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新教材湘教版必修第二册第一章第三节人口容量习题详解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中地理新教材湘教版必修第二册第一章第三节人口容量习题详解

ID:657074

大小:374.5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04-0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三节 人口容量 读世界人口变化趋势图,完成 1~2 题。 1.关于各阶段人口增长趋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各阶段人口的增长主要是由医疗卫生条件决定的,与其他因素无关 B.人口增长趋势的变化除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外,也与国家的人口政策有关 C.人口增长趋势的变化只受自然条件的影响 D.人口增长趋势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政治变革 2.由图可知,今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数量( ) A.基本持平 B.差距继续扩大 C.差距有所减小 D.变化不大 ''读有关青藏地区的材料,完成 3~4 题。 青藏高原人口增长与人均资源占有量动态预测表 指标 1990 年 2000 年 2010 年 2020 年 人口数量/万人 911.3 1 065.68 1 260 1 490 人均森林面积/公顷 1.35 1.16 0.98 0.83 人均草地面积/公顷 15.36 13.14 11.11 9.40 人均耕地面积/公顷 0.12 0.10 0.09 0.07 人均水能蕴藏量 (万千瓦) 32.90 28.13 23.80 20.12 人均矿产潜在价值 (万元) 201.69 172.47 145.87 123.36 青藏高原与全国人口素质(受教育程度)对比图 3.青藏高原人均资源占有量不断下降的原因有( ) ①人口增幅大 ②不合理开发使资源减少和受到破坏 ③资源保护意识较差 ④资源 利用技术水平较低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从人口角度分析,实现青藏高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是( ) A.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B.大量引进劳动力,加速资源开发利用 C.适度发展生态农业,保护生态环境 D.发展生态旅游,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 ''一些专家根据我国的资源、人体营养和文化教育等条件,尤其是对我国耕地、草原和 水资源利用状况进行分析,预测我国人口合理容量为 8 亿~9 亿,如保证人民能获取所需营 养,我国人口应控制在 10 亿之内,如按美国的消费水平,我国人口应控制在 7 亿之内。据 此完成 5~6 题。 5.有关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合理容量是指一个地区最大的人口规模 B.不同时期,人们估计的人口合理容量差别不大 C.制约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只有自然因素 D.消费水平的高低,对人口合理容量有较大影响 6.依据我国国情,为增大我国人口合理容量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提高科技水平'②提高资源利用率'③提高生活消费水平'④提高对资源的管理水平'⑤ 鼓励向国外移民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②④ D.②④⑤ 能力提高 读木桶效应图,回答 1~2 题。 1.根据木桶效应,如果各块木板代表不同的资源种类,那么上图决定环境人口容量的 是( ) A.水资源 B.矿产资源 C.气候资源 D.土地资源 2.下列能增加人口合理容量的有效措施有( ) ①实行计划生育 ②发展新能源 ③控制人口的死亡率 ④提高资源利用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多数学者认为,未来地球资源环境承载力在 100 亿左右。下图为世界总人口推算图。读 图回答 3~4 题。 3.按图推算,世界人口突破警戒值的时间大约在( ) A.2025 年 B.2050 年 C.2075 年 D.2125 年 4.有关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叙述正确的是( ) A.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相对越少 B.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小 C.消费水平越高,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小 D.社会分配制度等因素,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大小无影响 读长江中下游与青海、西藏地区部分资料表,完成 5~6 题。 项目 地区 年生物 量(万吨) 可承载 人口(万) 最大人口密度 (人/平方千米) 长江中下游 88 600 22 000 395 青海、西藏 10 000 1 000 4 5.青海、西藏地区的环境承载力远远低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地势高、气候寒冷 B.生态环境脆弱 C.自然资源丰富 D.生物资源少 6.西藏的人口合理容量正在减小,原因可能是( ) ①消费水平迅速提高 ②人类的生产活动破坏了生态环境 ③青藏铁路的开通, 加 强了西藏与外界的联系 ④自然灾害增多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1850 年,清朝的人口 为 4.3 亿。当时的学者汪士铎惊呼:“人多之害,山顶已植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 老林,苗洞已开深菁,犹不足养……”。而今天的中国,不但养活了 13 亿人,人们的生活 水平比那个时代还提高了许多。据此回答 7~8 题。 7.以上材料表明,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是( ) A.对外开放程度 B.生活消费水平 C.科技发展水平 D.资源状况 8.随着人口不断增加,我国必须进行人口合理容量的估计,其主要意义在于( ) A.限制高消费现象的产生 B.规划农业生产的发展规模 C.制定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 D.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表分别表示某地区未来人口容量的最低人均消费量与该地区现有资源总量、 人均值。 某地区未来人口容量的最低人均消费量 人均耕地 人均森林面积 人均淡水 1 000 平方米 1 000 平方米 2 000 立方米/年 该地区现有资源总量 人口 面积 耕地 森林面积 年径流总 量(有效) 6 200 万 22 万平方 千米 8 万平方 千米 7.5 万平方 千米 5 105 亿立 方米 材料二'该地区现有人口 6 200 万,根据该地区人口发展趋势,预计 20 年后该地区人口 将达到 9 000 万。耕地因建设用地和退耕还林、还湖将减少 8 000 平方千米,新造林面积约 1 万平方千米。 (1)20 年后,该地区人均耕地为________平方米。在科技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未来对该 地区人口容量限制最大的资源是________。 (2)未来对该地区人口容量限制最小的资源是________。有人认为未来 20 年内此种资源 的质量可能会大大提高,试分析说明其理由和今后在利用这种资源中应注意的问题。 1~2.解析:第 1 题,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有社会经济、科技进步、政治制度、文化教 育、医疗卫生及自然资源、环境条件等。第 2 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 迅速,而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因此,在今后较长时间内,两者之间人口数量的差距将继 续扩大。 答案:1.B 2.B 3~4.解析:第 3 题,人均资源占有量的多少与人口数量、资源数量有关,而资源数量 又受开发、保护、利用率等的影响。第 4 题,题目问的是“从人口角度”,虽然 C、D 项说 法也利于青藏高原实现可持续发展,但与题目要求不符;B 项不可取,青藏高原生态脆弱, 人口容量有限,不可大量引进劳动力。 答案:3.D 4.A 5~6.解析:第 5 题,人口合理容量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利 用该地的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及智力、技术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 条件下,所能维持供养的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所以它不仅考虑了自然条件,同时还考虑了智 力、技术等多种因素。不同地区人口合理容量因消费水平的不同会有所差异。第 6 题,依据 我国国情,为增大人口合理容量应该努力提高科技水平、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对资源的管理 水平。提高生活消费水平会使人口合理容量减小,鼓励向国外移民不符合我国国情。 答案:5.D 6.C 1~2.解析:第 1 题,本题考查环境人口容量的决定因素。环境人口容量是由最短缺资 源所决定的,由图可知,最短木板是水资源。故选 A。第 2 题,本题考查增加人口合理容量 的措施。实行计划生育与控制死亡率只能对人口增长速度有影响,对于人口合理容量没有影 响,而发展新能源及提高资源利用率可以增加人口合理容量,故选 C。 答案:1.A 2.C 3~4.解析:第 3 题,未来地球资源环境承载力在 100 亿左右,读图分析可知,2050 年 的世界人口数约为 100 亿,人口突破警戒值。第 4 题,资源环境承载力与资源呈正相关,资 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相对越多;科技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呈正相关,科技越发达,人们 利用的资源越多,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大;消费水平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呈负相关,消费水平越 高,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小;社会分配制度等因素,影响对资源的利用,故对资源环境承载力 也有影响。 答案:3.B 4.C 5~6.解析:第 5 题,结合表中内容和西藏、青海地区的自然环境可知,该地区环境承 载力小的原因为海拔高、气候寒冷、生态环境脆弱、生物资源少;自然资源丰富可以提高环 境承载力。第 6 题,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因素主要从消费水平、生态环境及地域的开放程度 等方面考虑。地区开放程度越高,人口合理容量越大,故③错。 答案:5.C 6.A 7~8.解析:第 7 题,据材料分析,随着科技发展水平的提高,今天的中国环境人口容 量比清朝高。说明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是科技发展水平,故选 C。第 8 题,我国进 行人口合理容量的估计,可以了解到我国适宜的人口数量和人口结构,可以为我国人口战略 的规划和人口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故选 C。 答案:7.C 8.C 9.解析:第(1)题,人均耕地面积=耕地总量/人口数。20 年后,该地区人均耕地为 800 平方米。由材料中提到因建设用地和退耕还林、还湖使现有耕地减少,由此确定影响未来该 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最大限制因素是耕地。第(2)题,根据各资源现有人均资源量及未来环 境人口容量的最低消费量的比较,再结合当地的生态建设对各资源的影响,可推知对未来该 地区环境人口容量限制最小的是淡水资源。淡水资源利用要注意节约、保护水质、季节调配 等。 答案:(1) 800'耕地 (2)淡水资源'理由:因为该地区未来将退耕还林、还湖,植树造林,增加植被覆盖率, 会使淡水资源的质量提高;治理污染力度可能会加大,水质也会提高。应注意的问题:节约 用水,防治水污染;建设水利设施,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