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分=60 秒》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 1 分=60 秒。
2.使学生初步建立 1 分、1 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二)能力目标
1. 通过各种学习活动,培养学生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三)情感目标
1. 在观察比较、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自主学习的精神,感知数学
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了解数学和价值,对数学产生求知欲,获得运用知识解决
问题的成功体验。
2. 帮助学生树立珍惜时间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
1. 使学生知道 1 分=60 秒。
2. 使学生初步建立 1 分、1 秒的时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放映春节晚会倒计时的课件,师生一起倒计时数数。)
师:当新的一年即将到来的时候,我们一起倒数的 10、9、8……用的是什么时
间单位?(秒)
师:我们以前学过什么时间单位?(时、分)
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要计量很短的时间,就要用到比时、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秒。(板书课题:秒的认识)
师:关于秒,你想了解有关它的哪些知识?(学生回答)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认识 1 秒。
师:秒虽然是计量短暂时间的单位,但它在我们的生活中却有很大的作用。你见
过哪些场合是用秒计时的?(马路上红绿灯、运动员赛跑计时等等)
师:观察钟表,钟面上哪一根针是秒针?(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是秒针)
师:秒针是怎样计时的?(秒针走 1 小格的时间是 1 秒)
师:秒针从数字 12 走到数字 1 走过几个小格?表示过几秒?(5 小格、5 秒)
师:秒针从数字 1 走到数字 4,走几大格?表示多少秒?(3 大格,15 秒)
自主回答:秒针从 走到 ,走了 个大格,也就是 个小格,是 秒。
2、认识 1 分=60 秒。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秒针走一圈,分针有什么变化?(秒针转一圈,分针走
一个小格。)
师:秒针转动一圈经过 60 个小格,也就是 60 秒,分针经过一个小格,也就是 1
分,那么 1 分=60 秒。
3、各种计录秒的表
①有的电子表可以显示到秒。
②这是秒表。一般在体育运动中用来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
三、活动体验,感受时间珍贵
1、感受 1 秒
师:1 秒钟有多长呢?
生汇报自己 1 秒钟能完成什么?(声音、点头、拍手、眨眼、跺脚)
师: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很多现代化的工具 1 秒能做很多事情,现代化的交通工
具也能在 1 秒的时间里走很多路程。
(出示课件)
飞机 每秒约行 250 米
火车 每秒约行 55 米
小汽车 每秒约行 20 米
喷气式飞机 每秒约行 500 米
卫星 每秒约行 7900 米
有的电脑 一秒可以计算约 3 万亿次
课件展示数据:刘翔与特拉梅尔的 110 米栏成绩,教师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
育。
2、体验 1 分钟。
(师播放 1 分钟时间,生静静体会)
游戏活动:写字、口算、写数字。
四、联系实际,巩固拓展
1、改数学日记。
师逐句读,生指出错误并改正。
2、动动脑。
秒针从数字 3 走到数字 6 经过多长时间?
分针从数字 3 走到数字 6 经过多长时间?
时针从数字 3 走到数字 6 经过多长时间?
五、拓展延伸,总结升华
1、介绍钟表的发展史
2、课堂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