 4 个 C—H 键完全相同
C. 甲烷分子中碳原子位于正四面体的中心
D. 甲烷分子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 价
6.一氯取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有 2 种,二氯取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有 4 种的烷烃是( )
A. 丙烷
B. 乙烷
C. 正丁烷
D. 正戊烷
7.将铜片在空气中灼烧变黑,趁热分别伸入①乙醇、②乙醛、③乙酸、④石灰水中,铜片质量发生
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减小、②不变、③增加、④不变
B. ①不变、②增加、③减小、④增加
C. ①增加、②减小、③不变、④减小
D. ①不变、②减小、③增加、④减小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烷烃分子中都存在碳碳单键
B. 乙醇与乙酸都存在碳氧双键
C. 普通食醋中含 3%~5%(质量分数)的乙酸
D. 米酒变酸的过程涉及了酯化反应
9.按照下图装置持续通入 X 气体或蒸气,可以看到 a 处有红色物质生成,b 处变蓝,c 处得到液体,
则 X 气体或蒸气可能是(假设每个反应均完全)( )
A. CH3CH2OH
B. CO 或 H2
C. NH3
D. H2
10.乙烯(CH2===CH2)、丙烯(CH3CH===CH2)、丁烯(CH3CH2CH===CH2)等都属于烯烃,下列关于
烯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在空气中都能燃烧
B. 都能与氯气发生反应
C. 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 碳、氢元素的质量比都是 1∶2
11.关于麦芽糖和蔗糖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麦芽糖和蔗糖的式量都是葡萄糖式量的 2 倍
B. 麦芽糖和蔗糖水解的产物完全相同
C. 麦芽糖能发生银镜反应,是一种还原性糖
D. 蔗糖属于二糖,葡萄糖属于单糖,二者为同系物
12.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1 mol 该有机物和过量的金属钠反应最多可以生成 1.5 mol H2
B. 该物质最多消耗 Na、NaOH、NaHCO3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3∶2∶2
C. 可以用酸性 KMnO4 溶液检验其中的碳碳双键
D. 该物质能够在催化剂作用下被氧化为含有—CHO 的有机物
13.如图是常见四种有机物的比例模型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甲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 乙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
C. 丙中的碳碳键是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
D. 丁能与金属钾反应放出氢气
14.将乙烯通入溴水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溴水的颜色慢慢褪去
B. 上层有油状液体生成
C. 下层有油状液体生成
D. 反应产物是 1,2二溴乙烷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检测乙醇中是否含有水可加入少量的无水硫酸铜,若变蓝则含水 ②除去乙醇中微量的水可加
入金属钠,使其完全反应 ③获得无水乙醇的方法是直接加热蒸馏 ④获得无水乙醇的方法通常
是先用生石灰吸水,然后再加热蒸馏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③④
二、实验题(共 3 小题)
16.下图所示为石蜡油分解的实验装置。在试管①中加入石蜡油和氧化铝;试管②放在冷水中;试
管③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试管④中加入溴水。分析实验完成下列各题:
分析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①中加入氧化铝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管②内看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管③中看到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生________反应(填反应类型)。
(4)试管④中看到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生________反应(填反应类型)。
(5)通过本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红葡萄酒密封储存时间越长,质量越好,原因之一是储存过程中生成了有香味的酯。在实验室
也可以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 A 混合溶液的加入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管 A 中加入几块碎瓷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管 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
(4)反应开始前,试管 B 中盛放的溶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试管 B 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将试管 B 中的物质分离得到乙酸乙酯,必须使用的仪器是________,具体操作是将乙酸乙酯从
该仪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下口放出”或“上口倒出”)。
18.为探究乙烯与溴的加成反应,甲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先取一定量的工业用乙烯气体(在
储气瓶中),使气体通入溴水中,发现溶液褪色,即证明乙烯与溴水发生了加成反应。
乙同学发现在甲同学的实验中,褪色后的溶液里有少许淡黄色浑浊物质,推测在工业上制得的乙
烯中还可能含有少量还原性的气体杂质,由此他提出必须先除去杂质,然后再使乙烯与溴水反应。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的实验中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同学设计的实验________(填“能”或“不能”)验证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其理由是________(填
字母)。
A.使溴水褪色的反应,未必是加成反应
B.使溴水褪色的反应,就是加成反应
C.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未必是乙烯
D.使溴水褪色的物质就是乙烯
(3)乙同学推测此乙烯中必定含有一种杂质气体是________,它与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验证过程中必须全部除去,除去该杂质的试剂可选用________。
(4)为了验证乙烯与溴水的反应是加成反应而不是取代反应,可采取的方法有____________ 。
三、计算题(共 3 小题)
19.正常人心脏在一次搏动中泵出血液约 80 mL,正常人血压(可看作心脏压送血液的压强)平均值为
1.6×104Pa,心跳每分钟约 70 次。设人类消耗体内的葡萄糖产生的热量最高可有 80%(睡眠时)用来
维持心脏的跳动,葡萄糖与氧气反应产生热量的化学方程式为:
C6H12O6(s)+6O2(g)―→6CO2(g)+6H2O(g)(放出热量 2804 kJ)
(1)心脏工作的平均功率约为______________;
(2)由于心脏跳动每天需消耗葡萄糖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维持生命每天需消耗氧气的体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某含有一个双键的气态烯烃和另一气态烷烃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其密度是 H2 的 13.2 倍。
在标准状况下将 4.48 L 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溴水,结果溴水增重 3.36 g,求原混合气体中各烃的体
积分数。
21.实验室测定乙醇与钠反应(Δ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