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
下图示意我国东北某区域铁路线的分布。该区域铁路修建的年代较早,近些年几乎废弃。
据此完成 1~3 题。
1.该区域铁路线主要沿( )
A.等高线分布 B.河谷分布
C.山脊线分布 D.山麓分布
2.该区域修建铁路主要是为了运输( )
A.原木 B.农产品 C.工业品 D.石材
3.近些年来,该区域铁路几乎废弃的主要原因是( )
A.设施陈旧 B.运速太慢
C.线路过密 D.运输需求太小
重载铁路指行驶列车总重大、行驶大轴重货车或行车密度和运量特大的铁路,主要用于
输送大宗原材料货物,是未来铁路的发展方向和铁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世界重载铁路运输
是 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出现在美国大西洋沿岸并逐渐发展起来的。下图为澳大利亚西北部重
载铁路线分布图。据此完成 4~6 题。
4.推测 20 世纪 50 年代世界重载铁路运输开始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化快速发展 B.农业生产机械化
C.城镇化快速发展 D.人口流动规模化
5.影响澳大利亚修建西北部重载铁路线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城市 D.矿产
6.目前世界上只有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美国等少数国家开通了重载铁路。这一
现象产生的最主要因素是( )
A.资源数量 B.市场需求
C.技术水平 D.国土面积
能力提高
根据下图及相关信息,回答第 1 题。
1.图中高速公路建设选择乙方案,其原因可能是( )
①促进沿线地区城镇发展 ②保护重点风景名胜区
③单位距离建设成本低 ④沿河谷走向自然障碍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展线指在山岭地带,当地面自然纵坡大于道路设计容许的最大纵坡时,为了顺应地形,
适当延伸线路长度,使线路沿山坡逐渐盘绕而上,最终到达终点的铁路建设技术。下图为青
藏铁路一期工程(1958 年建设)关角山附近的展线群,自南山站起至察汗诺站共有 5 组展线,
后来新关角隧道开通,关角展线群被取代。据此完成 2~3 题。
2.从南山站到察汗诺站修建展线的主要目的是( )
A.联系更多站点 B.提高行驶速度
C.延长线路长度 D.降低线路坡度
3.在青藏铁路一期工程期间,有专家提出可考虑开挖图中的新关角隧道,缩短铁路运
行路程。影响当时未建设新关角隧道的关键因素是( )
A.地形地质 B.资金技术
C.生态保护 D.交通安全
风陵渡位于豫陕晋三省交界处(下图),历史上商旅云集,是黄河上的重要渡口。风陵渡
上游河段摆动频繁。1970 年黄河铁路大桥建成,风陵渡航运业务受到影响;20 世纪 80 年代
风陵渡货运量急剧增加;1994 年风陵渡黄河公路大桥建成通车,此处商旅云集的盛况逐渐
消失。据此完成 4~6 题。
4.风陵渡成为图示地区的重要渡口,主要是由于该河段( )
A.河道相对稳定 B.河面相对狭窄
C.流速相对平缓 D.含沙量大
5.20 世纪 80 年代风陵渡货运量急剧增加,得益于( )
A.商贸快速发展 B.水运条件改善
C.渡口旅游兴起 D. 铁路运力提升
6.1994 年以后风陵渡商旅云集盛况消失的主要原因是( )
A.交通流量减小 B.无需在此中转
C.基础设施陈旧 D.货运量减小
“无水港”是指在内陆地区建立的港口服务功能的物流中心,内陆的进出口商品可以在
当地完成订舱、报关、报检等手续,将货物交给货代或船运公司。西安国际港务区号称“中
国第一无水港”。它以西安现有立体交通为依托,以与沿海国际港口合作为基础,在内陆形
成海陆联运的聚集地和结合点,成为国际物流与国内物流的结合部并形成物流产业集群区。
据此完成 7~8 题。
7.“无水港”业务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 )
A.高铁运输快速发展 B.集装箱运输迅速发展
C.河海联运逐步实现 D.海运速度不断加快
8.西安积极建设“无水港”,其目的是( )
①加快发展进出口贸易,提升外向型经济水平
②拓展城区发展空间,完善城市功能
③提高综合服务水平,增强辐射带动能力
④降低运输成本,节约运输时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苏北振兴步伐,2016 年 5 月,江苏省出
台了《关于加快苏北振兴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若干政策意见》。
材料二 随着江苏省沿海高铁(①)、连淮扬镇高铁(②)、徐宿淮盐高铁(③)等开工建设,
各省辖市将全面进入高铁时代。下图为江苏已有铁路与规划在建铁路的空间分布示意图。
(1)与规划建成后的铁路网相比,江苏省现有铁路网存在的明显不足是部分铁路标准低、
布局不合理,这种不足对江苏省经济社会产生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淮 安 — 盐 城 段 和 淮 安 — 扬 州 段 高 铁 工 程 建 设 需 要 克 服 的 不 利 条 件 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规划在建的高速铁路网建成之后,淮安交通区位和经济区位发生的变化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新的铁路网对苏北振兴有哪些积极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解析:第 1 题,从图中信息来看,早期铁路线明显沿河谷分布,主要是由于河谷
地区地势平坦,有利于铁路修建及运营。故选 B 项。第 2 题,图示地区有海拔 1 300 米以上
的山地,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四周,说明该地区中部地势较高,平原面积较小,农产品运量较
小,B 项错误;该区域铁路建设的目的主要是运输原木,因为东北地区是我国三大林区之一,
林木资源丰富,而人口较少,本地需求量小,故主要向外运输,A 项正确;图示区域位于长
白山地区,东北地区的工业主要集中在辽中南地区,该区域工业品运输量小,C 项错误;东
北地区森林资源广布,平地土层深厚肥沃,石材资源较少,D 项错误。故选 A 项。第 3 题,
读图并结合第 2 题分析,铁路的修建主要是为了运输原木。而经过多年的砍伐,林木蓄积量
减小以及近年来,我国环保力度的加大,对于森林的开采和砍伐进入严格限制阶段,原木生
产量减小,所以铁路废弃,D 项正确。近年来我国铁路建设飞速发展,设施陈旧及运速慢等
问题均可以改进,并非是铁路废弃的原因,A、B 两项错误;铁路密度大小主要取决于经济
发展的需求,其废弃原因与密度大小无关,C 项错误。故选 D 项。
答案:1.B 2.A 3.D
4~6.解析:第 4 题,20 世纪五六十年代世界经济复苏及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使矿产资
源等大宗工业原材料的需求量迅速增加,对铁路运输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铁路重载化,重
载铁路运输发展迅速;与农业、城镇化和人口流动关系小。故选 A 项。第 5 题,由材料可
知,重载铁路主要用于输送大宗原材料货物,因此矿产资源成为澳大利亚西北部修建重载铁
路线的主要区位因素。故选 D 项。第 6 题,重载铁路对铁路线路、机车车辆、行车组织等
方面要求较高,这说明技术水平是限制性因素;与资源数量、国土面积和市场需求关系不大。
故选 C 项。
答案:4.A 5.D 6.C
1.解析:读图可知,乙方案高速公路经过了两个小城镇,随着高速公路的修建和运营,
改善小城镇的交通条件,从而促进沿线地区城镇发展,①正确;读图可知,甲方案高速公路
穿过风景名胜区,高速公路修建会破坏生态环境,破坏风景名胜区环境,而乙方案避开了国
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可以保护重点风景名胜区,②正确;读图可知,乙方案两次穿过河流,
自然障碍多,因此单位距离建设成本较高,③、④错误,依据题意选 A。
答案:A
2~3.解析:第 2 题,由图文材料信息可知展线是分布在崇山峻岭之中的,人口稀少,
山岭之中地面自然坡度过大会限制火车的行驶,通过设置展线可以适当延长线路,使得线路
沿着山坡逐渐盘绕而上,起到降低坡度的作用,因此可知从南山站到察汗诺站修建展线的主
要目的是降低线路坡度,故选 D。第 3 题,开挖隧道的成本比较高,且技术要求比较高,青
藏铁路一期工程期间资金和技术条件还不够充分,不具备建设隧道的条件,因此可知地形地
质、生态保护、交通安全等这些因素都不是影响当时未建设新关角隧道的关键因素,A、C、
D 错误;因此可知影响当时未建设新关角隧道的关键因素是资金技术,B 正确。
答案:2.D 3.B
4~6.解析:第 4 题,据图可知,黄河的摆动较大,风陵渡口附近的河段,摆动较小,
河道稳定,故成为图示地区的重要渡口,A 正确;河面相对狭窄不是主要原因,B 错误;流
速平缓相差不大,C 错误;该地地处河流上游流经黄土高原,河流含沙量大,但不是影响渡
口选择的主要原因,D 错误。第 5 题,结合材料,20 世纪 80 年代风陵渡货运量急剧增加,
得益于改革开放后,商贸快速发展,A 正确;水运条件变化不大,B 错误;渡口旅游对货物
运输的影响较小,C 错误;铁路适合长距离运输,运力变化不大,D 错误。第 6 题,1994
年风陵渡黄河公路大桥建成通车,货运可以直接从大桥经过,不需要在此中转,故此风陵渡
口商旅云集的盛况逐渐消失,主要原因是无需在此中转,致使风陵渡口商旅云集的盛况消失,
故选 B。
答案:4.A 5.A 6.B
7~8.解析:第 7 题,“无水港”业务是将货物运送到沿海港口,直接装船出海,高铁
运输对其影响不大,A 错误;读题可知,“无水港”是指内陆地区建立的具有港口服务功能
的物流中心,通过海铁联运将货物运送到沿海港口,直接装船出海。当前的货物运输主要是
标准化的集装箱运输,使得货物运输效率大为提高,故“无水港”业务获得快速发展,B 正
确;根据材料可知,“无水港”不临江河、没有船舶,无法实现河海联运,C 错误;根据材
料,“无水港”业务主要运输方式是海铁联运,海运速度加快对其影响不大,D 错误。第 8
题,“无水港”是指在内陆地区建立的港口服务功能的物流中心,内陆的进出口商品可以在
当地完成订舱、报关、报检等手续,将货物交给货代或船运公司。因此,西安积极建设“无
水港”,其目的是加快发展进出口贸易,提升外向型经济水平,拓展城区发展空间,完善城
市功能,提高综合服务水平,增强辐射带动能力;①②③正确,故选 A。
答案:7.B 8.A
9.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现有高铁主要分布在苏南,现有的铁路也是苏南多,
苏北、苏中地区铁路少,从此看出铁路布局不合理,苏北、苏中地区铁路标准低,影响苏北、
苏中地区发展,制约江苏经济的协调和均衡发展。第(2)题,可以从图中读出规划在建铁路
②部分路段沿京杭大运河延伸,淮安-盐城段和淮安-扬州段主要通过江淮平原,这一地区
地势低洼,河网密布,不利于铁路的路基建设。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有多条铁路在淮
安交汇,故淮安将成为江苏中部新的交通枢纽,从而可推断铁路网的建成密切了淮安与长三
角经济区的联系。第(4)题,新的铁路网对苏北振兴的积极意义主要从基础设施建设、经济
发展、产业转移和人员流动等方面回答。铁路网的修建主要为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加强人
员和物资与外界的交流,促进区域的均衡发展;新的铁路网修建可促进苏北基础设施建设发
展,提高苏北产业发展水平;加强苏北与苏中、苏南生产要素的交流,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
展。
答案:(1)制约江苏经济的协调和均衡发展。
(2)地势低洼、河网密布、路基地质条件较差。
(3)多条铁路交汇,将成为江苏中部新的交通枢纽;密切了与长三角经济区的联系。
(4)促进苏北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提高苏北产业发展水平;促进苏北与苏中、苏南生产
要素的交流;促进南北产业转移;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