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6.1 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 学导单
【学习目标】
1、结合现实情境了解线段的比和成比例的线段;2、理解并掌握比例的性质;
3、通过实际问题的研究,发展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
强用数学的意识.
【学习重点】了解线段的比和成比例的线段. 【学习难点】比例的性质的运用.
【学习过程】一、学一学: 阅读书 P40-41
1. 在 a、b、c、d 这 4 条线段中,如果 ,那么称
这 4 条线段成比例(即称 a、b、c、d 这四条线段成比例).其中 a、b、c、d 叫
做组成比例的项,线段 a、d 叫做比例外项,线段 b、c 叫做比例内项.
2.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 a:b=c:d,那么 = ;反过来,如果 ad=bc(b≠
0,d≠0),那么 .
3.在
c
b
b
a 中,我们把 b 叫做 a 和 c 的 ,即b 2 =ac.
二、试一试:
1.下列各组线段中,长度成比例的是( )
A、2 ㎝、3 ㎝、4 ㎝、1 ㎝ B、1.5 ㎝、2.5 ㎝、4.5 ㎝、6.5 ㎝
C、1.1 ㎝、2.2 ㎝、3.3 ㎝、4.4 ㎝ D、1 ㎝、2 ㎝、2 ㎝、4 ㎝
2. 若 a 和 b 的比例中项是 9cm,a=3cm,则 b= .
三、例题讲解:
例 1、在比例尺为 1:50000 的地图上,测得 A、B 两地间的图上距离为 16cm.求 A、B 两地
间的实际距离.
例 2、已知 a、b、c、d 是成比例线段,a=2cm,b=3cm,c=6cm,求线段 d 的长.
例 3、如图,已知
2
3
EC
AE
BD
AD ,试求:(1)
BD
AB ;(2)
AC
EC 的值.
E
D
C
B
A
2 / 2
例 4、.(1)已知 3 4 1
2 2
x y
x y
,求 x
y
的值.
(2)已知 x:y=3:5,y:z=2:3,求
2
x y z
x y z
的值.
【迁移创新】
已知线段 a=3cm,b=2cm,c=6cm,请你再添加一条线段 d,使它们能组成比例线段,求线段 d
的长.
【课堂检测】
1、在比例尺为 1:5000 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为 25cm,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
是( ) A、1250cm B、125km C、12.5km D、1.25km
2、下列各组线段中,长度成比例的是 ( )
A、2cm、3cm、4cm、1cm B、1.5cm、2.5cm、4.5cm、6.5cm
C、1.1cm、2.2cm、3.3cm、4.4cm D、1cm、2cm、2cm、4cm
3、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 4cm、5cm、6cm,则这三边上的高的比为( )
A、4:5:6 B、5:4:6 C、6:5:4 D、
4
1 :
5
1 :
6
1
4、若 2x=5y,则下列式子中错误的是 ( )
A、
2
5
x
y B、
5
2
x
y C、
5
7
x
yx D、
2
3
y
yx
(B)5、已知 kc
ba
b
ca
a
cb ,则 k 的值是 ( )
A、-1 B、2 C、-1 或 2 D、无法确定
6、(1)如果 2a=3b,那么 a:b= ;(2)若 a=1,b=4,则 a 和 b 的比例中项 c= ;
(3)延长线段 AB 到 C,使 BC=2AB,则
AC
AB = ,
BC
AB = ;
7、等腰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高与斜边的比为 .
8、如图,OA=9,DA=12,BC=6,且
OA
OB
OD
OC ,求 OB、OC 的长.
A
C
B
D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