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届高三化学三轮复习 全国 I 卷—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B)
1.已知常温下碳酸、亚硫酸、次氯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同条件下,同浓度的 溶液和 溶液的酸性,后者更强
B. 溶液中通入少量 :
C. NaClO 溶液中通入少量 :
D.向氯水中分别加入等浓度的 和 溶液,均可提高氯水中
HClO 的浓度
2.某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常见的食品防腐剂——苯甲酸钠在治疗精
神分裂症方面的一种新用途。苯甲酸钠联合氯氮平可以治疗精神分裂症,
可有效改善疾病症状。
研究表明苯甲酸(简写为HA)的抑菌能力显著高于 。已知25 ℃时,
HA的 , 的 , 。在生产碳酸饮料的
过程中,除了添加NaA外,还需加压充入 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为25℃,不考虑饮料中其他成分)( )
A.相比于未充 的饮料,碳酸饮料的抑菌能力较低
B.提高 充气压力,饮料中c( )不变
C.当pH为5.0时,饮料中 =0.16
D.碳酸饮料中各种粒子的浓度关系为c( )=c( )+c( )+c
( )-c(HA)
3.某二元酸( )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 = + 、
(25 ℃时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是弱酸
B.稀释 0.1 溶液,因电离平衡向右移动而导致 c( )增大
C.在 0.1 溶液中,c( )=0.12
D.若 0.1 NaHA 溶液中 c( )=0.02 ,则 0.1 中
c( )[ ]>[ ]>[H2CO3]
④pH=4、浓度均为 0.1mol·L-1 的 CH3COOH、CH3COONa 的混合溶液:[CH3COO-
]-[CH3COOH]=2×(10-4-10-10)mol·L-1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4.常温下将 NaOH 溶液添加到己二酸(H2X)溶液中,混合溶液的 pH 与离子
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己二酸电离常数 Ka1(H2X)约为 10-4.4
B.曲线 M 表示 pH 与 的变化关系
C.当溶液中 C(X2-)=C(HX-)时,溶液为碱性
D.当混合溶液呈中性时,
15.常温下,H2C2O4 水溶液中 H2C2O4、HC2O4
-和 C2O4
2-三种形态的粒子的分布分
数δ随溶液 pH 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 Ksp(CaC2O4)=2.3×10-9]。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A.曲线①代表的粒子是 HC2O4
-
B.0.1mol·L-1 NaHC2O4 溶液中:c(C2O4
2-)>c(H2C2O4)
C.pH=5 时,溶液中主要含碳粒子的浓度大小关系为 c(C2O4
2-
)>c(H2C2O4)>c(HC2O4
-)
D.—定温度下,向 CaC2O4 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 CaCl2 固体,c(C2O4
2-)将减
小,c(Ca2+)不变
16.CO2 溶于水生成碳酸。已知下列数据:
弱电解质 H2CO3 NH3·H2O
电离平衡常数(25℃) Ka1=4.4×10-7
Ka2=4.7×10-11 Kb=1.77×10-5
现有常温下 1mol·L-1 的(NH4)2CO3 溶液,已知 NH4
+的水解平衡常数
,CO3
2-第一步水解的平衡常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数据可判断该溶液呈酸性
B.c(NH4
+)>c(HCO3
-)>c(CO3
2-)>c(NH3·H2O)
C.c(NH4
+)+c(NH3·H2O)=2c(CO3
2-)+2c(HCO3
-)+2c(H2CO3)
D.c(NH4
+)+c(H+)=c(HCO3
-)+c(OH-)+c(CO3
2-)
17.0.1 mol/L 的 溶液中 对于该平衡,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 )
A.加水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加入少量 NaOH 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加入少量 0.1 mol/L 盐酸,溶液中 减小
D.加入少量 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18.对于碳酸溶液中的电离平衡,下列电离常数的表达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19.能证明 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的事实是( )
A.滴入酚酞试液变红,再加入 溶液后红色褪去
B.滴入酚酞试液变红,再加入新制氯水后红色褪去
C.滴入酚酞试液变红,再加入 溶液后产生沉淀且红色褪去
D.滴入酚酞试液变红,再加入氢氧化钠后溶液红色加深
20.由表格中电离常数判断下列反应可以发生的是( )
弱酸 HClO
电离平衡常
数(25℃)
A.
B.
C.
D.
21.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与对应酸根的水解平衡常数存在某种定量关系。
(1) 可用氨水吸收生成 。25℃时,将 amol 溶于水,溶
液显酸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
式表示)。向该溶液滴加 bL 氨水后溶液呈中性,则滴加氨水的过程中水的
电离平衡将__________(填“正向”“不”或“逆向”)移动,所滴加氨水的浓度
________mol·L-1
( 的电离平衡常数取 Kb=2×10-5)。
(2)已知常温下 的水解常数 Kh=1.61×10-5。
①含等物质的量浓度 HCN 与 NaCN 的混合溶液显___(填“酸”“碱”或“中”)
性, ___(填“>”“CH3COОН> 。A.因为乙酸的酸性大于亚硫酸氢根离
子,所以亚硫酸钠和乙酸反应生成亚硫酸氢钠和乙酸钠,故A错误;B.甲
酸钠溶液因为甲酸根离子水解溶液显碱性,且存在质子守恒,c(OH-)=c
(H+)+c(HCOOH),因为溶液的pH=8,所以c(OH-)=10-6 mol•L-1,c
(H+)=10-8 mol•L-1,所以c(HCOOH)=9.9× 10-7 mol•L-1,故B正确;C.
等浓度的乙酸和甲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假设甲酸溶液的pH=b,
=10-4.74, =10-3.74,计算b=a-0.5,故C错误:D.因为甲酸的酸
性比亚硫酸氢根离子酸性强,所以同温度下,等浓度的溶液中甲酸根离子
水解程度小于亚硫酸提离子水解程度,即等浓度的甲酸钠的pH小于亚硫酸
钠,故D错误。
8.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盐类的水解、弱电解质的电离等。 溶液中存在
的水解平衡与电离平衡、水的电离平衡、 的电离平衡等,A 不
正确; 溶液中含 P 元素的粒子有 、 、 、 ,B 不
正确;由图 1 可知当 大于 后,溶液的 pH 不再随
的变化而变化,C 不正确;由图 2 可知 溶液的 pH 为 4.66
时, 的分布分数为 0.994,故用浓度大于 的 溶液溶解
,当 pH 达到 4.66 时, 几乎全部转化为 ,D 正确。
9.答案:B
10.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侧重考查弱酸稀释过程中的变化。
由直线 b 可知 时,pH=0,则 ,即 溶液的 pH=0,说明
该溶液是强酸,所以直线 b 表示的是 ,常温下, 溶液的 pH=7,
A 项正确;对于 溶液,当 时,pH=1,则 ,即
溶液中 ,常温下 的电离平衡常数
,B 项正确;次磷酸( )为一元弱酸,
溶液中不存在 和 ,C 项错误;在 0≤pH≤4 时,加水稀释,
,D 项正确。
11.答案:C
解析: C. 点③加入 20mL 溶液等浓度的 NaOH,反应后的溶质为 NaA,结合
质子守恒可知: ,即 ,故 C 错误;
故选:C。
12.答案:A
解析:根据表中数据可知,酸性:亚硫酸>醋酸>碳酸>亚硫酸氢根离子>次氯
酸>碳酸氢根离子: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含有弱酸根离子的钠盐溶液,对应酸的
酸性越弱,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越大,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浓度越大,pH 越大,
水解程度: CH3COO-< [ ]>[H2CO3]>[ ],③错误;根据物料守恒有[CH3COO-
]+[CH3COOH]=0.2mol·L-1,根据电荷守恒有[CH3COO-]+2[OH-
]=2[Na+]+2[H+]=0.2mol·L-1+2[H+],得[CH3COO-]-[CH3COOH]=2×(10-4-10-
10)mol·L-1,④正确。
14.答案:A
15.答案:B
16.答案:C
解析:分析表中数据并结合题给信息知,CO3
2-的水解程度远大于 NH4
+的水解
程度.常温下 1mol·L-1 的(NH4)2CO3 溶液呈碱性,A 项错误;盐类的水解是微
弱的,则在常温下 1mol·L-1 的(NH4)2CO3 溶液中:c(NH4
+)>c(CO3
2-)>c(HCO3
-
)>c(NH3·H2O),B 项错误;根据物料守恒可判断 C 项正确;根据电荷守恒知
c(NH4
+)+c(H+)=2c(CO3
2-)+c(HCO3
-)+c(OH-),D 项错误。
17.答案:B
18.答案:C
解析:碳酸是分步电离的, 、 ,其中以第
一步电离为主,故碳酸的第一步电离的平衡常数 ,第二
步电离的平衡常数 ,C 项正确。
19.答案:C
解析: A 项,只能证明发生了水解,而无法证明是否存在水解平衡,A 选
项错误;新制氯水具有酸性和氧化性,所以加入新制氯水后红色褪去不能
说明存在题述水解平衡,B 项错误;加入 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
则该沉淀一定是 ,说明 没有水解完全,红色褪去,说明 减
小,证明 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C 选项正确;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即使不存在题述水解平衡,溶液的碱性增强,红色
也会加深,D 选项错误。
20.答案:B
解析:由题表中数据可知,酸性: 。因酸性 ,
则反应 不能发生,A 项错误;因酸性
,则反应 能发生,B 项正确;
因酸性 ,则反应 不能发生,C 项
错误;因酸性 ,则反应 不能发
生,D 项错误。
21.答案:(1) ;逆向 ;
(2) 碱 ;<; ;0.616
22.答案:(1)
(2)不 不变
(3)①
② 或
(4)碱
23.答案:(1)①
②
(2)① 为正盐,且为强碱弱酸盐,溶液中 水解使溶液呈碱
性: ; 为酸式盐,在溶液中既存在电离平衡,
又存在水解平衡: 、 , 的电离
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所以溶液呈酸性
②4 180min
(3)向左 减小 3.9
解析:(1)①根据盖斯定律,将题中两个方程式相加后再除以 2 即得总
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②反硝化是在微碱性条件下进行的,故生成 ,
而电化学法是在酸性条件下进行的,故 参加反应。
(2)②由图可知,初始 pH=4,时间为 180min 时,废水中磷和总有机碳
(TOC)的去除率接近 100%,投加量为 时 的氧化效果最佳。
(3)正常雨水中 。
常压下纯净的二氧化碳通入蒸馏水中至饱和,因为 ,所以
,不考虑
的二级电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