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沪科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八年级 (下册)
《19.2 平行四边形(1)》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探索并证明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对角相等的特殊性质,
并会初步应用.
2、通过观察、猜想、验证、交流等数学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体会平面几何图
形研究的一般思路与方法.
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性质的探究与应用.
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性质的探究,即如何添加辅助线将平行四边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问
题来解决的思想方法.
教学方法:观察、猜想、证明与交流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引入新课
问题 1: 同学们,我们之前已系统的研究了三角形,对照八上的课本我们总结一下“三
角形”所研究问题的线索与方法:
接下来我们想研究什么平面图形?(四边形)
类比三角形,你能勾画一下将要研究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吗?
今天,我们来共同研究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板
书课题)
二、实践探索,直观感知
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画一个平行四边形。
问题 2: 大家体会一下它与普通的四边形有何不同?
给出平行四边形定义:
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问题 3:你能把定义用几何符号语言来描述吗?
(1)如果两组对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个四边形就是平行四边形;
用符号表示是:
2
∵ AB∥CD,AD∥CB
∴ 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
(2)如果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那么它的两组对边就分别平行.
用符号表示是:
∵ 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
∴ AB∥CD,AD∥CB
平行四边形用符号“ ”表示。
如图所示的平行四边形 ABCD 记作: .读作“平行四边形 ABCD”(注意:顶点
字母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来排列)
相关概念:对边,邻边,对角,邻角 .
三、探索归纳、合作交流
问题 4:三角形中我们研究其边和角的性质,类比四边形,你可得到哪些平行四边形的边和
角的特殊性质?
独立思考后与同伴交流.
(1)说说你得到的结论有哪些?
(2)你是如何思考的?
(3)你有什么方法去证明你的结论?在这类问题中你怎么想到作辅助线的呢?
引导学生将探究出的结论按照边、角进行归类梳理,使知识的呈现具有条理性.
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对猜想出的命题进行说理论证(画出图形,写出已知、求证,再
进行证明)。整理思路,明确性质。
可能的方法有:用同旁内角来证、利用同位角和内错角来证、分割成两个全等三角形来证等。
而添加对角线,是将四边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问题的一种常用的转化手段。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1: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2: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符号语言: ∵ 四边形 ABCD 为平行四边形
∴ AB=CD,AD=BC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A=∠C,∠B=∠D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四、应用巩固 深化提高
3
例 1:□ABCD 的周长为 28cm,AB=10cm,你能求出哪些线段的长度?
例 2:□ABCD 中,若∠A-∠B=60°,你能求出四个内角的度数吗?
你还能自己编一道关于“求角度”的题目吗?
例 3:□ABCD,AB=10cm,AD=8cm ,AE 平分∠DAB
交 DC 于 E 点,你又能求出哪些线段的长度?
变式:□ABCD 中,若 E 为 DC 上一点,且 AE 和 BE 分别平分∠DAB 和
∠CBA,AD=5,AP=8,你又能有什么发现?
五、交流悟理,归纳小结
1、本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应用了哪些方法?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和过去对三角形的经验,你觉得对一个平面几何图形的研究是
怎样进行的?
3、你还对平行四边形的哪些方面感兴趣,觉得有必要进一步思考的呢?
六、作业布置
必做: 课本 P84 习题 19.2 第 1、2、4 题.
选做: 请你用你学到的知识继续深入研究有一个内角为 60°的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
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