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5.14.1 生物的命名和分类 教案 (2)
加入VIP免费下载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5.14.1 生物的命名和分类 教案 (2)

ID:656134

大小:279.5 KB

页数:7页

时间:2021-04-0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生物的命名和分类》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教材特别注重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着手,引导学生展开一系列活动。 从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生物俗名所引起的混乱现象入手,让学生体会到生物 俗名的不科学性,进而顺理成章地提出科学命名的重要性,进而得出生物的名 称从多种多样到全世界统一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教材从生活经验入手说明分类 的必要性,接着安排了 4 项分类活动,按照先经验后理论再应用的认知顺序自 然地引导学生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二、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了解形形色色动植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特征,具有 足够的知识基础。并且初步了解过小组活动的过程,有一定小组学习讨论分析 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能说出分类系统的七个阶层,知道现金生物学家所用的分类阶层系统。 (2)能说出七个分类系统的关系和“种”在分类阶层种的生物学意义。 (3)能说出可被当做分类依据的生物特征,知道当今生物学家用来分类的最重 要的依据。 (4)观察不同生物在各分类单位的位置,分析他们之间的异同。 2、能力目标 (1)尝试根据生物的一定特征进行分类。 (2)能有条理地回答问题,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3)能在有疑问时,主动提出问题,具有回答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有耐心,仔细聆听老师的讲解,能认真专注地学习。 (2)勇于表达自己的意见。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生物学名的含义。 生物的科学分类方法和等级 难点:认同生物的名称从多种多样到全世界统一是很大的进步。 确定科学分类所依据的主要特征 五、教学过程 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目标达成 导入 (1min) 自然界中的生物多种多样,生物 学家是怎样给各种生物进行命名的 呢?本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学 习“第 14 章第 1 节 生物的命名和 2 分类”。 生物的 俗名 (5min) 图片展示: 同学们知道这些生物的俗名吗? 总结:生物的俗名能生动形象 地反映生物某一方面的特点或其生 活习性,通俗易懂,便于交流。 人们发现生物的俗名也有缺 陷,你知道吗? 组织小组讨论生物俗名的缺点 总结: 提出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生物俗 名,虽然形象生动,但往往因为同 物异名、异物同名、读音误解等原 因,引起了生物名称的混乱和交流 研究的许多困难。 观看图片。 尝试说出名称。 认 同 生 物 俗 名 能反映其特点, 体 会 俗 名 的 由 来。 结 合 已 有 的 生 活经验,小组成 员 交 流 讨 论 生 物俗名的缺点, 并举例说明。 通 过 故 事 与 讨 论,知道生物的 俗 名 有 同 物 异 名、异物同名现 象,有时还会因 为 读 音 造 成 误 解。 达成目标一 3 生物的 学名 (8min) 因此,创立世界通用的生物命 名法,给每种生物起一个唯一的科 学名称是很有必要的,这也是生物 学家在千百年前就有的愿望,并为 此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他们曾提出 了很多种命名方法,但由于不太科 学,都没有被广泛应用。看来“给 每种生物起一个唯一的科学名称” 还真是一座很难攀登的科学高峰。 谁是这一科学高峰的成功攀登者? (展示图片:林奈) 直到 18 世纪,瑞典博物学家林 奈确立了一种生物命名法, 一直被 沿用至今。这一方法使每种生物只 有一个全世界通用的科学名称即学 名 。 林 奈 ( Carl von Linné , 1707—1778 年,享年 70 岁),瑞典 博物学家。 自幼喜爱花卉。曾游历 欧洲各国,拜访著名的植物学家, 搜集大量植物标本。 自主阅读课本 P111,思考: ①生物学名的命名法 ②生物学名的表示方法 要求:认真阅读;做好标记。 时间:2min 教师总结:林奈创立的双名法 使每个物种只有一个全世界通用的 科学名称即学名,从而确保了物种 的名称不相混淆。林奈的双名法成 为一种科学的国际通用的生物命名 方法。 学 生 看 书 后 回 答:林奈 认 同 全 世 界 进 行 统 一 科 学 命 名的重要性。 自 主 学 习 后 回 答: ①双名法 ② 结 合 例 子 回 答: 属 名 种名 甘 薯 Ipomoea batatas 玉 米 Zea mays 生 物 的 学 名 由 两部分组成,第 一部分是属名, 第 二 部 分 是 种 名。生物的学名 都 用 斜 体 的 拉 达成目标二 4 讨论: (1)把你的姓名与图 14-3 中的一 种植物或动物的学名进行比较,姓 名与学名有什么相对关系? (2)一种生物的俗名是多样的,而 学名却是统一的。生物的名称从多 种多样到全世界统一,为什么说是 一个很大的进步? 丁文字表示。属 名是名词,第一 个字母大写,种 名是形容词,表 示 该 种 生 物 的 主 要 特 征 或 产 地等,全部用小 写。 学 生 思 考 后 回 答:人们平时喜 欢用生物俗名, 而 不 用 生 物 学 名。因为俗名形 象、生动、简洁, 并 且 是 大 家 约 定俗成的,使用 方便;而学名是 拉丁文的,懂得 的人不多,但是 学 名 有 利 于 世 界 范 围 内 的 学 术交流和研究。 拓展应 用:解读 挂牌 (1min) 我们校园里很多植物上都有挂牌, 看图回答,巩固 应用 5 挂牌中的信息你能正确解读吗? 水 杉 是 俗 名 ; 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这是学名,用斜 体拉丁文表示。 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 ↓ 属名 种名 细心的同学会发现,这张植物挂牌 上还标明了“杉科”,这代表什么意 思呢? 我们知道,迄今为止,对于不 同环境中多姿多彩的生物,人类已 经发现了大约有 200 万种,生物学 家对它们进行了分类,便于人们学 习与检索。“杉科”表示了水杉所属 的分类。 学生思考 产 生 学 习 生 物 分类的欲望 尝试分 类 (3min) “这里一些生物,请从不同的 角度尝试对它们进行分类。” “ 可 从 生 物 形 态 特 征 分 为 动 物类、植物类” “ 也 可 从 生 活 的 环 境 分 为 水 中 的 、 地 面 上 的 、 空 中 的 生 物” …… 达成目标三 要求学生说 明分类理由 科学分 类 (4min) “大家分得很棒!每个人都有 自己的分类标准。现在大多数生物 学家又是如何进行分类的呢?” “生物学家则根据生物之间的 相似程度,把它们划分为界、门、 纲、目、科、属、种等不同的分类 等级。” “观察人、猫、桃、小麦在各 分类等级中的名称,分析它们之间 的异同。” “所以最大的分类等级是?” “人和猫在界、 门、纲相同,桃 和小麦在界、门 相同。” 达 成 目 标 四,突破重 难点 6 “最小最基本的是?” “界” “种” 给动物 分类 (14min ) “有了科学的分类依据,现在 我们就一起尝试动物分类。” “现在老师给出一些分类单 位。请大家观看课本图 14-5 根据小 组活动单 1 步骤一中的资料,进行 小组讨论,派一人代表尝试将生物 磁片贴到所属的分类单位后面。” 指导小组活动,引导正确分类, 注意纠错,比如: 把“梭子蟹”和“河蚌”归入 “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一类中, 忽视了“身体有脊椎”这一主要特 征。 “我们可以看出,生物分为 动物界、植物界。动物有根据身体 里有无脊椎骨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 椎动物。无脊椎动物包括身体有一 个细胞构成的原生动物门、由内外 胚层及中胶层构成的腔肠动物门 等。” “脊椎动物包括哺乳纲、鸟纲、 爬行纲、两栖纲、鱼纲等类群。请 大家继续观看课本图 14-5 根据小 组活动单 1 步骤二中的资料,进行 小组讨论,派一人代表尝试将生物 磁片贴到所属的分类单位后面。” “根据脊椎动物亚门内的动物 种类与哺乳纲的动物种类分类结果 比较。由此得出规律:生物分类等 级从大到小,所包含的生物种类的 数量越少,共同特征越多,亲缘关 小组讨论, 并 将 生 物 贴 在 活 动 单 相 应 分 类单位的后面, 3min 小组讨论, 并 将 生 物 贴 在 活 动 单 相 应 分 类单位的后面, 3min 达 成 目 标 四、五,突 破重难点 7 系越近。“ “所以通过生物分类,可以阐 明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反映生物 界的进化情况等。“ 给植物 分类 (4min) “现在老师给出一些植物的分 类单位。请大家观看课本图 14-6 根据小组活动单 2 中的资料,进行 小组讨论,派一人代表尝试将生物 磁片贴到所属的分类单位后面。” “植物则分为被子植物门、裸 子植物门等类群。” 小组讨论, 并 将 生 物 贴 在 活 动 单 相 应 分 类单位的后面, 3min 目标五 结课: DIY 活动 (5min) “其实淮安本地的生物资源就 非常丰富,例如动物园中有白鹭, 洪泽湖里的大闸蟹,还有我们美丽 的校园。” “你能利用本节课的知识与经 验,迅速制作淮安本地常见的生物 分类小报吗?以倡导大家热爱我们 的家乡。” “课后还可以向小报中增加新 的生物,并贴到班级墙上,形成更 丰富的生物墙。” 将活动单 3 中 的 淮 安 本 地 生物进行分类, 并 将 其 中 的 生 物 粘 贴 到 生 物 小报底板上。 小组展示。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