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 学年高一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寒假作业主观题专项练
习:2.1 元素与物质分类
一、填空题
1.取少量 Fe2O3 粉末(红棕色)加入适量盐酸,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反应后得到的 FeCl3
溶液呈棕黄色。用此溶液进行以下实验:
(1)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滴入 NaOH 溶液,可观察到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此反应属于___________反应。
(2)在小烧杯中加入 20 mL 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沸水中滴入几滴 FeCl3 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成
___________色,停止加热,制得的分散系为___________。
(3)向(2)中烧杯中的分散系中逐滴滴入过量盐酸,会再出现一系列变化:
①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原因是___________。
②随后沉淀逐渐溶解,溶液呈棕黄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信州铅山有苦泉,流以为涧。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烹胆矾则成铜。
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宋代《千里江山图》描绘了山清水秀的美丽景色,历经千年色彩依然,其中
绿色来自孔雀石颜料[主要成分为 Cu(OH)2、CuCO3],青色来自蓝铜矿颇料[主要成分为 Cu(OH)2·2CuCO3]。
回答下列问题:
(1)胆矾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孔雀石颜料中,Cu(OH)2 属于___________(填物质类别,下同),CuCO3 属于_______。
(3)“熬之则成胆矾”是浓缩结晶过程,若在实验室,所需玻璃仪器有酒精灯、玻璃棒和___________。
(4)“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5)蓝铜矿颇料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6)Cu(OH)2、CuCO3、Cu(OH)2·2CuCO3 中,铜的质量分数最小的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有 H、O、C、N、K 四种元素,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填入空格内:
(1)清洁无污染的单质燃料____;
(2)金属氧化物____;
(3)含金属离子的碱_____。
4.I. 某课外活动小组进行 Fe(OH)3 胶体的制备实验并检验其性质。
(1)现有甲、乙、丙三名同学进行 Fe(OH)3 胶体的制备。
①甲同学的操作是:取一小烧杯,加入 40mL 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 5~6 滴 FeCl3 饱和溶
液,继续煮沸至混合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②乙向饱和 FeCl3 溶液直接加入过量的 NaOH 溶液。
③丙向沸水中滴加饱和 FeCl3 溶液,为了使反应进行充分,煮沸 10 分钟。
你认为哪位同学的制备方法正确:_______,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2)Fe(OH)3 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_____。
A.胶粒小,不受重力作用 B.胶粒带同种电荷
C.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 D.胶粒能透过滤纸
(3)Fe(OH)3 胶体区别于 FeCl3 溶液最本质的特征是_______(填选项字母)。
A.Fe(OH)3 胶体粒子的直径在 1~100nm 之间
B.Fe(OH)3 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
C.Fe(OH)3 胶体是均一的分散系
D.Fe(OH)3 胶体的分散质能透过滤纸
(4)可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除去 Fe(OH)3 胶体中的杂质离子来提纯 Fe(OH)3 胶体,实验过程中需不断更换烧
杯中的蒸馏水。更换蒸馏水若干次后,取少量烧杯中的液体,向其中加入 AgNO3 溶液,若
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实验现象),则说明该 Fe(OH)3 胶体中的杂质离子已经完全除去。
5.将少量饱和 3FeCl 溶液分别滴加到下列物质中,得到三种分散系甲、乙、丙。
(1)将丙继续加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写出乙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何用最简单的方法鉴别甲和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向经过检验后的丙中逐滴加入盐酸,会出现一系列变化:
①先出现和乙中相同的现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随后发生变化得到和甲相同的溶液,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依据表中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编号 ① ② ③ ④
物质组成
NaOH
Ba(OH)2
Ca(OH)2
HCl
H2SO4
HNO3
CO2
SO2
Fe2O3
FeCl3
KNO3
NaHCO3
分类标准
溶解度随温度
的升高而增大
含氧酸 酸性氧化物
不属于分类标准的物质 A B C D
(1)写出 A、B、C、D 所代表的物质的化学式:A____;B____;C___;D____。
(2)向 25mL 煮沸的蒸馏水中逐滴加入 5~6 滴 FeCl3 饱和溶液。滴加结束后,继续煮沸到液体呈____色,停止
加热,即得到氢氧化铁胶体。通过电泳实验可知该胶体微粒带_______电荷。取少量该分散系于试管中,逐
滴加入 B 的稀溶液至过量,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
(3)标准状况下,将 20.16L 的气体 B 溶于水配成 300mL 溶液,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取出 100mL
所得溶液,加水稀释至 500mL 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
(4)少量 D 溶液与 A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B 溶液与 C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7.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将少量铁红(成分为 Fe2O3)加到适量盐酸中,得到黄色溶液。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2)取少量上述溶液,滴入 NaOH 溶液,可观察到有红褐色沉淀生成。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3)小烧杯中加入 20 mL 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佛水中滴入几滴上述黄色溶液,继续煮沸直至液体呈
_________色,可制得 Fe(OH)3 胶体。Fe(OH 体粒子直径大小的范围是_______。写出生成 Fe(OH)3
胶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4)制备 Fe(OH)3 胶体时,加热煮沸时间过长,结果出现红褐色沉淀,滴加稀硫酸沉淀又溶解。沉淀溶
解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现象或过程不属于化学过程的是_____。
a 丁达尔效应 b 悬浊液静置后澄清 c 稀豆浆变质 d NaOH 在空气中放置变质
(6)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_______。
a 蒸馏水 b CuSO4 溶液 c 鸡蛋清加 H2O 混合液 d 稀硫酸
8.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回答下列问题。
(1)向煮沸的蒸馏水中逐滴加入几滴饱和氯化铁溶液 ,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可制得 Fe(OH)3
胶体。制备 Fe(OH)3 胶体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
(2)向 Fe(OH)3 胶体中逐滴加入盐酸溶液,现象:________
(3)区分胶体和溶液常用的方法叫作_______,这是因为胶体粒子对光线的______作用而形成的。
9.(1)光束通过 Fe(OH)3 胶体,可看到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叫__________________
(2)19g 某二价金属的氯化物 ACl2 中含有 0.4mol Cl-离子,求 ACl2 的摩尔质量________
(3)在标准状况下,测得 4.2g 气体 A 的体积是 3360mL,则 A 可能是什么气体________
(4)在标准状况下 15 g CO 与 CO2 的混合气体,体积为 11.2L。则:CO2 和 CO 的体积之比是_____________
(5)在标准状况下,将 224 L HCl 气体溶于 635 mL 水(水的密度看作 1g/mL)中,所得盐酸的密度为 1.18 g·cm
-3。所得盐酸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
10.选择下列实验方法分离物质,将分离方法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A.萃取分液法 B.结晶法 C.分液法 D.蒸馏法 E.过滤法 F.高温分解 G.渗析法
①______除去 CaO 固体中少量的 CaCO3 固体;
②______分离水和汽油的混合物;
③_____分离互溶的四氯化碳 沸点为 76.75℃)和甲苯 沸点为 110.6℃)的混合物;
④______从碘的水溶液里提取碘;
⑤______从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液中获得硝酸钾;
⑥______除去石灰水中的 CaCO3;
⑦______提纯 Fe(OH)3 胶体。
11.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中提到:在相对封闭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
溶胶情况下,新冠病毒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可起到防护作用,含有病毒的飞沫会
被口罩中间层熔喷无纺布(主要材质是聚丙烯)吸附。消毒也是控制病毒传播的有效措施,《新型冠状病毒肺
炎流行期间预防性消毒指引》建议:表面消毒可选择含氯消毒剂、__%酒精,食饮具需要煮沸消毒 15 分钟以
上。
(1)气溶胶中粒子的大小为_______.
a.< lnm b.> 100nm c.1nm~100nm
(2)丙烯在催化剂条件下制备聚丙烯,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3) 75%酒精的有效成分是乙醇,乙醇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
(4)食饮具可通过煮沸消毒,病毒蛋白质在加热条件下发生了______。
(5)环氧乙烷是一种低温灭菌剂, 经典的生产方法是氯代乙醇法,包括两步反应:
i.CH2=CH2+Cl2+H2O →ClCH2CH2OH+HCl
ii.ClCH2CH2OH+ HCl+Ca(OH)2 → + CaCl2 +2H2O
现代石油化工采用低温催化法: 2CH2=CH2+O2 o
Ag
250 C
与氯代乙醇法相比,低温催化法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 ( 答两点)
12.(1)Na2O2__________(填“是”或“否”)属于碱性氧化物,Na2O2 是______色固体粉末。向包有 Na2O2 固
体的棉花上滴几滴水,棉花很快燃烧起来,原因是该反应有氧气生成且该反应为__________(填”吸热”或者
“放热”)反应;
(2)Na2O2 作为在潜水艇和消防员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某潜水
艇中有 50 人,若每人每小时消耗 O2 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44.8L,假设所需要的 O2 全由 Na2O2 所提供,
则每小时所需 Na2O2 的质量为________Kg。
(3)3.1gNa2O 溶于水配成 1L 溶液,溶液中 Na+离子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4)制备 Fe(OH)3 胶体:用洁净的烧杯取一定量蒸馏水,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向烧杯中加入几滴饱和 FeCl3
溶液继续加热至液体呈透明的红褐色。
①写出制备 Fe(OH)3 胶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验证制得的分散系是胶体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按照物质的树状分类和交叉分类,硫酸应属于____________
①酸 ②化合物③含氧酸④电解质⑤能导电的纯净物⑥二元酸⑦混合物
A.①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⑥ C.①②③⑤⑥⑦ D.②③⑤⑥⑦
14.(1)现有下列 9 种物质:
①纯碱 ②Mn2O7 ③硫酸④CaO⑤CO2 ⑥NaHCO3⑦CuSO4·5H2O ⑧SO3 ⑨CO
其中属于正盐的是________;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________。(填序号)
(2)有关胶体的实验中:
①实验室制备 Fe(OH)3 胶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②将橘红色的硫化锑(Sb2S3)胶体,装入 U 型管,插入电极后通直流电,发现阳极附近橘红色加深,证明(Sb2S3)胶
粒带________ 填“正”或“负” 电荷。
15.将饱和 FeCl3 溶液滴入沸水时,液体变为红褐色,得到的是 Fe(OH)3 胶体。用此分散系进行实验:
(1)将其装入 U 形管内,用石墨做电极,接通直流电源,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阴极附近颜色___,这表明
_____(根据微粒电性作答),这种现象称为______。
(2)将制得的胶体放入半透膜制成的袋内,如图所示,放置 2min 后,取少量半透膜外的液体于试管中,置于
暗处,用一束强光从侧面照射,观察(填写“有”或“无”)____丁达尔现象,这个实验可以用来区别____;
再向烧杯中加入用稀硝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
二、实验题
16.(1)将 5-6 滴__________(填化学式)饱和溶液滴入煮沸的蒸馏水中,继续加热至液体变为_______色,制
得 Fe(OH)3 胶体。Fe(OH)3 胶体与 Fe(OH)3 沉淀的本质区别在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制备 Fe(OH)3 胶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怎样证明制得的物质是胶体?请简述操作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
17.某课外活动小组进行 Fe(OH)3 胶体的制备实验并检验其性质。
(1)现有甲、乙、丙三名同学进行 Fe(OH)3 胶体的制备:
①甲同学的操作是:取一小烧杯,加入 40mL 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 5~6 滴 FeCl3 饱和溶
液,继续煮沸至混合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请评价该操作是否正确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②乙同学的操作是:取一小烧杯,加入 40mL 饱和 FeCl3 溶液,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后停止加热。请评价是
否正确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③丙同学的操作是:取一小烧杯,加入 40mL 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 5~6 滴 FeCl3 饱和溶
液,为了使反应进行更加完全,煮沸后继续加热 10 分钟。
请评价是否正确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2)写出制备 Fe(OH)3 胶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证明有 Fe(OH)3 胶体生成的实验操作是___,利用的
胶体性质是___。
(3)Fe(OH)3 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___。
A.胶粒直径小于 1nm B.胶粒带正电荷
C.胶粒作布朗运动 D.胶粒能透过滤纸
18.胶体金即金溶胶,其具有光吸收性、呈色性和胶体性等特点。免疫胶体金技术作为胶体金标记物,可
实现对抗原抗体的测定。
用白磷还原法可制得一种金的分散系,该分散系在临床诊断及药物检测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操作步骤如下:
a 取 20%白磷(①)的乙醚溶液 0. 5mL,加蒸馏水(②)60mL。b 先滴加 1%氯化金水溶液(③)0.75mL,
再滴加 0.1mol·L−1 的 K2CO3(④)0.6mL,振荡变成棕红色。c 加热煮沸至溶液变成透明红色。d 分离提纯,
除去无机溶质。
所得分散系中,金颗粒直径在 5~12nm 之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物质①②③④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属于盐的是
_________。
(2)该分散系属于________,其分散质是_______。
(3)步骤 a 过程属于_______(填“化学”或“物理”,下同)变化,步骤 b 属于_______变化。
19.Ⅰ. 某课外活动小组进行 Fe(OH)3 胶体的制备实验并检验其性质。
(1)现有甲、乙、丙三名同学进行 Fe(OH)3 胶体的制备。
①甲同学的操作是:取一小烧杯,加入 40mL 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 5~6 滴 FeCl3 饱和溶
液,继续煮沸至混合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②乙向饱和 FeCl3 溶液直接加入过量的 NaOH 溶液。
③丙向沸水中滴加饱和 FeCl3 溶液,为了使反应进行充分,煮沸 10 分钟。
你认为哪位同学的制备方法正确:_______,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2)用最简单的方法判断丙中是否成功制备胶体,请写出相关的操作、现象和结论________。
(3)Fe(OH)3 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_____。
A.胶粒小,不受重力作用 B.胶粒带同种电荷
C.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 D.胶粒能透过滤纸
(4)Fe(OH)3 胶体区别于 FeCl3 溶液最本质的特征是_______(填选项字母)。
A.Fe(OH)3 胶体粒子的直径在 1~100nm 之间
B.Fe(OH)3 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
C.Fe(OH)3 胶体是均一的分散系
D.Fe(OH)3 胶体的分散质能透过滤纸
(5)可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除去 Fe(OH)3 胶体中的杂质离子来提纯 Fe(OH)3 胶体,实验过程中需不断更换烧杯中
的蒸馏水。更换蒸馏水若干次后,取少量烧杯中的液体,向其中加入 AgNO3 溶液,若________(填实验现象),
则说明该 Fe(OH)3 胶体中的杂质离子已经完全除去。
20.某课外活动小组进行 Fe(OH)3 胶体的制备实验并检验其相关性质。
(1)若将饱和 FeCl3 溶液分别滴入下列物质中,能形成胶体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冷水 B.沸水 C.NaOH 浓溶液 D.NaCl 浓溶液
(2)写出制备 Fe(OH)3 胶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3)如何用最简单的方法判断(1)中是否成功制备胶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取少量制得的胶体加入试管中,再加入少量(NH4)2SO4 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这种现象称为
胶体的________________。
(5)Fe(OH)3 胶体能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填序号)。
A. 胶粒直径小于 1nm B. 胶粒带正电荷
C. 胶粒作布朗运动 D . 胶粒能透过滤纸
(6)Fe(OH)3 胶体区别于 FeCl3 溶液最本质的特征是________(填序号)。
A.Fe(OH)3 胶体粒子的直径在 1~100nm 之间 B.Fe(OH)3 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
C.Fe(OH)3 胶体是均一的分散系 D.Fe(OH)3 胶体的分散质粒子能透过滤纸
(7)向 Fe(OH)3 胶体中插入电极通电后,Fe(OH)3 胶体粒子应该移向_______极,说明该胶体粒子带_____电;
提纯 Fe(OH)3 胶体中混有的少量离子可以用的方法是_______。
参考答案
1. 2 3 3 2Fe O 6HCl=2FeCl 3H O 3 3FeCl 3NaOH=Fe OH 3NaCl 复分解 红褐
3Fe OH 胶体 HCl 中的 Cl-所带的电荷与胶体粒子所带的电荷发生了电性中和,破坏了胶体的介稳性,
3Fe OH 胶体发生聚沉得到 3Fe OH 沉淀 3 23Fe OH +3HCl=FeCl +3H O
2.CuSO4 5H2O 碱 盐 蒸发皿 Fe+Cu2+=Fe2++Cu
Cu(OH)2 2CuCO3+6H+=3Cu2+2CO2
↑
+4H2O CuCO3
3.H2 K2O KOH
4.甲 FeCl3+3H2O
Fe(OH)3(胶体)+3HCl B A 不出现白色沉淀
5. 3 2 3
加热FeCl +3H O Fe(OH)(胶体)+3HCl Fe3++3OH-=Fe(OH)3↓ 利用丁达尔效应,用一束光照
射所得的液体,从侧面观察是否有一条光亮的“通路”出现 3Fe(OH) 胶体遇电解质溶液聚沉
3 3 2Fe(OH) +3HCl=FeCl +3H O
6.Ca(OH)2 HCl Fe2O3 NaHCO3 红褐色 正 胶体先变成红褐色沉淀,过量以后形成澄
清黄色溶液 3mol/L 0.6mol/L HCO 3
+Ca2++OH-=CaCO3 +H2O Fe2O3+6H+=2Fe3++3H2O
7.Fe2O3 +6H+=2Fe3++3H2O Fe3++3OH-=Fe(OH)3 红褐 1-100nm FeCl3+3H2O
Fe(OH)3(胶
体)+3HCl Fe(OH)3+3H+═Fe3++3H2O ab c
8.FeCl3+3H2O
Δ
Fe(OH)3(胶体)+3HCl 先聚沉 ,生成红褐色沉淀,后沉淀逐渐溶解 丁达尔效应(或
丁达尔现象) 散射
9.丁达尔效应 95g/mol N2 或者 CO 或 C2H4 1∶7 11.8 mol·L-1
10.F C D A B E G
11.75 c nCH3CH=CH2 催化剂 CH3OCH3 变性 原子利用率 100% (或原子
经济性高),不产生 CaCl2 等工业废渣 对设备腐蚀性小、低温催化能耗低
12.否 白 放热 2Na2O2+2CO2=2Na2CO3+O2 0.312 0.1mol/L Fe3++3H2O Fe(OH)3(胶
体)+3H+ 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可用于鉴别胶体和其它分散系,是胶体的特征性质
13.B
14.①⑦ ②⑤⑧ FeCl3+3H2O Δ Fe(OH)3(胶体)+3HCl 负
15.逐渐变深 Fe(OH)3 胶粒带正电荷 电泳 无 溶液和胶体 有白色沉淀生成
16.FeCl3 红褐 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不同 FeCl3+3H2O
加热
Fe(OH)3(胶体)+3HCl 用激光笔照
射制取得到的红褐色液体,若从侧面看到有一条光亮的通路,就证明产生了胶体。
17.正确 不正确 不正确 FeCl3+3H2O Fe(OH)3(胶体)+3HCl 让一束可见光通过制得的
液体,从侧面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说明制得的是 胶体 丁达尔效应 B
18.① ②④ ④ 胶体 金颗粒 物理 化学
19.甲 3 2 3
FeCl +3H O Fe ( )OH 胶体 +3HCl 强光照射,若有光亮的“通路”,则已经制备成功 B
A 不出现白色沉淀
20.B FeCl3+3H2O
Δ
Fe(OH)3(胶体)+3HCl 利用丁达尔效应;让一束光线通过制得的物质,从侧面观
察可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说明制得的物质是胶体 产生红褐色沉淀 聚沉 B A 阴极
正 渗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