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例 1 (2020 重庆中考 A 卷)中华文字博大精深,下列成语的本意主要涉及化学变
化的是( )
A.春风化雨 B.火上浇油
C.叶落知秋 D.滴水成冰
例 2 (2020 甘孜州中考)下列应用只涉及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
A.煤用作燃料
B.生石灰用作干燥剂
C.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1.(2020 金沙县模拟)中华诗词丰富多彩,下列诗句中描述了化学变化的是( )
A.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B.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C.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2.(2020 毕节二模)下列成语或典故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春风得意 B.掬水月在手
C.蜡炬成灰 D.草木皆兵
3.(2020 南京中考)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颜色、气味 B.密度、硬度
C.氧化性、可燃性 D.熔点、沸点
4.(2020 遵义中考)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煤用于发电 B.铜丝作导线
C.氮气作保护气 D.小苏打用于发酵
5.下列现象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
A.铜丝的导热导电现象
B.稀硫酸滴入石蕊溶液后溶液变红
C.鸡蛋壳遇食醋产生气泡
D.灼热的氧化铜通入氢气后变红
6.酒精:①无色透明;②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③易挥发;④能与水以任意比
例互溶;⑤能溶解碘、酚酞等物质;⑥易燃烧;⑦常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⑧是
一种绿色能源;⑨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汽化;⑩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根据上述文字可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有 (填序号,下同),化学性质有 ,
用途有_ _;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是_ _,发生的化学变化是_ 。
实验基本操作
例 3 现有如下仪器: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c______;g______。
(2)在溶解、过滤、蒸发实验中,每步实验都用到的是________(填字母,下同)。
(3)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________。
(4)用于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的是________。
(5)用于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的是________。
(6) 某 同 学 在 量 筒 中 溶 解 固 体 氢 氧 化 钠 , 发 现 量 筒 炸 裂 , 其 原 因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例 4 (2020 乐山中考)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 B.量筒读数 C.倾倒液体 D.过滤
7.(2020 德州中考)化学实验操作应严谨规范、注意安全。下列操作符合要求的
是( )
A.闻气体气味 B.振荡试管 C.滴加液体药品 D.稀释浓硫酸
8.(2020 抚顺中考)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验满氧气 B.检查装置气密性 C.点燃酒精灯 D.用滴管取液体
9.(2020 荆门中考)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闻气体时应轻轻移开集气瓶的玻璃片,小心吸入少量气体
B.为了检验 CO2 是否集满,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
C.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再把导管移出水面
D.氢氧化钠沾到皮肤上要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10.下列仪器:①试管;②集气瓶;③蒸发皿;④量筒;⑤烧杯;⑥燃烧匙,其
中可以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的是 _,必须垫上石棉网才能加热的是 。
11.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仪器。
请据图回答:
(1)写出 A~F 各仪器的名称:A_ _;B__ __;C__ __;D__ __;E__ __。
(2)用于量取液体的是__ __(填字母,下同)。
(3)能用于直接加热的是__ __。
(4)能给物质加热的是__ __。
(5)用于夹持试管的是__ __。
(6)可取用少量固体粉末的是__ __。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2020 毕节第 1 题)下列成语所描述的情景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丹桂飘香 B.煮豆燃萁
C.激浊扬清 D.草船借箭
2.(2019 毕节第 1 题)中国古诗词既蕴含人文思想,又闪耀理性光辉。对下列古
诗词划线部分隐含的化学现象解释不合理的是( )
A.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煅烧石灰石,不发生化学变化
B.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C.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生铁经不断煅烧捶打氧化,降低碳的含量后变
成钢
D.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金的化学性质稳定,在自然界中以单
质形态存在
3.(2018 毕节第 1 题)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下列诗句描述中涉及化学变
化的是( )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4.(2017 毕节第 1 题)认识物质及其变化,对于了解自然现象和规律至关重要。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酒精挥发 B.矿石粉碎
C.玉米酿酒 D.干冰升华
5.(2016 毕节第 1 题)千姿百态的物质世界由各种粒子构成,各物质之间存在着
相互作用,也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理变
化的是( )
A.加热氯酸钾制氧气,并将制得的氧气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淡蓝色液态氧储存
在氧气瓶中
B.电解水,并将产生的氢气点燃
C.土豆切成片,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变黑
D.伐木,并将木头制成课桌
6.(2015 毕节第 1 题)下列成语或典故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春风得意 B.如鱼得水
C.百炼成钢 D.草木皆兵
实验基本操作
7.(2020 毕节第 2 题)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加热液体 B.振荡液体 C.量取液体 D.滴加液体
8.(2019 毕节第 2 题)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过滤 B.滴加液体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D.倾倒液体
9.(2015 毕节第 4 题)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用手直接拿取砝码
B.用嘴吹灭酒精灯
C.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 pH 试纸上测 pH
D.配制溶液时仰视读取量筒内液体体积
10.(2018 毕节第 22 题节选)废旧金属可回收利用,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合金废料
(含 Fe、Cu 和 Al)制取 FeSO4 溶液和回收金属铜,实验流程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略
去)。
已知:2Al+2NaOH+2H2O===2NaAlO2+3H2↑。
操作Ⅰ的名称是 _,操作Ⅱ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_(填仪
器名称)。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例 1 (2020 重庆中考 A 卷)中华文字博大精深,下列成语的本意主要涉及化学变
化的是( )
A.春风化雨 B.火上浇油
C.叶落知秋 D.滴水成冰
例 2 (2020 甘孜州中考)下列应用只涉及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
A.煤用作燃料
B.生石灰用作干燥剂
C.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1.(2020 金沙县模拟)中华诗词丰富多彩,下列诗句中描述了化学变化的是(D)
A.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B.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C.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2.(2020 毕节二模)下列成语或典故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C)
A.春风得意 B.掬水月在手
C.蜡炬成灰 D.草木皆兵
3.(2020 南京中考)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C)
A.颜色、气味 B.密度、硬度
C.氧化性、可燃性 D.熔点、沸点
4.(2020 遵义中考)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B)
A.煤用于发电 B.铜丝作导线
C.氮气作保护气 D.小苏打用于发酵
5.下列现象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无关的是(A)
A.铜丝的导热导电现象
B.稀硫酸滴入石蕊溶液后溶液变红
C.鸡蛋壳遇食醋产生气泡
D.灼热的氧化铜通入氢气后变红
6.酒精:①无色透明;②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③易挥发;④能与水以任意比
例互溶;⑤能溶解碘、酚酞等物质;⑥易燃烧;⑦常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⑧是
一种绿色能源;⑨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汽化;⑩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根据上述文字可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有__①②③④⑤__(填序号,下同),化学性质
有__⑥⑧__,用途有__⑦__;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是__⑨__,发生的化学变化是
__⑩__。
实验基本操作
例 3 现有如下仪器: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c______;g______。
(2)在溶解、过滤、蒸发实验中,每步实验都用到的是________(填字母,下同)。
(3)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________。
(4)用于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的是________。
(5)用于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的是________。
(6) 某 同 学 在 量 筒 中 溶 解 固 体 氢 氧 化 钠 , 发 现 量 筒 炸 裂 , 其 原 因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例 4 (2020 乐山中考)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 B.量筒读数 C.倾倒液体 D.过滤
7.(2020 德州中考)化学实验操作应严谨规范、注意安全。下列操作符合要求的
是(A)
A.闻气体气味 B.振荡试管 C.滴加液体药品 D.稀释浓硫酸
8.(2020 抚顺中考)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
A.验满氧气 B.检查装置气密性 C.点燃酒精灯 D.用滴管取液体
9.(2020 荆门中考)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D)
A.闻气体时应轻轻移开集气瓶的玻璃片,小心吸入少量气体
B.为了检验 CO2 是否集满,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
C.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再把导管移出水面
D.氢氧化钠沾到皮肤上要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10.下列仪器:①试管;②集气瓶;③蒸发皿;④量筒;⑤烧杯;⑥燃烧匙,其
中可以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的是__①③⑥__,必须垫上石棉网才能加热的是__⑤__。
11.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仪器。
请据图回答:
(1)写出 A~F 各仪器的名称:A__试管__;B__药匙__;C__试管夹__;D__酒精
灯__;E__量筒__。
(2)用于量取液体的是__E__(填字母,下同)。
(3)能用于直接加热的是__A__。
(4)能给物质加热的是__D__。
(5)用于夹持试管的是__C__。
(6)可取用少量固体粉末的是__B__。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2020 毕节第 1 题)下列成语所描述的情景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B)
A.丹桂飘香 B.煮豆燃萁
C.激浊扬清 D.草船借箭
2.(2019 毕节第 1 题)中国古诗词既蕴含人文思想,又闪耀理性光辉。对下列古
诗词划线部分隐含的化学现象解释不合理的是(A)
A.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煅烧石灰石,不发生化学变化
B.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C.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生铁经不断煅烧捶打氧化,降低碳的含量后变
成钢
D.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金的化学性质稳定,在自然界中以单
质形态存在
3.(2018 毕节第 1 题)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下列诗句描述中涉及化学变
化的是(B)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4.(2017 毕节第 1 题)认识物质及其变化,对于了解自然现象和规律至关重要。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C)
A.酒精挥发 B.矿石粉碎
C.玉米酿酒 D.干冰升华
5.(2016 毕节第 1 题)千姿百态的物质世界由各种粒子构成,各物质之间存在着
相互作用,也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理变
化的是(A)
A.加热氯酸钾制氧气,并将制得的氧气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淡蓝色液态氧储存
在氧气瓶中
B.电解水,并将产生的氢气点燃
C.土豆切成片,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变黑
D.伐木,并将木头制成课桌
6.(2015 毕节第 1 题)下列成语或典故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C)
A.春风得意 B.如鱼得水
C.百炼成钢 D.草木皆兵
实验基本操作
7.(2020 毕节第 2 题)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C)
A.加热液体 B.振荡液体 C.量取液体 D.滴加液体
8.(2019 毕节第 2 题)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C)
A.过滤 B.滴加液体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D.倾倒液体
9.(2015 毕节第 4 题)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C)
A.用手直接拿取砝码
B.用嘴吹灭酒精灯
C.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 pH 试纸上测 pH
D.配制溶液时仰视读取量筒内液体体积
10.(2018 毕节第 22 题节选)废旧金属可回收利用,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合金废料
(含 Fe、Cu 和 Al)制取 FeSO4 溶液和回收金属铜,实验流程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略
去)。
已知:2Al+2NaOH+2H2O===2NaAlO2+3H2↑。
操作Ⅰ的名称是__过滤__,操作Ⅱ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漏斗
__(填仪器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