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5.10.1 水中的动物 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5.10.1 水中的动物 教案

ID:656174

大小:14.03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04-0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水中的动物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路 水中的动物是第十章水中的生物第一节的教学内容。本章的 学习要点有,鱼类的主要特征,以及以人类生活的关系,软体动 物的主要特征以及人类生活的关系,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以及人 类生活的关系,学习要点一鱼类的主要特征则是通过探究鱼类适 应水中生活的特征来实现的,所以本节课的实施方式,是以探究 活动为主,探究活动是本节课的主题, 探究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是七年级生物下册一个很重 要的探究活动,鱼类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内容,且实验材料容易获 得,组织好本次的探究活动将是对学生科学探究素养的培养,也 是落实教材专题探究活动的体现, 二、教学内容分析 水中的动物,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一水中动物的种类, 二多姿多彩的水中动物,三,探究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根 据教学内容的分析,本章的第一个学期要点鱼类的主要特征,以 及人类生活的关系,将在本节课中得以体现,而且这个,而且学 习要点,将通过探究活动予以体现。 三、教学目标的确定 鉴于以上分析,我确定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道水中的动物有哪些种类? 2、知道水中的动物是多姿多彩的 3、探究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 四、教学重点的确定 鉴于对教学目标的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得以确定。本节 课的教学重点是探究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 五、教学难点的确定 鉴于对教学重点的分析,如何开展探究活动?我个人认为应 该按照探究活动的五个环节展开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 体验如何提出问题;根据问题如何做出假设;根据假设如何制定 计划;根据计划,如何实施计划;根据探究的结果如何得出结论。 由此可见,探究活动是很严谨的科学思维,本节探究活动的难点 在于:所提出的问题并不是单一的问题,所做的假设并不是单一 的假设,围绕问题将要作出多种假设,这才是本节课的难点。 多种假设如果顺利给出,本节的探究活动才能顺利进行,如 果多种假设不能顺利提出,则会影响学生制定计划的过程,计划 不能很好的制定,后面的实施计划也无从谈起,由此可以看出, 本节课学生的主体作用很重要,活动是以学生为主导,教师则只 能是引导的作用,以前这种类型的课上的较少,本次探究活动成 功与否,对教师,对学生都是一种考验。 六、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应该是本探究活动的重要内容。本节课我给学生准 备了如下的探究材料,鱼的鳞片,鱼的鳃片,鱼鳔,每组四条活 的小鲫鱼,镊子,剪刀,放大镜等,实验材料的准备,其目的是 想让学生在提出问题环节能准确的提出所要探究的问题,主要是 想起一个引导作用。 七、教学过程 1、目标一的完成,通过学生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说出水中动 物的五个种类,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来完成。 2、目标二的完成,通过播放幻灯片,学生对水中动物的五个种 类进一步的进行认知学习,以巩固目标一。 3、目标三的完成,用较短的时间迅速完成目标一和目标二的教 学,就要马上转入目标三的学习中来,计划用时 35 分钟。 教师提出问题,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有哪五个环节? 学生 答、教师板书。 教师过渡:俗话说鱼儿离不开水鱼,为什么鱼能在水中自由 自在的游泳呢?我们可不可以以鲫鱼为材料来探究鱼类适应水 中生活的特征呢? 根据探究活动的五个基本环节,现在我们来进入第一个环 节,提出问题环节,同学们可以思考一下,我们们可以提出一个 什么样的问题呢?学生答,教师来确定最终的问题 。 [提出问题] 鲫鱼具有哪些适应水中生活的外部形态特征? 根据这个问题,我们来做出假设,作出假设之前,先看两个 素材, 素材一,科学家名言,一个未被验证的假设,其价值很小, 甚至没有价值,但如果这个假设能引导后人进行观察并确立起这 样的假设,那么我们所做的就会很有用处,因为大量鼓励的事实, 可以因此联系起来,并且使人易于理解,达尔文。 素材二,作出多种假设,对同一组观察材料可以从不同角度 作出假设,对鲫鱼所具有的能够适应水中生活的外部形态特征, 可以做出多种假设,并根据假设制定探究计划和实施探究实验。 教师归纳总结 由此可见,围绕这个探究问题所做出的假设不是一个单一假 设,而是一个多种假设,因为,鲫鱼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不可 能是一个特征,而是多种种特征,所以,作出的假设也应该是多 种的,同学们可以动动脑筋,看一看,能做出一个什么样的多种 假设。 教师归纳确定。 [作出假设] 假设一,体表的粘液是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 假设二,鳃是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正 假设三,鳍是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 假设四,厕线是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 假设五,鱼鳔:是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 [制定计划] 教师过渡:既然这么多的假设,那么我们先选定一个假设来 进入制定计划的阶段,现在请同学们积极开动脑筋,围绕第一个 假设,看看你们小组能制定一个什么样的计划,学生答,教师反 馈肯定。 [实施计划] 学生根据制定的探究计划,实施探究实验。 [得出结论] 小组探究得出的结论是什么?与假设一致吗? 按照这样的思路,依次进行,将其余的四个假设完成探究。 最后进入[讨论]环节。 1. 综合各小组的探究结果,说说鱼类有哪些适应水中生活的特 征? 2. 在探究实验中,你是怎样与小组的同学分工合作的?成功的 经验或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