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吉林省名校调研八年级(上)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9-2020学年吉林省名校调研八年级(上)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ID:655412

大小:243 KB

页数:8页

时间:2021-04-0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 1页 共 16页 ◎ 第 2页 共 16页 2019-2020 学年吉林省名校调研八年级(上)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1. 读图,成语“得陇望蜀”中的“陇”和“蜀”分别是指( ) A.①③ B.④② C.④③ D.③② 2. 下列有关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亚洲西部,太平洋东岸 B.是一个岛国 C.从东西半球看,位于东半球 D.地跨寒、温、热三带 3. 我国疆域辽阔,下列关于我国领土四至点与所在的省级行政区的连线,正确的是( ) A.最北端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最东端一台湾省 C.最南端一海南省 D.最西端一西藏自治区 4. 我国人口数量居世界第几位( ) A.一 B.二 C.三 D.四 5. 我国民族的数量是( ) A.34 个 B.55 个 C.56 个 D.23 个 6. 我国 56 个民族中,人口数量居前两位的民族依次是( ) A.壮族和苗族 B.壮族和藏族 C.汉族和彝族 D.汉族和壮族 7. 图中反映我国地势阶梯特点正确的是( ) A. B. C. D. 8. 通常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 ) A.平原 B.山区 C.盆地 D.山脉 9. 下列山脉是太行山脉的是( ) A. B. C. D. 10. 青藏高原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高原山地气候 D.寒带气候 11. 我国年降水量最少的地方位于( ) A.吐鲁番盆地 B.海口 C.台湾 D.四川盆地 12. 我国从北到南,划分为几个温度带( ) A.5 个 B.3 个 C.4 个 D.2 个 13. 干旱区年降水量在( ) A.200 毫米以下 B.200﹣400 毫米之间 C.400﹣800 毫米之间 D.800 毫米以上 14. 我国一月 0℃等温线大致经过( ) A.秦岭﹣淮河一线 B.沿南岭一线 C.长江沿线 D.沿长城一线 第 3页 共 16页 ◎ 第 4页 共 16页 15. 不同温度带出产不同的水果,下列水果产自热带的是( ) A.椰子 B.梨 C.苹果 D.柑橘 16. 下列河流干流中,没有结冰期的是( ) A.黑龙江 B.长江 C.黄河 D.松花江 17. 下列关于我国自然灾害的多发区叙述正确的是( ) A.台风灾害﹣﹣东南沿海地区 B.干旱灾害﹣﹣青藏高原 C.洪涝灾害﹣﹣西北 D.泥石流灾害﹣﹣东北平原 18. 夏季我市常有强降雨和大风天气,正确避险方法是( ) A.跑到室外空旷地带 B.快速进入室内,紧闭门窗 C.躲到大树下,紧抱树干 D.躲到床下,用被子盖头 19. 下列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①阳光 ②石油 ③煤炭 ④水 ⑤土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20. 下列对土地资源的利用不合理的是( ) A.在农耕地区,加强农田基本建设 B.在牧区,建设人工草场 C.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营造防护林 D.在耕地上大量建设高楼大厦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7 分) 21 我国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是________。 22 在我国的大江大河中,被誉为“黄金水道”的是________。 23 我国的地质灾害主要有地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灾害. 24________ 孕育了地球上的万物,是人类的衣食之源和生活、________ 的空间。 三、识图题(共 18 分) 25 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图和我国干湿地区划分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甲中,土地类型②是以________ (“水田”或“旱地”)为主的耕地,其中①的分布与图乙中的 ________ 区分布较吻合。②的分布与图乙中的________ 区分布较吻合。 (2)图甲中,土地类型③为________,其天然类型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和西南的________。 (3)土地类型④为________,该类型与图乙中的________ 区分布较吻合。 (4)土地类型⑤为通常________ 的土地。(填“可利用”或“难以利用”) (5)图乙中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大致与________ 淮河一线一致。 26 我国气候类型多样,各地气候差别很大。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a、b、c、d 四地夏季气温的共同点是________。 第 5页 共 16页 ◎ 第 6页 共 16页 (2)b、c 两地均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其中一月平均气温低于 0℃的是________地,气温年较差小的是 ________地,影响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3)b、c 两地降水量季节变化的共同点是________。 (4)c、d 两地纬度大致相同,其中年降水量较多的是________地,影响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________。 (5)b、e 两地纬度大致相同,其中气温较低的是________地,影响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四、材料分析题(共 5 分) 27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如下表。 自然资源 陆地面积 矿产资源 耕地面积 江河年径流量 森林面积 总量在世界上的位次 3 3 4 6 5 人均量占世界人均量的比例 13 12 13 14 15 材料二:2010 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结果表明,我国总人口数与 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相比,共增 加了 7930 万,平均每年净增 739 万人(瑞士的人口约为 741 万)。 (1)材料一说明我国自然资源总量________,人均________ 的特征。 (2)材料二提供的数据可看出这一阶段我国人口增长的速度比较________ (快、慢)。 (3)自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为了使我国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我国政府 把实行________ 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4)近年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下降,________ 人口比重不断上升,为了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国 家从 2016 年起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第 7页 共 16页 ◎ 第 8页 共 16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19-2020 学年吉林省名校调研八年级(上)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1. 【答案】 C 【考点】 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划 【解析】 我国共有 34 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 23 个省、5 个自治区、4 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解答】 读图分析可知,①为广东省,②为陕西省,③为四川省,④为甘肃省。成语“得陇望蜀”中的“陇”和“蜀”分 别是甘肃省和四川省的简称。 2. 【答案】 C 【考点】 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及特点 【解析】 我国的经纬度范围是 4°N﹣53°N,73°E﹣135°E;位于东半球、北半球;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是海陆兼备的国家;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 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 【解答】 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A 错误。 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B 错误。 从东西半球来看,我国位于东半球,C 正确。 我国地跨温、热二带,无寒带,D 错误。 3. 【答案】 C 【考点】 我国辽阔的疆域 【解析】 从东西半球来看,我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我国位于北半球;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亚洲东部, 太平洋的西岸,是海陆兼备的国家;从纬度位置看,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 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 【解答】 我国领土的四至点是: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53°N 附近;最南端﹣﹣海南 省曾母暗沙,4°N 附近;最西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帕米尔高原,73°E 附近;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 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135°E 附近。 4. 【答案】 A 【考点】 我国人口数量概况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 口快速增长。根据 2010 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 13.7 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 1/5,是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解答】 中国的人口数量居世界第一位,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青少年的比重高,在今后一段较长的时期内,人口总 量还将持续增长。 5. 【答案】 C 【考点】 中国的 56 个民族 【解析】 中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有汉、壮、蒙古、回、藏、维吾尔、苗等 56 个民族。各民族中,汉 族人数最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 91.5%;其他民族人口总数约占 8.5%,统称为少数民族。 【解答】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 56 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共有 55 个少数民族。 6. 【答案】 D 【考点】 中国的 56 个民族 【解析】 中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有汉、壮、蒙古、回、藏、维吾尔、苗等 56 个民族。各民族中,汉 族人数最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 91.5%;其他民族人口总数约占 8.5%,统称为少数民族。 【解答】 我国有 56 个民族,汉族是人口最多的民族,其它民族统称少数民族,在少数民族中壮族是人口最多的民族。 7. 【答案】 B 【考点】 中国的地势特征及其影响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地势特征。 【解答】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读图可知,B 图符合题意。 故选 B。 8. 【答案】 B 【考点】 第 9页 共 16页 ◎ 第 10页 共 16页 陆地地形概况及其特征 【解析】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 1/3,山地一般高差大、坡度陡、土层薄。通常把山地、 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全称山区,我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 2/3.与平原相比,山区不太适合发展 农业,但某些水热条件配合较好的山区,具有发展林业和牧业的有利条件。 【解答】 通常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山区面积约占全 国总面积 2/3。 9. 【答案】 B 【考点】 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 【解析】 我国东西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三列: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东北﹣西南走向的主要山脉为:最西 的一列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间的一列是长白山、武夷山;最东的一列是台湾山脉;南北 走向的山脉主要是横断山脉。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脉纵横交错,构成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 丘陵镶嵌其中。 【解答】 太行山是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分界线,也是河北省与山西省的分界线。 10. 【答案】 C 【考点】 气候复杂多样和主要气候类型 【解析】 我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南而北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大 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区是独特的高原气候. 【解答】 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 100 米,气温约下降 0.6℃.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 4000 米以上,地势高,气温低,形成高 寒的气候特点,形成独特的高山、高原气候。 11. 【答案】 A 【考点】 我国降水的分布特点与成因 【解析】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规律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是台湾的火烧寮,最少的 地方是新疆的托克逊,据此解答。 【解答】 新疆的东部和南部降水甚少,吐鲁番盆地西部的托克逊年降水量仅 5.9 毫米,是全国降水最少的地方。 12. 【答案】 A 【考点】 温度带的划分与分布 【解析】 在我国,从北向南习惯上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等。 【解答】 根据各地的活动积温,气象部门一般将中国自南向北粗略划分为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五 个温度带。秦岭、淮河一线以南是热带和亚热带,其中仅云南的西双版纳、广东的雷州半岛、海南省和台湾 的南部为热带,其余地区为亚热带。秦岭、淮河以北为温带,其中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和塔里木盆地为暖温 带,大兴安岭北段为寒温带,其余地区是中温带。青藏高原因地势高,气候条件比较独特,属于高寒气候地 区。 13. 【答案】 A 【考点】 我国干湿地区的分布及天然植被 【解析】 根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多少,将中国划分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青藏高原以东, 秦岭一淮河以南的亚热带和热带地区都是湿润地区.大兴安岭的北段的寒温带地区,也全是湿润地区.中温 带、暖温带的东部山地,属于湿润地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大部分地区,属于半湿润地区; 贺兰山以东的内蒙古高原的大部分地区都是半干旱地区;我国的西北地区是干旱地区. 【解答】 干旱地区的降水量在 200 毫米以下,半干旱地区的降水量在 200﹣400 毫米之间。 14. 【答案】 A 【考点】 秦岭与淮河的地理区域和地理界线 【解析】 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地理相似性,地理界线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秦岭与淮河是我国东部重 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 【解答】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 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 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 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耕地中水田和旱地的分 界线等。 15. 【答案】 A 【考点】 南方地区的农业 【解析】 要识记我国主要经济果木的分布,根本上还是理解我国主要气候区的分布,熟悉我国的温度带分布是解题的 关键,学会应灵活掌握回答。 第 11页 共 16页 ◎ 第 12页 共 16页 【解答】 我国北方地区盛产温带水果,比如苹果、梨、桃、杏、柿、枣、葡萄等。南方地区热量充足,降水丰沛,盛 产热带水果,如香蕉、椰子、菠萝等,柑橘属于亚热带水果。 16. 【答案】 B 【考点】 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分析 【解析】 在我国,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该线以北的河流冬季有结冰现象,以南的河流无结冰 现象。 【解答】 长江位于秦岭、淮河以南,没有结冰期。黄河、黑龙江和松花江都位于秦岭、淮河以北,有结冰期。 17. 【答案】 A 【考点】 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解析】 中国是气象灾害严重的国家,主要气象灾害有洪涝、干旱、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 【解答】 A、台风在中国登陆的台风平均每年有 6~8 次,主要影响中国东南沿海的海南、广东、广西、台湾、福建、 浙江等沿海省区。故符合题意; B、旱灾一年四季都可出现。春旱出现在北方广大地区和华南沿海、西南地区,以华北地区尤为严重;初夏 干旱出现在北方;伏旱主要出现在秦岭﹣淮河以南;秋旱主要出现在湘、鄂、赣、皖等省;冬旱主要出现在 华南地区。旱灾严重时,往往造成农作物的大量减产,有的地方甚至颗粒无收。故不符合题意; C、洪涝是我国频繁发生并造成严重损失的自然灾害。它多出现在降水比较集中的夏、秋季,是我国东部平 原地区的多发灾害之一。故不符合题意; D、我国山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常见自然灾害有山洪、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故不符合题意。 18. 【答案】 B 【考点】 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解析】 灾害性天气是对人民生命财产有严重威胁,对工农业和交通运输会造成重大损失的天气。如大风、暴雨、冰 雹、龙卷风、寒潮、霜冻、大雾等。可发生在不同季节,一般具有突发性。 【解答】 强降雨和大风具有强大的杀伤力,当这种灾害性天气发生时,要躲在房屋中,紧闭门窗,以免受到伤害。 19. 【答案】 D 【考点】 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及利用保护 【解析】 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 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等。 【解答】 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重复利用、循环使用的自然资 源,如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等。对于再生速度受到自身繁殖能力和外界环境条件影响的 可再生资源,应有计划、有限制地加以开发利用。结合分析,题干中的阳光、风、土地为可再生资源。故 D 正确,符合题意。 20. 【答案】 D 【考点】 我国的土地资源及其分布 【解析】 中国土地资源类型齐全,拥有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对土地进行多样化的 开发利用。然而,中国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其中草地面积较广,所占比重 大,而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 【解答】 在农耕区,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是合理的,故 A 正确; 牧区降水稀少,气候较干旱,生态环境脆弱,建设人工草场是合理的,故 B 正确; 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要注意营造防护林,有助于保持水土,故 C 正确; 在耕地上建设高楼大厦是破坏、浪费耕地的做法,是不合理的,故 D 错误。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7 分) 21【答案】 额尔齐斯河 【考点】 中国河流和湖泊的分布及概况 【解析】 依据河流分布情况来解答此题。 【解答】 河流是地形和气候的产物。我国受地势的影响大部分河流注入太平洋,只有西南部的雅鲁藏布江和怒江转向 西南注入印度洋,新疆北部的额尔齐斯河流向北穿越中亚北亚最后注入北冰洋,也是我国唯一一条注入北冰 洋的河流。 22【答案】 长江 【考点】 长江的治理与开发 【解析】 长江是中国主要的运输河流,客货运输密集。长江是海路的延续,将内陆和沿海的港口与其他主要城市连成 一个运输网,其中南京、武汉与重庆具主要作用。长江通过大运河与可通航的黄河及渭水相通,大运河还与 杭州及天津的海港联系在一起。目前,5000 吨级船舶和万吨级船队可全年上行至武汉,2000 吨船舶可达宜 昌,但只有较小的船舶才可到达四川的宜宾。号称“黄金水道”。 【解答】 长江是中国东西向交通的大动脉,航运价值巨大,自古以来就享有“黄金水道”的盛誉。目前,长江干支流通 航里程超过 7 万千米,货运量占全国内河货运量的 60%左右。 第 13页 共 16页 ◎ 第 14页 共 16页 23【答案】 火山,山体崩塌,滑坡 【考点】 各类地形对经济和生活的主要影响 【解析】 自然灾害是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包括干旱、洪涝、台风、冰雹、暴雪、 沙尘暴等气象灾害,火山、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森 林草原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 【解答】 我国地质灾害主要有火山、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干旱、洪涝、台风、冰雹、暴雪、沙尘 暴等属于气象灾害. 24【答案】 土地,生产 【考点】 我国的土地资源及其分布 【解析】 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进行多样化的开发 利用。 【解答】 土地孕育了地球上的万物,是人类的衣食之源,是人们生活、生产的空间。 三、识图题(共 18 分) 25【答案】 旱地,湿润,半湿润 林地,山区 草地,半干旱 难以利用 秦岭 【考点】 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我国干湿地区的分布及天然植被 我国的土地资源及其分布 【解析】 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进行多样化的开发 利用。然而,我国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其中草地面积较广,占的比重大, 而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 【解答】 依据位置,图甲中,土地类型②是以旱地为主的耕地,其中①的分布与图乙中的湿润区分布较吻合。②的 分布与图乙中的半湿润区分布较吻合。 依据位置,图甲中,土地类型③为林地,其天然类型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和西南 的山区。 依据位置,土地类型④为草地,该类型与图乙中的半干旱区分布较吻合。 土地类型⑤为通常难以利用的土地。 图乙中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一致。 26【答案】 普遍高温 c,b,纬度位置 集中在夏季 c,海陆位置 e,地形因素 【考点】 气候复杂多样和主要气候类型 【解析】 读图可知,a 属于热带季风气候,b 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c 属于温带季风气候,d 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e 属于高原气候区。 【解答】 a、b、c、d 四地夏季气温的共同点是夏季普遍高温; 根据地理位置,c 为北方地区,一月气温低于 0℃的是 c,主要是由于 c 地纬度位置较高,越往北气温越低; 气温年较差小的是 b,影响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因素。 b、c 两地降水量季节变化的共同点是降水主要要在夏季。 c 地位于我国东部地区,据海近,属于季风气候,降水较多,d 地深居内陆,据海较远,降水稀少,影响两 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陆因素。 b、e 两地纬度大致相同,其中气温较低的是 e 地,影响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因素,e 位于青藏高 原上,海拔高。 四、材料分析题(共 5 分) 27【答案】 丰富,不足 快 计划生育 老年 【考点】 我国的人口政策 我国人口增长的变化与人口分布 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及利用保护 【解析】 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 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等。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不足,从这方面看,中国又是一个资源 相对贫乏的国家。 【解答】 我国许多自然资源的总量丰富,居世界前列,但是由于人口比较多,人均不足; 由材料二可知,我国人口的增长速度快; 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为了使我国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我国政 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第 15页 共 16页 ◎ 第 16页 共 16页 近年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下降,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为了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国家从 2016 年起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