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2012)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19.3.4菱形的判定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沪科版(2012)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19.3.4菱形的判定教案

ID:657106

大小:44.5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04-0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9.3.2 菱形的判定 教 学 设 计 第十九章 四边形 19.3.2 菱形的判定 设 计 概 要 设计者 所选教材 教学学段 八年级下学期 教学单元 第十九章 四边形 教学内容 19.3.2 菱形的判定 课时安排 1 课时 学 情 分 学生已有了菱形的概念及性质的学习为基础,这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知 识储备,对于菱形的判定,学生完全可以通过活动发现到,但对于菱形与矩形判定的 区别与联系,还需要通过多种方式辨析。 析 教 法 分 析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以探究式教学为主。这 样可以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人人都有事干,又能活跃课堂气氛,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勇于动手探求知识的习惯 和能力,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而达到深刻的理解与灵活运用的目的。 学 法 分 析 主动探求、合作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培养团队协作精 神,拓宽了学生的思考角度和知识面,也体现了核心素养教育的要求。 教 学 手 段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丰富教学活动,提高学习兴趣,突出重点、突出难点。 教 学 活 动 任 务 与 目 标 活 动 分 析 活 动 内 容 在本章的学习中,教材已研究了平行四边形性质和判定、矩形性质和判 定、菱形的定义和性质,学生已初步了解并掌握了特殊四边形的一些判定方 法。本节知识,既是前面所学知识的延续和拓展,也为下一节学习作必要的 知识储备。本节课,将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促进学生观察、分 析、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和审美意识的发展,进一步渗透了“转化”、“类 比”等数学思想方法。 重 点 菱形的判定方法 难 点 引导学生探究菱形的判定方法,并利用菱形的判定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 学 目 标 知 识 与 技 能 经历菱形的判定的探究过程,掌握菱形的两条判定。 过 程 与 方 法 (1)经历菱形的判定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观察推理的意 识,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2)根据菱形的判定进行简单的证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演绎 能力。 情 感 态 度 价 值 观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通过欣赏观察、动手操作、讨论交流、归纳总 结,感受身边的数学,感受合作学习的成功,培养主动探求、勇于实践的精 神,同时感受到数学的和谐美、对称美,激发学习数学的激情,树立学好数 学的信心。 课 前 准 备 教 学 环 境 计算机教室、安装有软件 PowerPoint 等。 资 源 课件、案例库 说明:课件是教学过程衔接的支撑点,案例库是为教学和学生需 要服务的。 情 境 创 设 情 境 类 型 真实情境、虚拟情境。 情 境 设 计 (1)通过观看教师示范,引发学生探究兴趣,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请大家自己动手操作,观察它是什么图形?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师:我们先前学习了两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矩形和菱形。学习了矩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菱形的定义和性质,那么怎样判 定一个四边形是菱形呢?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建构新知 活动 1:观察归纳 1. 根据菱形的定义,你能归纳菱形的第一条 判定方法? 菱形的判定方法 1: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 边形是菱形。 尝试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 活动 2:证明猜想、得出判定 1. 思考:用一长一短两根细木条,在它们的 中点处固定一个小钉,做成一个可以转动的十字, 四周围上一根橡皮筋,做成一个四边形.转动木条, 这个四边形什么时候变成菱形? 2. 通过操作结合菱形判定,你能得到什么猜 想? 猜想: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3. 如何证明猜想的结果? 4. 得到结论——判定方法 2:对角线互相垂 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学生回顾旧 知识,积极回 答问题。 学生结合菱 形的定义,类 比矩形的判 定进行归纳。 学生观察图 形的变化过 程,并思考问 题,尝试论 证。 启发学生从“边、 角、对角线”三 个方面进行归纳 和总结菱形的性 质,提高学生归 纳能力。 培养学生的类比 归纳能力。 多媒体动画演示 操作过程,师生 共同分析猜想的 正确性。 活动 3:证明猜想、得出判定 3 1. 思考一下问题,并说明理由? 有两条边相等 有三条边相等的 四边形是菱形吗? 有四条边相等 2. 结合菱形判定,你能得到什么猜想? 猜想:有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3. 如何证明猜想的结果? 4. 得到结论--判定方法 3:四条边相等的四 边形是菱形。 活动 4:新知识应用: 例 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1)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2)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 (3)对角线互相垂直,且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四 边形是菱形; (4)两条邻边相等,且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 角的四边形是菱形. 例 2 :在矩形 ABCD 中,对角线 AC 的垂直平分线 与边 AD,BC 分别交于点 E,F. 求证:四边形 AFCE 是菱形. 三、巩固练习 1、用两个边长为 a 的等边三角形纸片拼成的四 边形是( ) A、等腰梯形 B、正方形 C、矩形 D、菱形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两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B、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 总结记忆 学生画图举 出反例 合作交流,论 证猜想 学生认真读 题分析题意, 尝试口述解 题过程。 学生独立思 考解决问题。 让学生感受知识 间的联系。 通过画图学生直 观感受知识的形 成过程。 让学生感受知识 间的联系。 引导学生从多角 度观察、解决问 题,练习使用菱 形的判定方法。 巩固所学知识, 增强学生应用知 识的能力。 C、两条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菱 形 D、四个角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四、课堂小结 1、判定四边形是菱形共有哪几种方法? 2、本节课,你已经掌握的知识有哪些?你不 明白或需要进一步理解的地方是什么? 自由发言,相 互借鉴。自我 评价 总结回顾学习内 容,帮助学生归 纳所学知识及思 想方法。体现学 生是教学主体的 新课程理念。 五、布置作业 P92 练习 1、2、3 六、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中,我让学生在操作、猜想、讨论、说理和训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经 历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学生刚刚接触用演绎推 理方法证明几何定理或图形的性质,对几何证明的意义还不太理解。因此,教学中既 要有直观的演示和操作,也要有严格推理证明的板书示范。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 今后的学习中有更严密的思维,使他们的抽象概括能力有更好的提升。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