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寒假作业:第三章第二节金属材料
一、单选题
1.将 0.46g 钠用铝箔包好并刺一些小孔,放入足量水中充分反应后生成 0.08gH2,此时溶液体积为 100ml,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中仅发生了一个氧化还原反应 B.反应后溶液中有两种溶质
C.反应后溶液中 NaAlO2 的浓度为 0.2 mol/L D.反应后溶液中 NaOH 的浓度为 0.2 mol/L
2.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Al2O3 的两性,铝制餐具不宜用来蒸煮或长时间存放酸性或碱性食物
B.NaHCO3 受热易分解,可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C.Na2O2 具有漂白性,可用作供氧剂
D.抗坏血酸(维生素 C)具有氧化性,可用作水果罐头中的抗氧化剂
3.Mg、Al 组成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标况下的氢气 4.48L。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
A.Mg、Al 在反应中失去 0.4mol 电子 B.参加反应的 HCl 为 0.2 mol
C.参加反应的 Mg、Al 共 0.2mol D.若与足量稀硫酸反应能产生 0.1mol H2
4.现有由氧化铁和铝组成的铝热剂,某实验小组分别进行如下实验:(1)取 a g 样品,向其中加入足量的
NaOH 溶液,测得生成气体的体积为 b L(标准状况下);(2)另取 a g 样品,高温条件下二者恰好完全反应:
2Al+Fe2O3
高温
Al2O3+2Fe,待其冷却后,加入足量盐酸,测得生成气体的体积为 c L(标准状况下)。则 c:
b 等于( )
A.1:1 B.1:2 C.2:3 D.3:4
5.已知 28 g CuO 和 MgO 的固体混合物与 200 mL 某 H2SO4 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将反应后的溶液小心蒸干,
得到固体 68 g。则原 H2SO4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和原固体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是( )
A.2.5 mol·L-1 28.57% B.2.2 mol·L-1 23.07%
C.1.5 mol·L-1 24.55% D.2.5 mol·L-1 18.37%
6.下列用来鉴别浓硫酸和稀硫酸的操作中错误的是( )
A.分别取 10mL 溶液,质量大的是浓硫酸,质量小的是稀硫酸
B.观察液体流动性,流动性好的是稀硫酸,油状黏稠的是浓硫酸
C.把 CuSO4∙5H2O 晶体投入溶液中,逐渐变为白色粉末的是浓硫酸,晶体溶解的是稀硫酸
D.将铝片分别投入溶液,快速放出气体的是浓硫酸,放出气体慢的是稀硫酸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解熔融氯化铝可制取金属铝 B.CO 高温条件下还原氧化铁可制铁
C.生产普通玻璃的主要原料为石灰石、纯碱和石英砂 D.用 SiO2 和 C 高温条件下制粗硅
8.对于金属冶炼的工业方法。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可用电解饱和的 MgCl2 溶液的方法获得金属镁
B.电解熔融 Al2O3 方法冶炼金属铝时,用铁做阳极
C.电解熔融 Al2O3 方法冶炼金属铝时,同时要加入冰晶石作熔剂
D.工业上常采用活泼金属还原法冶炼金属银
9.在杠杆的两端分别挂着质量相同的铝球和铁球,此时杠杆平衡。将两球分别浸没在溶液密度相等的稀烧
碱溶液和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后去掉两烧杯,杠杆仍平衡
B.右边球上出现红色物质;左边溶液的碱性增强
C.铝球表面有气泡产生,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杠杆不平衡
D.铝球表面产生气泡;铁球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蓝色变浅,杠杆右边下沉
10.下列反应原理不符合工业冶炼金属实际情况的是( )
A.2Al2O3(熔融) 4Al+3O2↑ B.2Ag2O 4Ag+O2↑
C.Fe2O3+3CO 2Fe+3CO2 D.2MgO(熔融) 2Mg+O2↑
11.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铝箔在空气中受热可以熔化且会发生剧烈燃烧 B.Na 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白色固体
C.铁与水蒸气反应的产物是黑色的 Fe2O3 D.铝制餐具不能用来盛装酸、碱、咸的食物
12.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向饱和 Na2CO3 溶液中通入足量 CO2:CO 2
3
+CO2+H2O=2HCO 3
B.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CO2+OH-=HCO 3
C.氢氧化铁和 HI 溶液反应:Fe(OH)3+3H+=Fe3++3H2O
D.铝和重氢氧化钠的 1H2O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Al+2NaOD+2H2O=2NaAlO2+D2↑+2H2↑
13.如图所示,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分别盛有 100mL 蒸馏水,然后分别放入 0.01molNa、0.01molNa2O、
0.01molNa2O2、0.01molNaOH,待固体完全溶解,则四个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分数的大小顺序为( )
A.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