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单元 100 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一)
小括号
课题 认识小括号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小括号是学生接触的
一种新的运算符号,如果直接告诉学生小括号的作用和带有小括号的
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学生会感到枯燥,而且记忆不深刻。基于
这一点就教学设计如下;
(一)知识教学点
1、认识小括号,初步了解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2、正确计算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
(二)能力训练点
1、能准确判断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2、能准确地计算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
3、加强数学语言训练,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判断地能
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小括号及其作用。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片、口算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直接说得数。
4+3+3= 5+0+3= 3+4+9= 3+2+1=
9-3-4= 10-3+7= 10+5-2= 7-0-6=
(二)探究新知
1、导入
引导学生回忆加、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今
天我们继续学习加、减两步式题。
2、教学例 1
⑴出示五星投影图: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⑵同学们拿出五角星,在桌上摆一摆。
想一想:怎样算出还剩几个呢?如何列算式呢?相互之间可以讨论一
下。
⑶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的解题思路:
①从 10 个里面去掉 2 个,再去掉 3 个,剩下 5 个。
②把 2 个和 3 个合起来一共是 5 个,再从 10 个里面一起去掉 5 个,
还剩 5 个。
③怎样列算式呢?板书:
“10-2-3=”
“10-(2+3)=”
第一种算法:先算 10 减 2,再减 3。
第二种算法:计算中要先计算 2+3,但这一步在后面,这就需要改
变运算顺序,因此要在先计算的这一步加上一个小括号。
板书课题:
“小括号”
师生共同根据小括号的作用,列出两种算法的算式。
10 - 2- 3=
10 -(2+3)=
④引导学生计算。
10-2-3=
先算 10-2=8,再算 8-3=5。(板书结果)
10-(2+3)=
先算 2+3=5,再算 10-5=5。(板书结果)
(1)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将第二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引入小
括号。
(2)讲解小括号的作用。 组织学生再次验证小括号的作用,让学生
讨论两种计算方法的运算顺序。
1.观察情境图,找出其中的数学信息,并提出问题。 生:还剩几个
星星?
2.学生试做,并列出算式。
生 1:10-2-3=5
生 2:2+3=5 10-5=5
3.(1)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尝试“创作”各种方法将两个算式合并成
一个综合算式,在教师的引导下认识小括号,列出综合算式:10-(2
+3)=5。
(2)理解、感受小括号的作用:小括号可以改变原来算式的运算顺序,
它的作用就是把先算的部分括起来。在计算时我们要先算小括号里面
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4.学生根据讲解再次验证小括号的作用:第一题是按照从左往右的顺
序依次计算的;第二题是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2. 比一比,算一算。
13-4+5= 13-(4+5)= 7+7-6= 7+(7-6)=
3.计算。
8+(6-4) = 9-(7-4)= 10 - 2 -1=
7+(6-5) = 14-(6+3)= 16-(5+2)=
4.在适当的位置添上小括号,使等式成立。
9-2+3= 5 10-9-3= 4 15-5+3=7
三、训练深化。
共有 72 人,已经检查了 40 人,其中 6 人近视。还有多少人没有检查?
1.说出这道题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引导学生用两种方法进行计算,并说说每种方法的解题思路。
(四)全课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明确:我们学习了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的计算方法:
“在一个算式里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板书设计:
小括号
10 – 2 – 3 =5 10 –(2+3)= 5
8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