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 学年高一化学第二学期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六章化学反
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课后巩固
一、选择题
1.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中,a 的金属活泼性比氢要强,b 为碳棒,下列关于此装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碳棒上有气体放出,溶液 pH 变大 B.a 是正极,b 是负极
C.导线中有电子流动,电子从 a 极到 b 极 D.a 极上发生了氧化反应
2.废旧电池最好的处理方法是
A.深埋入地下 B.丢弃 C.回收利用 D.烧掉
3.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网络图(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
A.“C…CO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B.“CO→CO2”的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C.“CO2→CaCO3”的反应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D.“CO2
⇌
H2CO3”的反应可用酚酞试剂验证
4.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环境友好的发电装置。下图为氢氧燃料电池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电池工作时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电池工作时,电子从电极 b 移向电极 a
C.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
2H -2e =2H
D.电池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22H +O =2H O
5.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 CO2 和 CH4 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 CH3COOH 的催化反应历程。该反应历程示意如
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B.CH4→CH3COOH 过程中,有 C—H 键发生断裂
C.①→②吸收能量并形成了 C—C 键 D.生成 CH3COOH 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 100%
6.如图为发光二极管连接柠檬电池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负极的电极反应为:Fe-2 e-=Fe2+
B.电子由 Fe 环经导线流向发光二极管
C.铜线作为柠檬电池的正极
D.可将柠檬替换成盛装酒精溶液的装置
7.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A.镁与盐酸反应放出氢气 B.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
C.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 D.灼热的炭与二氧化碳反应
8.化学反应 A2+B2=2AB 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断裂 1 mol A—A 键和 1 mol B—B 键能放出 x kJ 的能量
C.断裂 2 mol A—B 键需要吸收 y kJ 的能量
D.2 mol AB 的总能量高于 1 mol A2 和 1 mol B2 的总能量
9.对于放热反应 H2+Cl2 2HCl,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产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
B.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产物所具有的总能量
C.断开 1 mol H-H 键和 1 mol Cl-Cl 键所吸收的总能量大于形成 2mol H-Cl 键所放出的能量
D.该反应中,化学能只转变为热能
10.如图所示,烧杯中盛的是水,铁圈和银圈直接相连,在接头处用一根绝缘细丝吊住,并使之平衡。小
心地从烧杯中央滴入 CuSO4 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 )
A.两圈仍保持平衡
B.有气泡产生,两圈摇摆不定
C.铁圈向下倾斜
D.银圈向下倾斜
11.反应 M+Z→Q(ΔH>0)分两步进行:①M+Z→X(ΔH<0),②X→Q(ΔH>0)。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
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
A. B.
C. D.
12.用铜片、银片、Cu(NO3)2 溶液、AgNO3 溶液、导线和盐桥(盛有 KNO3 琼脂的 U 型管)构成一个原电
池。以下有关该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 在外电路上,电流由铜电极流向银电极
② 正极反应为:Ag++e―=Ag
③ 盐桥中的 NO3-移向 AgNO3 溶液,K+移向 Cu(NO3)2 溶液
④ 将铜片浸入 AgNO3 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与该原电池反应相同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3.如图为反应 2H2(g)+O2(g)=2H2O(g)的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 mol H2(g)和 1 mol O2(g)能量之和小于 2 mol H2O(g)的能量
B.将 1 mol H2 和 1 mol O2 拆开形成 H2O 吸收 1368kJ 能量
C.2 mol H2(g)和 1 mol O2(g)反应生成 2 mol H2O(l) ,共放出 484 kJ 能量
D.2 mol H2 (g)和 1 mol O2 (g)反应生成 2 mol H2O(g),共放出 484 kJ 能量
14.金刚石和石墨是碳元素的两种结构不同的单质(同素异形体)。在 100kPa 时,1 mol 石墨转化为金刚石,
要吸收 l.895kJ 的热能。据此,试判断在 100 kPa 压强下,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B.1 mol 石墨比 l mol 金刚石的总能量低
C.1 mol 石墨比 l mol 金刚石的总能量高
D.1 mol 石墨中的总键能比 1mol 金刚石中的总键能低
15.下列反应的能量变化与其它三个不相同的是
A.铝粉与氧化铁的反应
B.氯化铵与消石灰的反应
C.锌片与稀硫酸反应
D.钠与冷水反应
16.质量相等两份锌粉 a 和 b,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硫酸中,a 中同时加入少量 CuSO4 溶液,下列各图中表示
其产生氢气总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17.把铜片和锌片放在盛有稀硫酸的表面皿(Ⅰ)中,把石墨 a 和石墨 b 放在盛有饱和食盐水的表面皿(Ⅱ)
中,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表面皿Ⅰ溶液中 c(Zn2+)浓度增大 B.表面皿Ⅰ和表面皿Ⅱ中溶液 pH 不断升高
C.石墨 b 附近滴加酚酞变红 D.锌片和石墨 a 均发生氧化反应,铜片和石墨 a 上均有 H2
放出
二、填空题
18.I.请将符合题意的下列变化的序号填在对应的横线上:①碘的升华;②氧气溶于水;③氯化钠溶于水;
④烧碱熔化;⑤氯化氢溶于水;⑥氯化铵受热分解。
化学键没有被破坏的是_____;仅发生离子键破坏的是______;既发生离子键破坏、又发生共价键破坏的是
_______;
II.氮、磷、砷(As)、锑(Sb)、铋(Bi)、镆(Mc)为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同族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砷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
已知:P(s ,白磷)= P (s ,黑磷) ∆H=-39.3kJ·mol-1;
P(s ,白磷)= P (s ,红磷) ∆H=-17.6kJ·mol-1;
由此推知,其中最稳定的磷单质是______。(填物质名称)
(2)氮和磷氢化物性质的比较:热稳定性:NH3______PH3(填“>”“<”)。
沸点:N2H4______P2H4(填“>”“<”),判断依据是______。
19.试从化学键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以 2H2+O2===2H2O 为例说明),已知:E 反表示反应物(2H2+O2)
所具有的总能量,E 生表示生成物(2H2O)所具有的总能量。又知:拆开 1moL H2 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 436kJ
能量,拆开 1moL O2 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 496kJ 能量,形成水分子中的 1moLH—O 键能够释放 463KJ 能量。
⑴从宏观角度看: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所以该反应要______(填“吸收”或
“放出”)能量,能量变化值的大小△E=_________(用 E 反和 E 生表示)
⑵从微观角度看:断裂反应物中的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为 E 吸=______KJ;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放出的总
能量为=______KJ。E 吸______E 放(填“>”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