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教案 乘加、乘减的问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二年级数学教案 乘加、乘减的问题

ID:656426

大小:18.49 KB

页数:7页

时间:2021-04-0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青岛 2011 课标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休闲假日----解决问题 信息窗一:乘加、乘减的问题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信息窗一:乘加、乘减的问题》是青岛 2011 课标版第八单元休闲假日--解决 问题的信息窗一。本单元内容是以解决问题为经,以学习两步四则混合运算的运 算顺序为纬安排设计的。其基础是 100 以内加减法;表内乘、除法及两步加减 混合运算。这部分内容是今后继续学习四则混合运算和解决稍复杂问题的基础。 本单元主要内容:简单的两步四则混合运算。 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本单元的设计依然遵照以解决问题为框架,在解决 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混合运算的顺序。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体会计算的价值。 学情分析 学生才学完 100 以内的加减法;表内乘、除法。对于学习简单的四则混合 运算及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有一定难度。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一个算式里既有乘法、又有加减法时,要先 算乘法,后算加减法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2、在具体情境中提出能运用乘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的问题,并能结合具体情境, 简单表述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有条理的思考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混合运算在解决日常生活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及语言 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能运用乘法与加法、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用乘法与加法、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他叫嗒嘀嗒。想认识他吗? (放映视频) 师:同学们你们想去他的格林王国里玩吗?想听他讲故事吗? 师:想听故事,就得解决小熊嗒嘀嗒给我们出的问题,他为我们设置了三个任务 要我们去完成。你们准备好了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能够对本节课感兴趣,投入到美丽的格林王国里,低段学生 喜欢情景导入。 2、任务一:计算题 师:任务一就是来帮他解决计算题。好了,开始!(出示计算题)。 8×7= 6×9= 27+36= 54-24= 集体订正。 师:任务一,你们过得是相当轻松,看来你们的数学计算能力非常强了。那我们 接着去看看下一项任务又会是什么呢? 【设计意图】这节课解决的是乘加、乘减问题,首先计算几道乘法、加减法计算 题帮助本节课的学习。 二、探究新知 任务二:解决问题 师:嗒嘀嗒说上周有个旅游团去他们的王国里玩了,有关这个旅游团的信息如下 图。(出示图片) 师:你们能得到哪些信息呢?引导学生说出图片当中的已知条件。 生 1:小汽车停了 3 排,每排 7 辆。 生 2:停了 9 辆大汽车。 生 3:............. 师:,你们可真棒,能把已知条件全部找到。已知条件找到了,你们能提出数学 问题吗? 生 1:旅游团一共有多少人? 生 2:小汽车比大汽车多几辆? 生 3:..........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并且会思考问题,这是数学新课程标 准中的创新意识的基础和创新的核心。 三、合作交流 师:既然同学们都已经把问题给他提出来了,那我想你们肯定也能帮他解答出来。 首先我们先来解决第一题。请同学们先自己思考一下该如何解决。(板书:解决 问题) 师:现在小组讨论第一个问题。 讨论要求: 1、四人必须都参与讨论。 2、有条理的思考问题。 3、用综合算式解决问题的小组总结算式的运算顺序。 4、计时 4 分钟。 师:现在我们叫两组的小代表上台讲解各组的方法。我们先来看第一组的情况。 组 1:用分布计算。9×4=36(人)36+5=41(人) 师:你们为什么这么做呢? 生:先求出 4 组有多少人,用乘法,再求一共有多少人,用加法。 师:还有没有其他方法来做这道题? 组 2:用综合算式计算。9×4+5=41(人) 师:你们又为什么这样做呢? 生:先求出 4 组有多少人,用乘法,再求一共有多少人,用加法。所以在这样 的运算中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师小结:同学们都说得非常准确,不管用哪种方法,我们都是先求 4 组有多少 人?再求一共有多少人? 师:我们给两组的成员们各奖励一分团队合作分。 师:同学们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老师非常欣慰。那我们一起来看 看这道题。同学们把这道综合算式给老师读一下。(板书算式:9×4+5=)你们 观察这道算式,发现什么? 生:算式中有乘法,有加法。 师:对。这是一道综合算式,里面有乘法也有加法。这种算式我们把它叫做乘加 混合运算。(板书:乘加)我们再回忆刚刚的解题过程,我们先求 4 组有多少人, 再求一共有多少人。所以在一道乘加算式中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呢? 生:先计算乘法,再计算加法。 师:非常正确,在一道乘加混合运算中,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师:好了,我们来继续讨论第二道题。小汽车比大汽车多几辆?继续小组讨论, 计时 3 分钟。 组 1:分步计算。7×3=21(辆)21-9=12(辆)先求小汽车有多少辆,然后再 来求小汽车比大汽车多几辆。 组 2:综合算式: 7×3-9=12(辆)先求小汽车有多少辆,用乘法计算,然后 再来求小汽车比大汽车多几辆,谁比谁多用减法计算。所以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师:你们两组的表述非常清楚,很棒。不管用什么办法,我们都要先求小汽车有 多少辆,然后再来求小汽车比大汽车多几辆。 师:我们给两组的成员们各奖励一分团队合作分。 师:同学们帮老师把综合算式读一下。(板书算式: 7×3-9=12)根据刚刚的乘 加算式,你能再给这道算式起个名字吗? 生:乘减。 师:对,把这样的算式叫做乘减混合运算。(板书:乘减)我们再回忆刚刚的解 题过程。我们先求小汽车有多少辆,再求小汽车比大汽车多几辆。所以在乘减混 合运算中,我们应该先算什么呢? 生: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师:在一道乘减混合运算中,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师:同学们,通过解答这两道题,我们知道乘加、乘减的混合运算顺序,那你们 能不能再帮老师说一下混合运算顺序呢? 生 1:在乘加、乘减混合运算中,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生 2:在乘加、乘减混合运算中,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生 3:在乘加、乘减混合运算中,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师:我们顺利完成了嗒嘀嗒给我们的第二个任务,我们先放松一下,跟着老师动 一动吧。 【设计意图】学会合作交流各自的思考方法,小组成员一起解决问题,锻炼学生 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任务三 师:下面就是嗒嘀嗒留给我们的第三个任务,也是最后一个,有没有信心完成呢? 1、计算。 3×7+8= 5×4-15= 2、有 4 个小朋友吃包子,每人吃了 3 个,还有 16 个包子。原来一共有多少个 包子? 集体订正。(将 3 位学生的作业拍照传到电子屏) 五、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们都学到了什么呢? 生:我们学会了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生:我们还会用乘加、乘减算式解决生活问题。 师:今天这节课你们表现得很不错,看来你们非常想去听嗒嘀嗒讲故事,我们一 起去听听吧! 【设计意图】通过前面的情境导入,提高学生的上课热情,到最后完成任务后得 到的奖励听故事,使得整节课前后呼应。故事做成微课,让学生一目了然。故事 的选取也是对学生有一定的积极向上影响力。 板书: 乘加、乘减 解决问题 9×4+5=41(人) 答:一共有 41 人。 7×3-9=12(辆) 答:小汽车比大汽车多 12 辆。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青岛 2011 课标版第八单元休闲假日--解决问题的信息窗一。本节 课的两个主要目标是一、掌握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二是会用乘加、 乘减解决问题。通过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整节课下 来,教学目标完成。 整节课老师只做到辅助、合作的角色,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全员参与解 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学会思考问题、交流探讨、学会四则混合 运算顺序及解决问题。 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能更多地让学生表达,教学过程设计得再精彩一些,让 学生更加喜欢数学课,喜欢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